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307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包括接触皿盒体,密封盖体和支撑托架,所述的接触皿盒体卡接在支撑托架的上部;所述的密封盖体螺纹连接在接触皿盒体的上部;所述的接触皿盒体又包括下皿体,连接螺纹,支撑脚柱,外凸体和网格条,所述的连接螺纹开设在接触皿盒体的外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支撑脚柱分别一体化胶接在接触皿盒体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外凸体一体化设置在接触皿盒体的内侧底部;所述的网格条胶接在外凸体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培养过程中拧动和密封帽进行通气补氧或者隔氧的操作可以,在打开上皿盖时,在支撑脚柱插接在固定卡槽的作用下,避免了下皿体的晃动,避免了液体的混合,提高了培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培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培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技术试验辅助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和酶)来生产有用物质,或为人类提供某种服务的技术。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以及生化工程所取得的成果,利用生物转化特点生产化工产品,特别是用一般化工手段难以得到的新产品,改变现有工艺,解决长期被困扰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两大棘手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且有的已付诸现实。
[0003]在微生物控制中,表面微生物总数可以作为评估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风险的级别。微生物采样涉及医疗、食品卫生、制药工业、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而物体表面微生物采样更是其中极重要的一个方面表面微生物取样相对比较困难,微生物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如果微生物采样方法不适合,很难检测到实际微生物数量。在实际微生物采样过程中物体表面的材质和粗糙度都有所不同,不同的污染媒介和微生物都会影响采样结果,因而需要专用的表面接触皿。
[0004]另外,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6512198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及一种接触皿,包括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包括盖板以及围绕所述盖板的周向垂直延伸设置的第一环状立板,所述下盖包括底板以及围绕所述底板的周向垂直延伸设置的第二环状立板,所述第二环状立板的内侧还垂直有与底板垂直的第三环状立板,所述第二环状立板与第三环状立板之间构成用于容置第一环状立板的凹槽,所述第一环状立板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三环状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卡接的卡扣。但是现有的表面接触皿还存在着不便于与培养架进行连接固定,上下皿分离容易造成液体的混乱不便于检验分析的使用的问题。
[0005]由鉴于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以解决现有的表面接触皿不便于与培养架进行连接固定,上下皿分离容易造成液体的混乱不便于检验分析的使用的问题。
[0007]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包括接触皿盒体,密封盖体和支撑托架,所述的接触皿盒体卡接在支撑托架的上部;所述的密封盖体螺纹连接在接触皿盒体的上部;所述的接触皿盒体又包括下皿体,连接螺纹,支撑脚柱,外凸体和网格条,所述的连接螺纹开设在接触皿盒体的外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支撑脚柱分别一体化胶接在接触皿盒体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外凸体一体化设置在接触皿盒体的内侧底部;所述的网格条胶接在外凸体的上部。
[0008]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盖体又包括上皿盖,标签贴,通气补液管,连接绳和密封帽,所
述的标签贴粘接在上皿盖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通气补液管镶嵌在上皿盖的上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绳一端胶接在通气补液管的上部左侧,另一端胶接在密封帽的上部;所述的密封帽扣接在通气补液管的左端。
[0009]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托架还包括支撑底架,固定卡槽,内螺管,顶紧螺杆,调节柄和固定吸盘,所述的固定卡槽开设在支撑底架的上部;所述的内螺管镶嵌在支撑底架的内部外侧四角位置;所述的顶紧螺杆纵向螺纹连接在内螺管内;所述的调节柄横向胶接在顶紧螺杆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吸盘螺纹连接在顶紧螺杆的下端。
[0010]优选的,所述的通气补液管具体采用“L”型的PE塑料管;所述的通气补液管与下皿体的内部相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脚柱插接在固定卡槽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的上皿盖螺纹连接在下皿体的上端。
[0013]优选的,所述的调节柄位于支撑底架的上部;所述的固定吸盘位于支撑底架的下部。
[0014]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脚柱的高度设置在八毫米至十五毫米。
[0015]优选的,所述的接触皿盒体和密封盖体分别采用透明的PS塑料壳体。
[0016]优选的,所述的接触皿盒体的高度设置在十毫米至十五毫米之间;所述的接触皿盒体的内侧直径设置在六十五毫米至八十五毫米之间。
[0017]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盖体的高度设置在八毫米至十四毫米之间;所述的密封盖体的内侧直径设置在六十毫米至八十毫米之间。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通过拧动调节柄带动顶紧螺杆将固定吸盘下压吸附在放置架的面板上,起到约束固定的作用,将下皿体通过支撑脚柱插接在固定卡槽内,从而起到对下皿体约束固定的作用;
[0020]将需要培养的微生物培养基滴入到外凸体上部的网格条内,拧上上皿盖进行培养使用即可,在标签贴对信息进行标识即可,通过对网格条内的生物培养情况进行计数操作即可;
[0021]在培养过程中拧动和密封帽进行通气补氧或者隔氧的操作可以,在打开上皿盖时,在支撑脚柱插接在固定卡槽的作用下,避免了下皿体的晃动,避免了液体的混合,提高了培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接触皿盒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接触皿盒体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的密封盖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的支撑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接触皿盒体;2、密封盖体;3、支撑托架;
[0029]11、下皿体;12、连接螺纹;13、支撑脚柱;14、外凸体;15、网格条;
[0030]21、上皿盖;22、标签贴;23、通气补液管;24、连接绳;25、密封帽;
[0031]31、支撑底架;32、固定卡槽;33、内螺管;34、顶紧螺杆;35、调节柄;36、固定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3]实施例:
[0034]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包括接触皿盒体1,密封盖体2和支撑托架3,所述的接触皿盒体1卡接在支撑托架3的上部;所述的密封盖体2螺纹连接在接触皿盒体1的上部;
[0035]并且,所述的接触皿盒体1又包括下皿体11,连接螺纹12,支撑脚柱13,外凸体14和网格条15,所述的连接螺纹12开设在接触皿盒体1的外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支撑脚柱13分别一体化胶接在接触皿盒体1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外凸体14一体化设置在接触皿盒体1的内侧底部;所述的网格条15胶接在外凸体14的上部。
[0036]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密封盖体2又包括上皿盖21,标签贴22,通气补液管23,连接绳24和密封帽25,所述的标签贴22 粘接在上皿盖21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通气补液管23镶嵌在上皿盖21的上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绳24一端胶接在通气补液管23的上部左侧,另一端胶接在密封帽25的上部;所述的密封帽25扣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表面接触皿,其特征在于,该新型表面接触皿,包括接触皿盒体(1),密封盖体(2)和支撑托架(3),所述的接触皿盒体(1)卡接在支撑托架(3)的上部;所述的密封盖体(2)螺纹连接在接触皿盒体(1)的上部;所述的接触皿盒体(1)又包括下皿体(11),连接螺纹(12),支撑脚柱(13),外凸体(14)和网格条(15),所述的连接螺纹(12)开设在接触皿盒体(1)的外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支撑脚柱(13)分别一体化胶接在接触皿盒体(1)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外凸体(14)一体化设置在接触皿盒体(1)的内侧底部;所述的网格条(15)胶接在外凸体(14)的上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接触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体(2)又包括上皿盖(21),标签贴(22),通气补液管(23),连接绳(24)和密封帽(25),所述的标签贴(22)粘接在上皿盖(21)的前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通气补液管(23)镶嵌在上皿盖(21)的上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绳(24)一端胶接在通气补液管(23)的上部左侧,另一端胶接在密封帽(25)的上部;所述的密封帽(25)扣接在通气补液管(23)的左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接触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托架(3)还包括支撑底架(31),固定卡槽(32),内螺管(33),顶紧螺杆(34),调节柄(35)和固定吸盘(36),所述的固定卡槽(32)开设在支撑底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艳李汝曼杨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日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