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58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48
一种助步车,由斜导杆、横导杆、转动轴、坐板、支撑杆及车架组成。其斜导杆及横导杆对称布置于车架左右侧面上。斜导杆开槽且上端为弯钩状,下端铰接于车架侧面的竖杆下部。横导杆开槽,其两端与车架固定联接。支撑杆穿过左右斜导杆及横导杆的槽,并可在所述槽内移动。转动轴横向安装于车架正面。支撑杆位于坐板下表面一侧。坐板前端边缘设横向通孔,该通孔与转动轴间隙配合,坐板后端下部设有凸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省力,只需轻轻搬动斜导杆,就可以实现助步车坐与立用途的转变。以实现助步车坐与立用途的转变。以实现助步车坐与立用途的转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步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步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坐椅主要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坐椅和助步器分离,每次使用时需单独安装,但需要他人帮助,不方便;另一种是下按式,老人需要一定力量完成,且需身体下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便于老人使用的助步车。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设计的一种助步车包括斜导杆、横导杆、转动轴、坐板、支撑杆及车架,斜导杆及横导杆对称布置于车架左右侧面上,斜导杆开槽且上端为弯钩状,斜导杆下端铰接于车架侧面的竖杆下部,横导杆开槽,其两端与车架固定联接,支撑杆穿过左右斜导杆及横导杆的槽,并可在所述槽内移动,转动轴横向安装于车架正面,支撑杆位于坐板下表面一侧,坐板前端边缘设横向通孔,该通孔与转动轴间隙配合,坐板后端下部设有凸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老人需要休息时,往后搬动斜导杆,从而带动支撑杆沿斜导杆和横导杆的槽内移动使坐板翻平。斜导杆上部弯钩状结构可以起到扶手的作用。坐板下端的凸缘对支撑杆起安全限位作用,防止支撑杆移出坐板。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省力,只需轻轻搬动斜导杆,就可以实现助步车坐与立用途的转变。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三维结构图。
[0008]图中1.斜导杆、2.横导杆、3.转动轴、4.坐板、5.支撑杆、6.车架。r/>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从图1中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助步车包括斜导杆1、横导杆2、转动轴3、坐板4、支撑杆5及车架6,斜导杆1及横导杆2对称布置于车架6左右侧面上,斜导杆1开槽且上端为弯钩状,斜导杆1下端铰接于车架6侧面的竖杆下部,横导杆2开槽,其两端与车架6固定联接,支撑杆5穿过左右斜导杆1及横导杆2的槽,并可在所述槽内移动,转动轴3横向安装于车架6正面,支撑杆5位于坐板4下表面一侧,坐板4前端边缘设横向通孔,该通孔与转动轴3间隙配合,坐板4后端下部设有凸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步车,包括斜导杆、横导杆、转动轴、坐板、支撑杆及车架,其特征在于:斜导杆及横导杆对称布置于车架左右侧面上,斜导杆开槽且上端为弯钩状,斜导杆下端铰接于车架侧面的竖杆下部,横导杆开槽,其两端与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唐学鑫李刚凌天何修俊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