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023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一次性医疗器械粘接部位不易彻底灭菌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其组分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丙烯酸酯单体、抗菌剂、光引发剂、偶联剂和表面活性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纳米级的抗菌颗粒或微米级的中药抗菌微球为抗菌组分,制备过程中将抗菌成分均匀分散在胶粘剂体系中,既能够使胶粘剂体系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又不会破坏光固化胶粘剂的光固化性能和粘接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一次性医疗器械密封粘接部位不能彻底灭菌的缺陷,通过使光固化胶粘剂具备抗菌性能而从根本上杜绝了因胶粘剂染菌进而污染一次性医疗器械的问题。疗器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胶粘剂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医用一次性注射器、血袋、输液袋等采用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医用耗材在生产中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粘接部件的牢固性,如不锈钢针头和塑胶针座之间的装配。只有粘接部件牢固的结合,才能保证器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出现药液泄露、血液污染等状况。
[0003]现有医用一次性注射器的生产普遍使用胶黏剂进行粘接,很多生产厂商使用环氧胶进行粘接,但这种胶粘剂往往需要数小时才能稳定固化,耽误其他部件的组装,造成产品生产效率较低。还有一些生产厂商使用瞬干胶,瞬干胶虽然能够节省固化时间,但其胶水百花现象严重,导致注射器等存在不良漏液现象,无法保证耗材的安全使用。
[0004]光固化胶粘剂具有可快速固化、安全环保等特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粘接与密封,如医疗针头输液管粘结、医疗器械转接部件的粘结、血袋、输液袋的粘结以及呼吸面罩的粘结。由于医疗设备的粘接部位都是与药剂或血液等发生直接接触的部位,因此不但需要密封牢固,还必须保证完全无菌。一次性医疗用品一般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无法保证对密封的粘接部位进行有效灭菌,存在因胶粘剂染菌而污染药剂或血液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一次性医疗器械粘接部位不易彻底灭菌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0008]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30~70份、
[0009]丙烯酸酯单体 20~65份、
[0010]抗菌剂 1~10份、
[0011]光引发剂 1~10份、
[0012]偶联剂 3~5份、
[0013]表面活性剂 1~5份。
[0014]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为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或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为Irgacure184、Irgacure819、Irgacure907、Irgacure1173、TPO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

550、KH

560或KH

57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正十二醇聚氧乙烯醚。
[0016]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纳米抗菌颗粒,具体为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银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均为20~100nm;所述纳米银颗粒的粒径为20~50nm。
[0017]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中药抗菌微球,所述中药为蒲公英和/或金银花,所述中药抗菌微球的粒径为100~150μm。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抗菌微球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蒲公英和/或金银花的水提物药液20~30份、0.1~0.5wt%的海藻酸钠水溶液50~70份、聚乙二醇

2000 10~20份。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抗菌微球的制备方法为:将蒲公英和/或金银花的水提物药液和聚乙二醇

2000加入到0.1~0.5wt%海藻酸钠溶液中,300W功率超声分散处理30min得到混合均匀的中药抗菌混合液;将中药抗菌混合液加入喷雾造粒机中,喷嘴尺寸选择100~150μm,喷嘴口干燥温度为50~80℃,中药抗菌混合液喷雾干燥后得到中药抗菌微球。
[0020]一种本专利技术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30~70份、丙烯酸酯单体20~65份、抗菌剂1~10份、光引发剂1~10份、偶联剂3~5份和表面活性剂1~5份;
[0022]步骤二、将抗菌剂、表面活性剂加入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中,超声条件下搅拌20~30min,再加入丙烯酸酯单体和偶联剂,继续超声搅拌60~90min,最后向体系中加入光引发剂,在避光条件下超声搅拌20~30min后出料避光分装即得到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
[0023]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纳米抗菌颗粒,具体为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银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均为1~100nm;所述纳米银颗粒的粒径为20~50nm;步骤二所述超声搅拌的超声功率均为300~500W,所述搅拌转速均为100~150rpm。
[0024]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剂为中药抗菌微球,所述中药为蒲公英和/或金银花,所述中药抗菌微球的粒径为100~150μm;步骤二所述超声搅拌的超声功率均为200~300W,所述搅拌转速均为100~120rpm。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解决了现有一次性医疗器械密封粘接部位不能彻底灭菌的缺陷,通过使光固化胶粘剂具备抗菌性能而从根本上杜绝了因胶粘剂染菌进而污染一次性医疗器械的问题。
[0027]本专利技术使用纳米级的抗菌颗粒或微米级的中药抗菌微球为抗菌组分,制备过程中将抗菌组分均匀分散在胶粘剂体系中,既能够使胶粘剂体系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又不会破坏光固化胶粘剂的光固化性能和粘接强度。尤其是中药抗菌微球的制备,将蒲公英和/或金银花水提物药液、聚乙二醇

2000与海藻酸钠混合后经喷雾干燥制成微米级的微球,海藻酸钠和聚乙二醇

2000包裹携带中药成分形成的微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与体系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抗菌微球在胶粘剂体系中的分散均匀程度,在提供抗菌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中。下列实施例中未具体注明的工艺设备或装置均采用本领域内的常规设备或装置,若未特别指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等均可市售获得;若未具体指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0031]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RJ427 50份、
[0032]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45份、
[0033]粒径为20~50nm的纳米银颗粒 5份、
[0034]光引发剂Irgacure184 5份、
[0035]偶联剂KH

550 4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30~70份、丙烯酸酯单体20~65份、抗菌剂1~10份、光引发剂1~10份、偶联剂3~5份、表面活性剂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为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或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Irgacure184、Irgacure819、Irgacure907、Irgacure1173、TPO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

550、KH

560或KH

57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正十二醇聚氧乙烯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纳米抗菌颗粒,具体为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银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均为20~100nm;所述纳米银颗粒的粒径为20~50n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中药抗菌微球,所述中药为蒲公英和/或金银花,所述中药抗菌微球的粒径为100~150μ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复合抗菌光固化胶粘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抗菌微球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蒲公英和/或金银花的水提物药液20~30份、0.1~0.5wt%的海藻酸钠水溶液50~70份、聚乙二醇

2000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鹏关悦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