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936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包括选取若干未用抗体类蛋白药物处理过的第一血清样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若干第一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获得相应的若干第一阴性对照信号值;选取若干落入临界分位数区间的第一阴性对照信号值对应的第一血清样本进行混合,得到阴性对照血清样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阴性对照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获得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选取待检血清样品,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待检血清样品进行检测,获得待检血清样品信号值;将待检血清样品信号值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大小进行比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无局限性和检测结果真实性较好的特点。性和检测结果真实性较好的特点。性和检测结果真实性较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抗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型抗体的不断出现,治疗性抗体类蛋白药物已成为制药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随着对治疗性抗体类蛋白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治疗性抗体类蛋白药物给药过程中,产生的免疫原性问题所带来对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治疗性抗体类蛋白药物开发、安全性评价和长期有效性评价的重要一环,在整个药物研发及安全有效性试验中,免疫原性的检测及评价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NMPA)列为一项常规检测。
[000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写ELISA)是指,将可溶性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到聚苯乙烯等固相载体上,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进行免疫反应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
[0004]给予治疗性抗体类蛋白药物后,人或动物发生免疫反应进而产生抗药抗体(Anti

Drug Antibody,ADA),抗药抗体在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分别为游离型抗药抗体和与治疗性抗体类蛋白药物结合的结合型抗药抗体。免疫复合物指药物与抗药抗体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大多数药物在给药后,由于免疫原性产生的不良反应或负面影响,会产生药效学失效、影响治疗暴露量或超敏反应等情况,其均是免疫复合物所导致的结果。免疫复合物的产生可导致抗药抗体的进一步生产和潜在的免疫复合物形成,FcR受体通过识别免疫复合物而导致药物在体内的清除加速。
[0005]免疫复合物可能在体内沉积,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造成脏器损伤出现免疫毒性。目前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与否,通常是通过病理学家的病理诊断获得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结果,可作为重要脏器免疫复合物沉积的佐证,进而帮助病理学家更科学的判定免疫毒性。
[0006]现有技术采用的桥连法ELISA对结合性抗药抗体的检测具有局限性,如果药物与抗药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IC),现有方法可能会检测为阴性,不能真实体现体内抗药抗体的产生情况,从而低估免疫原性的风险。现有技术对于抗药抗体检测的实际检测结果与真实性存在的差异,对于药物安全性评价来说是不利的。也可以通过C1q和anti

C3d进行临床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但这类补体检测方法所检测出的免疫复合物,对于抗药抗体

药物所介导产生的免疫复合物不具有特异性,检测结果无法真实的反应由抗药抗体介导的免疫复合物情况。
[0007]因此,现有对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存在局限性较大和检测结果真实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对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无局限性和检测结果真实性较好的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01)选取若干未用抗体类蛋白药物处理过的第一血清样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若干第一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获得相应的若干第一阴性对照信号值;
[0011](S02)选取若干落入临界分位数区间的第一阴性对照信号值对应的第一血清样本进行混合,得到阴性对照血清样本;
[0012](S03)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阴性对照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获得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
[0013](S04)选取待检血清样品,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待检血清样品进行检测,获得待检血清样品信号值;
[0014](S05)将待检血清样品信号值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大小进行比对,
[0015]若待检血清样品信号值低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数值,则判定待检血清样品为阴性;
[0016]若待检血清样品信号值不低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数值,则判定待检血清样品为阳性。
[0017]本专利技术先选用若干未用抗体类蛋白药物处理过的第一血清样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若干第一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获得第一阴性对照信号值,再选取若干落入临界分位数区间的第一阴性对照信号值对应的第一血清样本进行混合,确定阴性对照血清样本,然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阴性对照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得到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使得最终确定的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之后选取待检血清样品,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待检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得到待检血清样品信号值,最后将待检血清样品信号值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大小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待检血清样品具体为阴性还是阳性,其中各确定的数值都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精确性,最终通过数值间的比对确定检测结果究竟为阴性还是阳性,使得整个检测过程对待检血清样品中免疫复合物的检测较为灵敏和准确,一旦药物与抗药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就能准确的判定为阳性,能更加真实的反映体内抗药抗体的产生情况,能协助评估免疫复合物带来的免疫原性毒性;同时,本专利技术对于抗药抗体

抗体类蛋白药物所介导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具有特异性,检测结果能更真实的反应由抗药抗体介导的免疫复合物情况。
[0018]作为优选,还包括步骤,
[0019](S06)配制第一反应体系,在第一反应体系中加入抗体类蛋白药物和Monkey IgG进行双交联性反应后,制得作为阳性对照样本的第二复合物;
[0020](S07)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阳性对照样本进行检测,获得阳性对照信号值;
[0021](S08)将阳性对照信号值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大小进行比对,
[0022]若阳性对照信号值不低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数值,则判定阳性对照样本与阴性对照血清样本之间不存在瑕疵;
[0023]若阳性对照信号值低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数值,则判定阳性对照样本与阴性对照血清样本之间存在瑕疵,并重新制备阳性对照样本和/或阴性对照血清样本。
[0024]本专利技术有针对性的通过在第一反应体系中加入抗体类蛋白药物和Monkey IgG进
行双交联性反应后,最终确定作为阳性对照样本的第二复合物,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阳性对照样本进行检测,获得阳性对照信号值,将性能情况转化为用信号数值来分析,具有更高的精确性,最后将阳性对照信号值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大小进行比对,来对阴性对照血清样本的代表性进行把控,只有在阳性对照信号值不低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数值,判定阳性对照样本与阴性对照血清样本之间不存在瑕疵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后续通过将待检血清样品信号值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大小进行比对,来确定待检血清样品是阴性还是阳性,否则需要对阳性对照样本和/或阴性对照血清样本的代表性进行修正,直到判定阳性对照样本与阴性对照血清样本之间不存在瑕疵,才能通过使用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来判定待检血清样品为阴性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01)选取若干未用抗体类蛋白药物处理过的第一血清样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若干第一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获得相应的若干第一阴性对照信号值;(S02)选取若干落入临界分位数区间的第一阴性对照信号值对应的第一血清样本进行混合,得到阴性对照血清样本;(S03)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阴性对照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获得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S04)选取待检血清样品,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待检血清样品进行检测,获得待检血清样品信号值;(S05)将待检血清样品信号值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大小进行比对;若待检血清样品信号值低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数值,则判定待检血清样品为阴性;若待检血清样品信号值不低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数值,则判定待检血清样品为阳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步骤,(S06)配制第一反应体系,在第一反应体系中加入抗体类蛋白药物和Monkey IgG进行双交联性反应后,制得作为阳性对照样本的第二复合物;(S07)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阳性对照样本进行检测,获得阳性对照信号值;(S08)将阳性对照信号值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大小进行比对,若阳性对照信号值不低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数值,则判定阳性对照样本与阴性对照血清样本之间不存在瑕疵;若阳性对照信号值低于临界值乘以第二阴性对照信号值的数值,则判定阳性对照样本与阴性对照血清样本之间存在瑕疵,并重新制备阳性对照样本和/或阴性对照血清样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临界值为S/N数值的平均值与1~8倍S/N数值的标准差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S/N数值为第一阴性对照信号值除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瑾徐振兴汪先林刘露遥曾荣
申请(专利权)人:安渡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