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应答报文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865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5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应答报文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所属的技术领域为网络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DHCP服务设备发送的应答报文,应答报文的目的地址为中继设备的第一IP地址,中继设备与客户端建立有通信连接。网络设备在应答报文的目的IP地址对应的多个下一跳地址中,确定第一下一跳地址,第一下一跳地址为中继设备的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且区别于中继设备所属的目标任播组的其他中继设备的隧道端点IP地址,目标任播组中各中继设备分别与客户端建立有通信连接。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下一跳地址,将应答报文转发至中继设备。采用本申请,可以减少应答报文的绕行情况发生。文的绕行情况发生。文的绕行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送应答报文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发送应答报文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是一种对客户端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进行动态管理和配置的协议,IP地址包括网际协议第四版本(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th,IPv4)地址和网际协议第六版本(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th,IPv6)地址,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网络技术的发展,DHCP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DHCP可以应用于DHCP中继任播(relay anycast)场景中,在该场景中,客户端接入多个中继设备(即网关设备),且多个中继设备的接入侧的IP地址是相同的,多个中继设备对DHCP服务侧呈现一台设备,即对DHCP服务侧呈现的IP地址是相同的。
[0003]在DHCP relay anycast场景中,在客户端申请IP地址时,可以通过哈希原则向某个中继设备发送地址请求报文。该中继设备接收到后,可以在地址请求报文中封装中继设备对DHCP服务侧呈现的IP地址以及接收地址请求报文的接口的IP地址,并且添加DHCP服务侧的DHCP服务设备的IP地址,然后可以通过隧道向DHCP服务侧连接的网络设备发送添加后的地址请求报文。该网络设备接收到添加后的地址请求报文后,将该地址请求报文转发至DHCP服务侧。DHCP服务侧的DHCP服务设备基于地址请求报文中的接口的IP地址,为客户端分配IP地址。然后将为客户端分配的IP地址进行封装,添加目的地址为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中继设备的IP地址,获得应答报文。DHCP服务侧的DHCP服务设备将应答报文发送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接收到应答报文后,可以获得应答报文中的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表,确定下一跳。该网络设备将应答报文发送至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将应答报文中的IP地址,发送至客户端。
[0004]由于DHCP relay anycast场景中,多个中继设备对DHCP服务侧呈现的IP地址相同,所以应答报文有可能被发送至其他中继设备,其他中继设备将应答报文发送至发送地址请求报文的中继设备,会使应答报文转发路径存在绕行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应答报文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采用本申请可以减少应答报文转发路径的绕行情况发生。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应答报文的方法,应用于DHCP服务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
[0007]网络设备接收DHCP服务设备发送的应答报文;其中,应答报文的目的地址为中继设备的第一网际协议IP地址,中继设备与客户端建立有通信连接,客户端为向DHCP服务设备申请IP地址的客户端。网络设备根据应答报文的目的IP地址,确定目的IP地址对应的多个下一跳地址,在多个下一跳地址中确定第一下一跳地址,第一下一跳地址为中继设备的
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且区别于中继设备所属的目标任播组的其他中继设备的隧道端点IP地址,目标任播组中各中继设备分别与客户端建立有通信连接。网络设备根据第一下一跳地址,将应答报文转发至中继设备。
[0008]本申请所示的方案,DHCP服务设备在接收到地址请求报文后,可以对应该地址请求报文生成应答报文。该应答报文中包括为申请IP地址的客户端分配的IP地址,该应答报文的目的地址为中继设备的第一IP地址,中继设备与该客户端建立有通信连接,且地址请求报文由中继设备发送给DHCP服务设备。DHCP服务设备将应答报文发送给连接的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接收DHCP服务设备发送的应答报文。网络设备可以查看应答报文的目的IP地址,然后查找路由表,在路由表中确定出该目的IP地址对应有多个下一跳地址。网络设备可以在多个下一跳地址中,确定第一下一跳地址,该第一下一跳地址为中继设备的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与中继设备所属的目标任播组的其他中继设备的隧道端点IP地址不相同。网络设备可以使用第一下一跳地址,将应答报文转发至应答报文的目的地址所属的中继设备。
[0009]这样,由于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与中继设备所属的目标任播组的其他中继设备的隧道端点IP地址不相同,所以应答报文不会发送至目标任播组的其他中继设备,从而可以使应答报文不存在绕行。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根据直通标记,在多个下一跳地址中确定第一下一跳地址。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所属的第一隧道接收第一路由发布消息,其中,第一路由发布消息包括第一IP地址、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和对应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的直通标记,第一隧道的隧道端点为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将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存储为第一IP地址的第一下一跳地址,并为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添加直通标记。
[0012]本申请所示的方案,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路由发布消息后,确定目的地址为自身的IP地址,则可以从中解析到中继设备的第一IP地址和直通标记,并且可以解析到源地址为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然后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IP地址添加至路由表中,在路由表中存储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为第一IP地址的第一下一跳地址,并且该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对应有直通标记。这样,网络设备中存储有第一IP地址的下一跳地址,并且该下一跳地址对应有直通标记。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通过第二隧道端点IP地址所属的第二隧道接收第二路由发布消息,其中,第二路由发布消息包括第一IP地址和第二隧道端点IP地址,第二隧道的隧道端点为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第二隧道端点IP地址为目标任播组中各中继设备相同的隧道端点IP地址,将第二隧道端点IP地址存储为第一IP地址的第二下一跳地址。
[0014]本申请所示的方案,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路由发布消息后,确定目的地址为自身的IP地址,则可以从中解析到中继设备的第一IP地址和直通标记,并且可以解析到源地址为第二隧道端点IP地址。然后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IP地址添加至路由表中,在路由表中存储第二隧道端点IP地址为第一IP地址的第二下一跳地址。这样,网络设备中存储有第一IP地址的另一下一跳地址。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所属的第一隧道或
者第二隧道接收中继设备发送的封装后的地址请求报文,其中,封装后的地址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DHCP服务设备的IP地址。网络设备将封装后的地址请求报文发送至DHCP服务设备。
[0016]这样,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接收地址请求报文。
[0017]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路由发布消息的方法,应用于中继设备,该方法包括:
[0018]中继设备生成多个路由发布消息,多个路由发布消息的每个路由发布消息包括中继设备的第一IP地址和中继设备的一个隧道端点IP地址,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送应答报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DHCP服务设备发送的应答报文,其中,所述应答报文的目的地址为中继设备的第一网际协议IP地址,所述中继设备与客户端建立有通信连接,所述客户端为向所述DHCP服务设备申请IP地址的客户端;根据所述应答报文的目的IP地址,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多个下一跳地址;在所述多个下一跳地址中确定第一下一跳地址,其中,所述第一下一跳地址为所述中继设备的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且区别于所述中继设备所属的目标任播组的其他中继设备的隧道端点IP地址,所述目标任播组中各中继设备分别与所述客户端建立有通信连接;根据所述第一下一跳地址,将所述应答报文转发至所述中继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一跳地址对应于直通标记,所述在所述多个下一跳地址中确定所述第一下一跳地址,包括:根据所述直通标记,在所述多个下一跳地址中确定所述第一下一跳地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所属的第一隧道接收第一路由发布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发布消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和对应所述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的所述直通标记,所述第一隧道的隧道端点为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存储为所述第一IP地址的所述第一下一跳地址,并为所述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添加所述直通标记。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隧道端点IP地址所属的第二隧道接收第二路由发布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路由发布消息包括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隧道端点IP地址,所述第二隧道的隧道端点为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第二隧道端点IP地址为所述目标任播组中各中继设备相同的隧道端点IP地址;将所述第二隧道端点IP地址存储为所述第一IP地址的第二下一跳地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所属的第一隧道或者所述第二隧道接收所述中继设备发送的封装后的地址请求报文,其中,所述封装后的地址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所述DHCP服务设备的IP地址;将所述封装后的地址请求报文发送至所述DHCP服务设备。6.一种发送路由发布消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生成多个路由发布消息,所述多个路由发布消息的每个路由发布消息包括所述中继设备的第一网际协议IP地址和所述中继设备的一个隧道端点IP地址,所述每个路由发布消息包括的所述中继设备的隧道端点IP地址不相同,所述多个路由发布消息中第一路由发布消息包括的隧道端点IP地址为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所述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区别于所述中继设备所属的目标任播组的其他中继设备的隧道端点IP地址,所述目标任播组中各中继设备分别与申请IP地址的客户端建立有通信连接;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路由发布消息,以指示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路由发布消息中的所述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向所述中继设备发送应答报文,其中,所述应答报
文由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设备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所述应答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IP地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发送的应答报文;根据所述应答报文对应的所述客户端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将所述应答报文中所述DHCP服务设备为所述客户端分配的IP地址,发送至所述客户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客户端分配IP地址为网际协议第四版本IPv4地址或者网际协议第六版本IPv6地址。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由发布消息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的直通标记。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路由发布消息包括第一路由发布消息和所述第二路由发布消息;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多个路由发布消息,包括:通过所述第一隧道端点IP地址所属的第一隧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路由发布消息;通过第二隧道端点IP地址所属的第二隧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路由发布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隧道和所述第二隧道的隧道端点为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第二隧道端点IP地址为所述目标任播组中各中继设备相同的隧道端点IP地址。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地址请求报文;将所述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封装至所述地址请求报文,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为所述中继设备接收所述地址请求报文的接口的IP地址;将所述DHCP服务设备的IP地址封装为所述地址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根据所述目的地址,通过所述第一隧道或所述第二隧道,将封装后的地址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网络设备。12.一种发送应答报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DHCP服务设备发送的应答报文;其中,所述应答报文的目的地址为中继设备的第一网际协议IP地址,所述中继设备与客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平朱文惠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