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机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8328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主机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没有为主机配置IP地址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定位目标主机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建立主机模块与管理系统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获取主机模块内预先配置的各客户端分别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及,从管理系统服务器中获取各网络主机分别对应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对比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和第二网络地址信息,根据对比结果确定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和第二网络地址信息中相同的目标网络地址信息;确定目标网络地址信息对应的网络主机为待定位的目标网络主机。该技术方案能够在没有为主机配置IP地址的情况下准确定位目标主机,且实现了主机设备投入使用的自动化。且实现了主机设备投入使用的自动化。且实现了主机设备投入使用的自动化。

Network host positioning method, device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主机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及网络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网络主机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降本增效、提高工作效率,一些日常运维建设过程中的重复性和机械性的手动操作是应该被自动化取代的。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在一期设备新增项目中,几百数千台的主机设备要投入使用,就必须由集成工程师进行设备上架、布线、上电、操作系统安装、初始化配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不少的人工时间。假设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能够被取代,工程师只需在最后完成安装结果的确认,将会大幅减少工程师们的负荷,提高工作效率。
[0003]但现有技术中,在主机设备安装好之后,需要定位目标主机时,需依赖于预先为主机配置的IP地址。如果没有预先为主机配置IP地址,则无法从局域网中准确定位到目标主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主机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没有为主机配置IP地址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定位目标主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主机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7]建立主机模块与管理系统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0008]获取所述主机模块内预先配置的各客户端分别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及,从所述管理系统服务器中获取各网络主机分别对应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0009]对比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中相同的目标网络地址信息;
[0010]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地址信息对应的网络主机为待定位的目标网络主机。
[00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主机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
[0012]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主机模块与管理系统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0013]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主机模块内预先配置的各客户端分别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及,从所述管理系统服务器中获取各网络主机分别对应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
[0014]对比模块,用于对比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中相同的目标网络地址信息;
[0015]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地址信息对应的网络主机为待定位的目标网络主机。
[001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主机定位设备,包括:
[0017]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
[0018]处理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网络主机定位方法。
[0019]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网络主机定位方法。
[002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建立主机模块与管理系统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获取主机模块内预先配置的各客户端分别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以及从管理系统服务器中获取各网络主机分别对应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进而对比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和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并确定其中相同的目标网络地址信息对应的网络主机为待定位的目标网络主机。因此,该技术方案能够在没有为主机配置IP地址的情况下准确定位目标主机,且相较于传统的主机定位方法而言定位速率更快、更准确,从而省去了大量人力操作,实现了主机设备投入使用(如操作系统安装)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网络主机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网络主机定位系统中主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网络主机定位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网络主机定位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网络主机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网络主机定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主机定位方法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网络主机定位系统中。如图1所示,网络主机定位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101、防火墙102、信息处理模块103、核心交换机104、主机模块105、文件服务器106、第三用户模块107、第二用户模块108、第一用户模块109、邮件服务器110和二层交换机111。其中,应用服务器101的输出端为防火墙102,防火墙102的输出端为信息处理模块103,信息处理模块103的输出端为核心交换机104,核心交换机104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为主机模块105,核心交换机104的另外一个输出端为二层交换机111,二层交换机111共设置有五个输出端,各输出端分别为邮件服务器110、文件服务器106、第二用户模块108、第三用户模块107和第一用户模块109。
[0030]核心交换机104也就是三层交换机,核心交换机104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
换机,核心交换机104工作在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Reference Model,开放通互联参考模型)这一网络标准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核心交换机104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机模块105的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在图2中,主机模块105包括信息接收模块1051、第一网卡1052、第二网卡1053以及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1054。其中,信息接收模块1051的输出端为第一网卡1052,信息接收模块1051的另外一个输出端为第二网卡1053,第一网卡1052与第二网卡1053的共同的输出端为DHCP服务器1054。第一网卡1052内配置有用于管理业务的第一IP地址;第二网卡1053内配置有对应于各业务的第二IP地址。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均由DHCP服务器1054分配和管理。
[0032]DHCP服务器1054指的是由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主机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建立主机模块与管理系统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获取所述主机模块内预先配置的各客户端分别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及,从所述管理系统服务器中获取各网络主机分别对应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对比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地址信息中相同的目标网络地址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地址信息对应的网络主机为待定位的目标网络主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主机模块与管理系统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创建虚拟局域网;将所述主机模块与所述管理系统服务器加入所述虚拟局域网内,以使所述主机模块与所述管理系统服务器在同一所述虚拟局域网内建立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预先配置有第一互联网协议IP地址;所述获取所述主机模块内预先配置的各客户端分别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包括:获取预先配置有所述第一IP地址的各客户端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网络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主机模块内预先配置的各客户端分别对应的第一网络地址信息;及,从所述管理系统服务器中获取各网络主机分别对应的第二网络地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管理系统服务器对应的第二IP地址所在的网段;在所述主机模块中内设的网卡内配置所述网段内的第三IP地址,以使所述主机模块与所述管理系统服务器在同一所述网段内通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网络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文陈芨张燕平王峻朱林陈秋华张望平陈乙群张理轶陈启贤唐来贤罗富伟苏冠忠梁春章苏丽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