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挂单元式一体化轻质墙板点支撑柔性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806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3:14
一种外挂单元式一体化轻质墙板点支撑柔性连接节点,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外挂轻质墙板、第二外挂轻质墙板、钢梁,第一外挂轻质墙板、第二外挂轻质墙板均具有内腔并设有龙骨,其与第一外挂轻质墙板或第二外挂轻质墙板呈相对设置的内壁之间具有安装间距;还包括上挂节点,上挂节点用于连接第二外挂轻质墙板、钢梁;以及下插节点,下插节点用于连接第一外挂轻质墙板、第二外挂轻质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挂单元式一体化轻质墙板点支撑柔性连接节点由上挂节点和下插节点组成,该节点系统可实现轻质外挂墙板在安装阶段时可以做三向调节,设计阶段沿墙板平面内移动及转动,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挂单元式一体化轻质墙板点支撑柔性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节点,尤其是一种外挂单元式一体化轻质墙板点支撑柔性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建筑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工业化逐渐成为建筑的新型发展趋势。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即多采用预制装配部品部件的方式来尽可能减少传统建筑建造中施工分散、低效率操作、劳动力成本大、建造周期较长等弊端。围护体系作为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接节点形式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这对节点设计提出较高要求。
[0003]例如公开号CN206174136U公开了一种外挂墙板连接组件,包括外挂墙板连接节点组件和高度微调器,连接节点组件设有连接螺杆、连接螺母和角钢,连接螺杆的里端锚固于外挂墙板中,外端垂直穿过外挂墙板的板面以及角钢的竖向板面并悬伸于外挂墙板之外,连接螺母旋接在连接螺杆上,角钢的竖向板面上供连接螺杆穿过的孔为竖向延伸的长条孔,角钢的竖向板面通过连接螺母紧固在外挂墙板的板面上,角钢的水平板面固定在主结构钢梁的水平板面上,高度微调器包括连接平台和微调螺栓,连接平台上设有水平向螺纹孔和竖向螺纹通孔,连接螺杆的外端旋接在水平螺纹孔中,微调螺栓旋接在竖向螺纹通孔中。
[0004]又如公开号CN110258816A公开了一种可调旋转式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与钢梁连接承重节点结构,包括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通过钢牛腿结构与主体结构连接;
[0005]前述的钢牛腿结构包括钢牛腿本体,其竖向钢板与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平行,在竖向钢板与横向底板垂直的中心线两侧对称开设U型凹槽、圆孔,在U型凹槽内安装可旋转连接结构,圆孔内安装水平定位结构;
[0006]钢牛腿本体的横向底板开设大圆孔,其内安装承重结构,在混凝土楼板内设有预埋结构,承重结构通过预埋结构与钢梁固定。
[0007]以上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设置在外挂轻质墙板内的预埋件复杂且只是连接件,外挂轻质墙板材质轻,整体质量脆性高,当预埋型材出现损伤甚至损坏时,则整个外挂轻质墙板即失去固定安装性能,又由于脆性高,难以修复,导致整个外挂轻质墙板无法继续使用;(2)无预埋龙骨,利用轻质外挂墙板代替传统的砖块堆垒首先所要实现的一点就是墙面结构强,具有良好的承重性、抗抖动性,为了减轻外挂轻质墙板的质量,无任何加强外挂轻质墙板厚度的措施,其整体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外挂单元式一体化轻质墙板点支撑柔性连接节点,该节点即可竖向承载,又可水平承载,可节省用钢量,可减
少节点安装工程量,方便快捷。
[0009]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外挂单元式一体化轻质墙板点支撑柔性连接节点,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外挂轻质墙板、第二外挂轻质墙板、钢梁,第一外挂轻质墙板、第二外挂轻质墙板均具有内腔并设有龙骨,其与第一外挂轻质墙板或第二外挂轻质墙板呈相对设置的内壁之间具有安装间距;还包括
[0010]上挂节点,上挂节点用于连接第二外挂轻质墙板、钢梁,上挂节点与第二外挂轻质墙板为固定连接并存在于安装间距、与钢梁为活动连接;以及
[0011]下插节点,下插节点用于连接第一外挂轻质墙板、第二外挂轻质墙板,下插节点与第一外挂轻质墙板为固定连接并存在于安装间距、与第二外挂轻质墙板为活动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挂节点和下插节点,上挂节点有两个作用,一方面使得第二外挂轻质墙板可以挂于钢梁,与钢梁之间并非形成固定连接,这样即可以保证自身稳定性,也可以避免固定连接的多余工序,省时省力,另一方面便于调整,可以快速确定第二外挂墙板的使用高度以及平直度,这样也同样可以提高效率;对于下插节点,其作用与上挂节点相同,一方面使得第一外挂轻质墙板与第二外挂轻质墙板之间的快速连接,另一方面便于调整,快速确定第一外挂墙板的使用高度以及平直度;龙骨具有两个作用,一方面作为增强件,第一外挂轻质墙板、第二外挂轻质墙板本身厚度较薄,通过龙骨可以增加结构强度,使得上挂节点和下插节点作用于第一外挂轻质墙板、第二外挂轻质墙板时,可以具有良好的承受效果,另一方面则作为连接件,在上挂节点与第二外挂轻质墙板固定连接的同时可以再多了一个连接点,使得上挂节点的连接效果更好。
[0013]考虑到上挂节点需要同时与钢梁、第二外挂轻质墙板具有连接点,上挂节点包括支座、第一连接件,支座固定于钢梁上表面,并具有开口在上的第一槽口,第一连接件的左侧部分挂于第一槽口内、右侧部分固定于第二外挂轻质墙板与龙骨的安装间距,第一槽口由开口至底部逐渐变小,这样即可以作用于第二外挂轻质墙板,又可以作用于钢梁,而且第一槽口可使得第一连接件不仅可以在定位阶段实现快速定位,而且也可以限制第一连接件在前后左右的移动,方便快捷。
[0014]进一步完善,第一连接件的具有开口在下的第二槽口,第二槽口由入口至底部逐渐变小,这样不仅可以在定位阶段实现快速定位,而且在完成调试后第一连接件与支座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好,从而提高稳定性。
[0015]进一步完善,第一连接件的底面呈阶梯设置,这样第一连接件的底面就具有多个高度,每一个高度具有一个作用或者是一个安装部分,第一连接件通过底面阶梯的设置使其可以存在于第二外挂轻质墙板内,也可以挂于支座,同时也使得钢梁与第二外挂轻质墙板之间具有填充间距。
[0016]为了使得第一外挂轻质墙板、第二外挂轻质墙板带来的共同的竖向载荷,第一连接件固定有位于第二槽口一侧的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内螺接有落至钢梁上表面的承重螺栓。
[0017]为了实现下插节点即能够与第一外挂轻质墙板固定连接,也能够与第二外挂轻质墙板活动连接,下插节点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一插部和第二插部,第二插部的左侧面与第一插部的左侧面为同一水平面,第一插部固定于第一外挂轻质墙板与龙骨的安装间距,第二插部插于第二外挂轻质墙板内,下插节点通过两个不同大小但为一体的结
构用以满足其所需实现的作用,方便快捷。
[0018]为了增加下插节点在第二外挂轻质墙板内的稳定性,第二插部与连接龙骨连接,连接龙骨安装在龙骨的上表面,龙骨的宽度是第二插部的两倍,如此的设置势必会导致第二插部在第二外挂轻质墙板内移动不够稳定,容易导致在调试周期长,且需要借助更多的辅助件,而连接龙骨的宽度与第二插部的宽度相近,这样一来第二插部在连接龙骨内受约束影响,使得在调试过程中稳定。
[0019]进一步完善,连接龙骨内腔与第二插部的前后侧壁之间均具有预留间隙,预留间隙使得第二插部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调试空间,也免去与第一连接龙骨内腔壁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避免对第二插部的移动调试带来阻挠。
[0020]进一步完善,连接龙骨具有内腔并固定至少一块加劲板,用于提高连接龙骨的使用强度,使得连接龙骨具有良好的抗压特性,同时也可以作为第二插部的移动限距,使得调试距离在该范围内,并使得第一外挂轻质墙板与第二外挂轻质墙板之间的错位距离不会太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挂单元式一体化轻质墙板点支撑柔性连接节点,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外挂轻质墙板(1)、第二外挂轻质墙板(2)、钢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挂轻质墙板(1)、所述第二外挂轻质墙板(2)均具有内腔并设有龙骨(4),其与所述第一外挂轻质墙板(1)或所述第二外挂轻质墙板(2)呈相对设置的内壁之间具有安装间距(41);还包括上挂节点(5),所述上挂节点(5)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外挂轻质墙板(2)、所述钢梁(3),所述上挂节点(5)与所述第二外挂轻质墙板(2)为固定连接并存在于安装间距(41)、与所述钢梁(3)为活动连接;以及下插节点(6),所述下插节点(6)用于连接第一外挂轻质墙板(1)、所述第二外挂轻质墙板(2),所述下插节点(6)与第一外挂轻质墙板(1)为固定连接并存在于安装间距(41)、与第二外挂轻质墙板(2)为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单元式一体化轻质墙板点支撑柔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挂节点(5)包括支座(51)、第一连接件(52),所述支座(51)固定于所述钢梁(3)上表面,并具有开口在上的第一槽口(51

a),所述第一连接件(52)的左侧部分挂于所述第一槽口(51

a)内、右侧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外挂轻质墙板(2)与所述龙骨(4)的安装间距(41),所述第一槽口(51

a)由开口至底部逐渐变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挂单元式一体化轻质墙板点支撑柔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52)的具有开口在下的第二槽口(52

a),所述第二槽口(52

a)由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娄峰虞亚东鲍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