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管线布置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修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管线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多采用设计
‑
生产
‑
施工方式实施,施工作为装配式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提出新的要求,施工方式如何确保建筑的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目标,这对施工的安装工装设计提出较高要求。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二次装修重新设计布置电气线路时,需要在楼板、墙壁以及梁柱上开设线槽,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楼板、墙壁和梁柱主体均是由混凝土浇灌而成,开设线槽的施工操作较为麻烦,且存在安全隐患。
[0002]中国专利CN114215196A、公开日2022
‑
03
‑
22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柱脚防水构造及施工方法,包括PEC柱、墙体、止水钢板和现浇混凝土楼板,止水钢板包括第一竖直板、第二竖直板以及水平板,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均垂直于水平板且与水平板相连,水平板沿PEC柱的柱脚边缘铺设,水平板嵌入楼板内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管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局部叠合板(1)、用以对相邻两所述局部叠合板(1)进行支撑的PEC柱(2)、以及对边缘的所述局部叠合板(1)进行支撑的边墙(3),所述局部叠合板(1)中设有第一预埋盒(11)、第二预埋盒(12)、第一线管(13)、以及第二线管(14),所述PEC柱(2)中设有第三预埋盒(21),所述边墙(3)中设有配电箱(31),所述第一线管(13)将所述第一预埋盒(11)与第二预埋盒(12)连通,所述第二线管(14)一端与所述第一预埋盒(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局部叠合板(1)的端部平齐,还包括用以将所述第一预埋盒(11)与第三预埋盒(21)连通的第一护套电线(4)、用以将所述第一预埋盒(11)与所述配电箱(31)连通的第二护套电线(5)、以及用以将相邻两所述局部叠合板(1)的第二线管(14)连通的第三线管(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管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对所述局部叠合板(1)中部进行支撑的隔墙(7),所述隔墙(7)中设有第四预埋盒(71),以及用以将所述第一预埋盒(11)与第四预埋盒(71)连通的第四线管(7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管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灌在相邻两所述局部叠合板(1)和所述PEC柱(2)之间的第一现浇件(8),以及浇灌在所述局部叠合板(1)与所述边墙(3)之间的第二现浇件(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管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墙(3)中设有对边缘的所述局部叠合板(1)端部进行支撑的PEC梁(3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电气管线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卻谍,李磊,徐元杰,陈忠,范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