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底烧瓶自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82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底烧瓶自动清洗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通孔,伸缩杆穿过通孔,并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在第一刷头上,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在第二刷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使用时,将圆底烧瓶放入清洗槽内,升降杆带动电机下降,使得毛刷伸入圆底烧瓶内,伸缩杆伸出,带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从而带动第一刷头和第二刷头向外转动,使得第一刷头和第二刷头均保持与圆底烧瓶的内壁贴合,喷水管喷水,电机带动毛刷转动,将圆底烧瓶清洗干净。烧瓶清洗干净。烧瓶清洗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底烧瓶自动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洗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圆底烧瓶自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验室完成后,需要将使用过的各种玻璃器皿清洗干净。实验过程中经常用到圆底烧瓶,由于烧瓶是圆肚细颈的结构,现有的清洗装置很难清洗到圆底烧瓶圆肚的内壁,因此很难将圆底烧瓶清洗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底烧瓶自动清洗装置,该装置能够将圆底烧瓶清洗干净。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圆底烧瓶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有底座和清洗装置,底座上设置有清洗槽和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水平设置在清洗槽的上方,清洗装置包括有升降杆、电机和毛刷,升降杆安装在安装板的底面上,升降杆的升降端与电机相连接,并连接有喷水管,电机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设置有伸缩杆和连接杆,毛刷包括有第一刷头、第二刷头和安装座,连接杆与安装座相连接,第一刷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第二刷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安装座上设置有通孔,伸缩杆穿过通孔,并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转动连接在第一刷头上,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在第二刷头上。
[000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刷头和第二刷头均包括有刷杆和毛刷套,刷杆的前端设置有弧形部,弧形部的圆心朝内设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连接在刷杆上,弧形部上设置有外螺纹,毛刷套的内腔上设置有内螺纹,毛刷套螺纹连接在刷杆上,毛刷套包括有橡胶套和多根刷毛,多根刷毛均固定连接在橡胶套的外表面上。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安装板上还设置有高压泵,高压泵与喷水管相连接,喷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喷水球,喷水球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水孔。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喷水球设置在安装座的上方,喷水孔直径为 0.5

1.5mm。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清洗槽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螺纹连接有橡胶塞。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橡胶塞上设置有转动板。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架竖直设置,并设置有清洗槽的一侧,安装板竖直安装在支架上。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清洗槽可拆卸连接在底座的顶面上。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清洗槽设置有超声波装置,超声波装置包括有振板和振子,振板可拆卸连接在清洗槽的内壁上,振子设置在振板的下端。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振子距离清洗槽的底面有10

20mm。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使用时,将圆底烧瓶放入清洗槽内,
升降杆带动电机下降,使得毛刷伸入圆底烧瓶内,伸缩杆伸出,带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从而带动第一刷头和第二刷头向外转动,使得第一刷头和第二刷头均保持与圆底烧瓶的内壁贴合,喷水管喷水,电机带动毛刷转动,将圆底烧瓶清洗干净。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圆底烧瓶自动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A放大图;
[0017]图3为圆底烧瓶自动清洗装置的刷头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圆底烧瓶自动清洗装置的清洗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0]参照图1

4所示,圆底烧瓶自动清洗装置,包括有底座1和清洗装置2,底座1上设置有清洗槽11和支架12,支架12上设置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水平设置在清洗槽11的上方,清洗装置2包括有升降杆21、电机22和毛刷23,升降杆21安装在安装板13的底面上,升降杆21的升降端与电机22相连接,并连接有喷水管4,电机22设置有转动轴221,转动轴221设置有伸缩杆222 和连接杆223,毛刷23包括有第一刷头231、第二刷头232和安装座233,连接杆223与安装座233相连接,第一刷头23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座233上,第二刷头23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座233上,安装座233上设置有通孔234,伸缩杆222穿过通孔234,并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第一连接杆211转动连接在第一刷头231上,第二连接杆212转动连接在第二刷头232上。
[0021]通过上述方案,当使用时,将圆底烧瓶放入清洗槽11内,升降杆22带动电机22下降,使得毛刷23伸入圆底烧瓶内,伸缩杆222伸出,带动第一连接杆211 和第二连接杆212,从而带动第一刷头231和第二刷头232向外转动,使得第一刷头231和第二刷头232均保持与圆底烧瓶的内壁贴合,喷水管4喷水,电机22带动毛刷23转动,将圆底烧瓶清洗干净。
[0022]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刷头231和第二刷头232均包括有刷杆24和毛刷套25,刷杆24的前端设置有弧形部241,弧形部241的圆心朝内设置,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均连接在刷杆24上,弧形部241上设置有外螺纹,毛刷套25的内腔上设置有内螺纹,毛刷套25螺纹连接在刷杆24 上,毛刷套25包括有橡胶套251和多根刷毛252,多根刷毛252均固定连接在橡胶套251的外表面上。
[0023]通过上述方案,毛刷套25可拆卸,再洗刷后更换清洁,避免影响残留,影响下一次清洗。螺纹连接牢固,不易松动,便于拆卸。橡胶套251便于套在弧形部241上,弧形结构便于与圆底烧瓶的内壁贴合。刷毛252刷洗,加强清洗效果。
[0024]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板13上还设置有高压泵41,高压泵 41与喷水管4相连接,喷水管4的下端设置有喷水球42,喷水球42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喷水孔43。
[0025]通过上述方案,高压泵41将水流加压后,通过喷水管4喷出,高压水流能够辅助清
洗圆底烧瓶内壁,清洗得更为干净,提高清洗效率。喷水球42的球状结构使得喷出的水能够均匀冲洗圆底烧瓶内壁,保障清洗效果。
[0026]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喷水球42设置在安装座233的上方,喷水孔43直径为0.5

1.5mm。
[0027]通过上述方案,不同位置的喷水孔43直径不同,上方的喷水孔43相对于下方的直径更大。
[0028]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清洗槽11设置有出水口111,出水口111 螺纹连接有橡胶塞112。
[0029]通过上述方案,出水口111便于清洗后的污水排出。橡胶塞112便于启闭出水口111,密封效果好。
[0030]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橡胶塞112上设置有转动板113。
[0031]通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圆底烧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1)和清洗装置(2),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清洗槽(11)和支架(12),所述支架(12)上设置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水平设置在清洗槽(11)的上方,所述清洗装置(2)包括有升降杆(21)、电机(22)和毛刷(23),所述升降杆(21)安装在安装板(13)的底面上,所述升降杆(21)的升降端与电机(22)相连接,并连接有喷水管(4),所述电机(22)设置有转动轴(221),所述转动轴(221)设置有伸缩杆(222)和连接杆(223),所述毛刷(23)包括有第一刷头(231)、第二刷头(232)和安装座(233),所述连接杆(223)与安装座(233)相连接,所述第一刷头(23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座(233)上,所述第二刷头(23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座(233)上,所述安装座(233)上设置有通孔(234),所述伸缩杆(222)穿过通孔(234),并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所述第一连接杆(211)转动连接在第一刷头(231)上,所述第二连接杆(212)转动连接在第二刷头(23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底烧瓶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刷头(231)和第二刷头(232)均包括有刷杆(24)和毛刷套(25),所述刷杆(24)的前端设置有弧形部(241),所述弧形部(241)的圆心朝内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均连接在刷杆(24)上,所述弧形部(241)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毛刷套(25)的内腔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毛刷套(25)螺纹连接在刷杆(24)上,所述毛刷套(25)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玉红刘强赵振普叶正茂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质量技术检测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