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63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前盖和后壳主体,所述后壳主体上方安装有U形卡固定扣,所述U形卡固定扣下方皆设置有两组手机支撑杆,且手机支撑杆皆安装在后壳主体上,所述U形卡固定扣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前盖,所述后壳主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四面体结构杆,且四面体结构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圆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确保了车载手机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同时具备很好减震的效果,能够对移动设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以高了装置的减震效果,解决了传统的装置不能使手机在方向进行各种角度的扭转和调整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确保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支架
本技术属于汽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新型事物接受能力和享受物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人们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越来越关注产品的使用体验和设计理念,车载支架作为重要移动设备终端的储放点,在保障设备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外形创意、创新,目前社会上的车载手机支架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市场上的车载手机支架以实用性为主,对于手机的保护没有起到很强的重视和保护作用,在汽车行驶到路况不平稳路段,会使汽车很有强的颠簸,若车载手机支架没有一定的减震保护功能,很有可能会对手机及移动设备造成一定伤害乃至破坏,再有传统的手机支架不能使手机在方向进行各种角度的扭转和调整,降低了装置在车内的使用效果,因此亟需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于手机的保护没有起到很强的重视和保护作用,没有一定的减震保护功能,还有不能使手机在方向进行各种角度的扭转和调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前盖和后壳主体,所述后壳主体上方安装有U形卡固定扣,所述U形卡固定扣下方皆设置有两组手机支撑杆,且手机支撑杆皆安装在后壳主体上,所述U形卡固定扣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前盖,所述后壳主体底端固定连接有四面体结构杆,且四面体结构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圆球,所述圆球底端设置有中部杆,且中部杆底端安装有万向节,所述中部杆底端通过万向节安装有装置底座,且装置底座上方安装有开关,所述U形卡固定扣中部通过齿轮安装在后壳主体上,且后壳主体右侧开设的槽内焊接有限位弹簧。优选的,两组所述手机支撑杆上皆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皆焊接在后壳主体上内部设置的槽内。优选的,两组所述手机支撑杆底端设置形状为“U”形。优选的,所述圆球安装在四面体结构杆底端的三杆交汇处,且圆球为圆形结构。优选的,所述装置底座的底端设置形状为“圆形”。优选的,所述圆球活动安装在中部杆顶端的内部,且中部杆的内径大于圆球的内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新型车载手机支架设置有手机支撑杆、U形卡固定扣、复位弹簧、限位弹簧和齿轮,通过U形卡固定扣能够水平拉伸,当对U形卡固定扣任意一边进行拉伸时,在作用力下,当拉伸任意一边时,两边U形卡固定扣通过齿轮的作用,使得限位弹簧发生形变,此时两边U形卡固定扣可以同时张开,当停止作用力时,在限位弹簧弹性势能的作用下,此时U形卡固定扣可以同时缩进,通过手机支撑杆上设置的复位弹簧的作用,当将手机卡进手机支撑杆上,通过不同手机,使得复位弹簧发生形变,上述装置,确保了车载手机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同时具备很好减震的效果,能够对移动设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以高了装置的减震效果。2、该新型车载手机支架设置有四面体结构杆、圆球、中部杆、万向节和装置底座,需对装置在该装置在水平、竖直方向上进行调整时,通过扳动中部杆,通过中部杆和装置底座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的作用,可以对装置在水平和竖直方向进行调整,通过四面体结构杆和中部杆之间通过圆球之间连接的作用,通过该装置,解决了传统的装置不能使手机在方向进行各种角度的扭转和调整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确保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架的安装效果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架的俯视效果图。图中:1、前盖;2、手机支撑杆;3、U形卡固定扣;4、后壳主体;5、四面体结构杆;6、圆球;7、中部杆;8、万向节;9、装置底座;10、开关;11、复位弹簧;12、限位弹簧;13、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前盖1和后壳主体4,所述后壳主体4上方安装有U形卡固定扣3,所述U形卡固定扣3下方皆设置有两组手机支撑杆2,且手机支撑杆2皆安装在后壳主体4上,所述U形卡固定扣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前盖1,所述后壳主体4底端固定连接有四面体结构杆5,且四面体结构杆5底端固定连接有圆球6,所述圆球6底端设置有中部杆7,且中部杆7底端安装有万向节8,所述中部杆7底端通过万向节8安装有装置底座9,且装置底座9上方安装有开关10,所述U形卡固定扣3中部通过齿轮13安装在后壳主体4上,且后壳主体4右侧开设的槽内焊接有限位弹簧12,其作用确保了车载手机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同时具备很好减震的效果,能够对移动设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以高了装置的减震效果。两组所述手机支撑杆2上皆设置有复位弹簧11,且复位弹簧11皆焊接在后壳主体4上内部设置的槽内,其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减震效果,使得装置在使用过后可以恢复原状,确保了装置的完整性。两组所述手机支撑杆2底端设置形状为“U”形,其作用使得装置在操作过程中更加便捷,可以相对稳固的对手机进行承载,确保了装置的实用性。所述圆球6安装在四面体结构杆5底端的三杆交汇处,且圆球6为圆形结构,其作用能够相对合理的对物体的承载能力进行调节,确保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合理性,可以使手机在方向进行各种角度的扭转和调整。能够满足人在各个方向上对手机角度的调整。所述装置底座9的底端设置形状为“圆形”,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合理,其作用能够使装置和车有在固定时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使其能更稳定的固定在车上,确保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效果。所述圆球6活动安装在中部杆7顶端的内部,且中部杆7的内径大于圆球6的内径,其作用在于可以相对稳固的对物体进行安装的同时,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合理,确保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完整性。工作原理:通过U形卡固定扣3能够水平拉伸,当对U形卡固定扣3任意一边进行拉伸时,在作用力下,当拉伸任意一边时,两边U形卡固定扣3通过齿轮13的作用,使得限位弹簧12发生形变,此时两边U形卡固定扣3可以同时张开,当停止作用力时,在限位弹簧12弹性势能的作用下,此时U形卡固定扣3可以同时缩进,通过手机支撑杆2上设置的复位弹簧11的作用,当将手机卡进手机支撑杆2上,通过不同手机,使得复位弹簧11发生形变,此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减震作用。需对装置在该装置在水平、竖直方向上进行调整时,通过扳动中部杆7,通过中部杆7和装置底座9之间通过万向节8连接的作用,可以对装置在水平和竖直方向进行调整,通过四面体结构杆5和中部杆7之间通过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前盖(1)和后壳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主体(4)上方安装有U形卡固定扣(3),所述U形卡固定扣(3)下方皆设置有两组手机支撑杆(2),且手机支撑杆(2)皆安装在后壳主体(4)上,所述U形卡固定扣(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前盖(1),所述后壳主体(4)底端固定连接有四面体结构杆(5),且四面体结构杆(5)底端固定连接有圆球(6),所述圆球(6)底端设置有中部杆(7),且中部杆(7)底端安装有万向节(8),所述中部杆(7)底端通过万向节(8)安装有装置底座(9),且装置底座(9)上方安装有开关(10),所述U形卡固定扣(3)中部通过齿轮(13)安装在后壳主体(4)上,且后壳主体(4)右侧开设的槽内焊接有限位弹簧(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前盖(1)和后壳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主体(4)上方安装有U形卡固定扣(3),所述U形卡固定扣(3)下方皆设置有两组手机支撑杆(2),且手机支撑杆(2)皆安装在后壳主体(4)上,所述U形卡固定扣(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前盖(1),所述后壳主体(4)底端固定连接有四面体结构杆(5),且四面体结构杆(5)底端固定连接有圆球(6),所述圆球(6)底端设置有中部杆(7),且中部杆(7)底端安装有万向节(8),所述中部杆(7)底端通过万向节(8)安装有装置底座(9),且装置底座(9)上方安装有开关(10),所述U形卡固定扣(3)中部通过齿轮(13)安装在后壳主体(4)上,且后壳主体(4)右侧开设的槽内焊接有限位弹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浩时晋平曹章要韩闰土王银博王瑞红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交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