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40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包括中间缆芯、包带层、总屏蔽层和护套,所述中间缆芯由多根线芯无扭绞合成缆,所述中间缆芯包括信号线芯、控制线芯和电源线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线芯导体绞合紧密,其内层节径比不超过16倍,外层节径比不超过12,且线芯的绝缘层采用聚全氟乙丙烯,线芯具有耐弯折能力,不易断芯合开裂,护套采用聚氨酯材料,可增强了整根电缆的耐弯折和耐拖磨性能,不易被磨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拖链电缆结构简单,具有高度的耐弯折性和耐拖磨性,使用寿命大大提升;同时电缆的缆芯可完成多中信息和能量传递,综合应用性能强,可适用多种拖链移动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
技术介绍
在设备单元需要来回移动的场合,为了防止电缆纠缠、磨损、拉脱、挂和散乱,常把电缆放入电缆拖链中,对电缆形成保护,并且电缆还能随拖链实现来回移动,这种可以跟随拖链进行来回移动而不易磨损的高柔性专用电缆便叫拖链电缆,拖链电缆主要应用于:工业电子系统,自动生成线,仓储设备,机器人,消防系统,起重机,数控机床和冶金工业。目前,普通拖链电缆存在如下情况:1、普通产品采用的导体绞合不紧密,容易在拖链系统中断芯;2、普通产品采用聚氯乙烯材料作为绝缘,容易在拖链系统中开裂;3、普通产品采用聚氯乙烯材料作为护套,容易在拖链系统中磨损;4、普通产品绝缘线芯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提升拖链电缆的耐弯折性、耐拖磨性和综合应用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包括中间缆芯、包带层、总屏蔽层和护套。具体的,所述中间缆芯由多根线芯无扭绞合成缆,其中线芯包括中间缆芯包括信号线芯、控制线芯和电源线芯。中间缆芯的最外层绞向为右向,内层绞合节径比不超过12倍,外层绞合节径倍比不超过10倍。进一步的,所述线芯包括导体和包裹于导体表面的绝缘层;所述导体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内层节径比不超过16倍,外层节径比不超过12倍,内层绞向为右向,外层绞向为左向。优选的,所述信号线芯的导体结构是19/0.12mm,其径向面积为0.2mm2;所述控制线芯的导体结构是19/0.12mm,其径向面积为0.2mm2;所述电源线芯导体结构是19/0.16mm,其径向面积为0.35mm2。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层的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同心度不小于80%。优选的,本技术中的信号线芯的绝缘层标称厚度为0.60mm,所述控制线芯的绝缘层标称厚度为0.25mm,所述电源线芯的绝缘层标称厚度为0.30mm。进一步的,所述信号线芯的绝缘层外部设置分屏蔽层,所述分屏蔽层由0.10mm镀锡铜丝进行编织而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5%。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缆芯外部重叠绕包一层非吸湿性的包带层,绕包重叠率不小于20%。进一步的,所述总屏蔽层包裹于包带层的外部,屏蔽层由0.15mm镀锡铜丝编织而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5%。进一步的,所述护套包裹于总屏蔽层的外部,所述护套的材料为聚氨酯。本技术还提出上述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中间缆芯中线芯的加工,分别得到信号线芯、控制线芯和电源线芯;S2:缆芯成缆,将信号线芯、控制线芯和电源线芯应进行无扭绞合成缆,最外层绞向为右向,内层绞合节径比不超过12倍,外层绞合节径倍比不超过10倍;S3:在缆芯的外部重叠绕包一层非吸湿性包带,形成包带层,其绕包重叠率不小于20%;S4:在包带层的外部采用0.15mm镀锡铜丝编织形成总屏蔽层,其编织密度不小于85%;S5:将聚氨酯材料挤包于总屏蔽层的外部形成护套,护套的标称厚度为1.20mm,其最薄点厚度不少于标称厚度的85%-83%。其中所述步骤S1中线芯加工包括以下步骤:A1:将多股镀锡铜线进行绞合,分别形成信号线芯的导体、控制线芯的导体和电源线芯的导体;A2:将绝缘材料聚全氟乙丙烯挤包于线芯的导体外部形成绝缘层,其中信号线芯的绝缘层标称厚度为0.60mm,所述控制线芯的绝缘层标称厚度为0.25mm,所述电源线芯的绝缘层标称厚度为0.30mm;A3:在信号线芯的绝缘层外采用0.10mm镀锡铜丝进行编织形成分屏蔽,其编织密度不小于8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拖链电缆的中间缆芯中,线芯导体绞合紧密,其内层节径比不超过16倍,外层节径比不超过12,可增强导体的耐弯折能力,使其不易断芯。2、本拖链电缆的中间缆芯中,线芯的绝缘层采用聚全氟乙丙烯(FEP)挤包在导体上,可增强绝缘线芯的抗拉耐弯折性能,使其不易开裂。3、本综合拖链电缆的护套采用聚氨酯(TPU)材料挤包在屏蔽层上,可增强了整根电缆的耐弯折和耐拖磨性能,使其不易被磨损。4、本拖链电缆的缆芯由电源线芯、信号线芯和控制线芯组合而成,具有了传输电能、传递信息的综合功能。综上,本技术中的拖链电缆结构简单,具有高度的耐弯折性和耐拖磨性,使用寿命大大提升;同时电缆的缆芯可完成多中信息和能量传递,综合应用性能强,可适用多种拖链移动场所。附图说明图1为本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的制备步骤图。图中:1、中间缆芯;2、包带层;3、总屏蔽层;4、护套;11、信号线芯;12、控制线芯;13、电源线芯;14、分屏蔽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一种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包括中间缆芯1、包带层2、总屏蔽层3和护套4。具体的,所述中间缆芯1由多根线芯无扭绞合成缆,其中线芯包括中间缆芯1包括信号线芯11、控制线芯12和电源线芯13,中间缆芯1由多种线芯组合而成,具有了传输电能、传递信息的综合功能。中间缆芯1的最外层绞向为右向,内层绞合节径比不超过12倍,外层绞合节径倍比不超过10倍。本实施例中,所述线芯包括导体和包裹于导体表面的绝缘层。进一步的,所述导体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内层绞向为右向,外层绞向为左向。其中,内层节径比不超过16倍,外层节径比不超过12倍,可增强导体的耐弯折能力,使其不易断芯。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线芯11的导体结构是19/0.12mm,其径向面积为0.2mm2;所述控制线芯12的导体结构是19/0.12mm,其径向面积为0.2mm2;所述电源线芯13导体结构是19/0.16mm,其径向面积为0.35mm2。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聚全氟乙丙烯,可增强绝缘线芯的抗拉耐弯折性能,使其不易开裂。绝缘层的平均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同心度不小于80%。本实施例中的信号线芯11的绝缘层标称厚度为0.60mm,所述控制线芯12的绝缘层标称厚度为0.25mm,所述电源线芯13的绝缘层标称厚度为0.30mm。本实施例中,信号线芯11的颜色为红色、蓝色和绿色,控制线芯12的颜色为本色;电源线芯13的颜色为红色和黑色。进一步的,所述信号线芯11的绝缘层外部设置分屏蔽层14,所述分屏蔽层14由0.10mm镀锡铜丝进行编织而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5%。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缆芯1外部重叠绕包一层非吸湿性的包带层2,绕包重叠率不小于20%。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缆芯(1)、包带层(2)、总屏蔽层(3)和护套(4),所述包带层(2)、总屏蔽层(3)和护套(4)从内到外依次包裹于中间缆芯(1)的外部;/n所述中间缆芯(1)由多根线芯无扭绞合成缆,所述线芯包括导体和包裹于导体表面的绝缘层;/n所述中间缆芯(1)包括信号线芯(11)、控制线芯(12)和电源线芯(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缆芯(1)、包带层(2)、总屏蔽层(3)和护套(4),所述包带层(2)、总屏蔽层(3)和护套(4)从内到外依次包裹于中间缆芯(1)的外部;
所述中间缆芯(1)由多根线芯无扭绞合成缆,所述线芯包括导体和包裹于导体表面的绝缘层;
所述中间缆芯(1)包括信号线芯(11)、控制线芯(12)和电源线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由多股镀锡铜线绞合而成,内层节径比不超过16倍,外层节径比不超过12倍,内层绞向为右向,外层绞向为左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聚全氟乙丙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弯折耐拖磨综合拖链电缆,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臻邹明张公卓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