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拖链的新型水下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75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拖链的新型水下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光纤单元、电力线单元、保护单元;所述光纤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分布的多模光纤组、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所述电力线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两组电力线组,每组电力线组由数股以光纤单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的电力线共同组成,所述电力线由内层导体及外侧绝缘共同构成;所述保护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套装在电力线单元外侧的内护套、屏蔽铠装层、外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光纤单元与电力线单元配合,只需采用一组电缆即可应用在在主船体连接水下设备,无需另外再敷设电力线或通信电缆,能够有效降低敷设成本及敷设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下拖链的新型水下电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电安装平台电缆,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下拖链的新型水下电缆。
技术介绍
在坐底式风电安装平台有下浮体部分,需要从主船体通过水下拖链电缆给下浮体提供电源及通信,由于拖链本身结构紧凑,因此电缆电缆和通信电缆无法做到有效距离的分开敷设,所以通信电缆选用不受电磁干扰的光纤进行传输信号,并在光纤外围复合上电力电缆,这样既保护了光纤同时也减少整体电缆的敷设尺寸。现需要一款电缆,其需要在水下50米的拖链上运行,并且给下浮体的电力设备和通讯设备完成电源的输送和信号的传输,这款电缆需要解决如下技术问题:(1)拖链空间有限,这款电缆必须做成光电复合型,即完成电源线和光纤的组合;(2)直接敷设在拖链上,工作状态时与拖链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移,会有摩擦,所以要耐磨;(3)拖链是移动的,并且拖链的收放和存储是依靠一组定滑轮,敷设在拖链上的电缆柔性要足够,弯曲半径要满足移动敷设的要求;(4)下浮体坐底状态时,电缆要能承受50米自重的拉力要求;(5)电缆需要从水里通过穿舱件进到下浮体的空舱里面,因此电缆需要满足硫化密封要求。常规柔性电缆还是采用的乙丙橡胶作为外护套,柔性和耐磨不适应在拖链上运行。绝缘采用的交联聚乙烯,而这种材料硬度比较高,柔性不满足在拖链上使用。铜导体多采用2类或5类导体,整体偏硬,柔韧性不满足。电力线芯和光纤无法复合在一根电缆中,需单独设计,无法节省敷设空间,且光纤电缆直径较细及抗拉强度弱,容易水下受海流影响而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水下拖链的新型水下电缆,可以同时完成电源的输送和信号的传输,节省了拖链空间,可以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工作处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水下拖链的新型水下电缆,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光纤单元、电力线单元、保护单元;所述光纤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分布的多模光纤组、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所述电力线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两组电力线组,每组电力线组由数股以光纤单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的电力线共同组成,所述电力线由内层导体及外侧绝缘共同构成;所述保护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套装在电力线单元外侧的内护套、屏蔽铠装层、外护套。进一步的,所述多模光纤组为6芯的多模光纤组,第一保护层为不锈钢波纹管铠装,第二保护层为低烟无卤聚氨酯护套。进一步的,所述屏蔽铠装层为镀锡铜丝编织铠装。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为聚氨酯外护套。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光纤单元与电力线单元配合,只需采用一组电缆即可应用在在主船体连接水下设备,无需另外再敷设电力线或通信电缆,能够有效降低敷设成本及敷设周期。保护单元的设置,内护套用于保护套装在其内部的电力线单元和光纤单元,所述铠装用于提高电缆的整体抗压强度,所述电缆外护套用于进一步提高电缆的整体抗损性能,外护套采用聚氨酯外护套,可以起到很好的耐磨作用,满足在拖链上来回移动的要求同时满足了50米水深的要求。本技术具有抗损性能及稳定性高,能够有效降低敷设成本及敷设周期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水下电缆,可以同时完成电源的输送和信号的传输,节省了拖链空间,可以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工作处所;其结构及材质组成,使这款电缆同时具备了整体结果进出、耐水、耐磨、高强度、柔软和满足硫化等特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水下拖链的新型水下电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水下拖链的新型水下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光纤单元、电力线单元、保护单元。光纤单元3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分布的多模光纤组、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多模光纤组为6芯的62.5/125um的多模光纤组,添加了抗拉单元,第一保护层为不锈钢波纹管铠装,第二保护层为低烟无卤聚氨酯护套,在保护光纤的同时完成通讯功能。电力线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两组电力线组,每组电力线组由数股以光纤单元3为圆心、呈环形分布的电力线共同组成,电力线由内层导体1及外侧绝缘2共同构成,导体1为15X2.5mm2+6G62.5/125um,15芯2.5平方毫米的导体线芯采用80/0.20镀锡铜丝绞合,达到6类柔性导体标准,绝缘2采用热塑性弹性体TPV,满足柔性要去同时完成电力的传送。保护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套装在电力线单元外侧的内护套4、屏蔽铠装层5、外护套6,屏蔽铠装层5为镀锡铜丝编织铠装,编织密度大于等于90%,可以很好的起到屏蔽效果和较强的抗拉强度,抗拉强度达到2KN,可以承受电缆40米自重的拉力,外护套6为聚氨酯外护套,可以起到很好的耐磨作用,可以满足在拖链上来回移动的要求同时满足了50米水深的要求。本技术的电缆,采用光纤单元与电力线单元配合,只需采用一组电缆即可应用在在主船体连接水下设备,无需另外再敷设电力线或通信电缆,能够有效降低敷设成本及敷设周期。本技术具有抗损性能及稳定性高,能够有效降低敷设成本及敷设周期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水下电缆,可以同时完成电源的输送和信号的传输,节省了拖链空间,可以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工作处所;其结构及材质组成,使这款电缆同时具备了整体结果进出、耐水、耐磨、高强度、柔软和满足硫化等特性。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下拖链的新型水下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n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光纤单元、电力线单元、保护单元;/n所述光纤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分布的多模光纤组、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n所述电力线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两组电力线组,每组电力线组由数股以光纤单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的电力线共同组成,所述电力线由内层导体及外侧绝缘共同构成;/n所述保护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套装在电力线单元外侧的内护套、屏蔽铠装层、外护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拖链的新型水下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光纤单元、电力线单元、保护单元;
所述光纤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分布的多模光纤组、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
所述电力线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的两组电力线组,每组电力线组由数股以光纤单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的电力线共同组成,所述电力线由内层导体及外侧绝缘共同构成;
所述保护单元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套装在电力线单元外侧的内护套、屏蔽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华贞高峰朱锦林张建华丁晓荣牛业兴何银栋邵海文科巍倪锋周渝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