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35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涉及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道路交通数据在进行采集汇总后大多只能保存图像数据和图片信息,导致无法直观的对道路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所述交通道路的两侧均设置有路基,所述路基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立杆,所述支撑立杆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配电箱,所述支撑立杆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悬臂杆,所述悬臂杆的一端设置有串口摄像头,且串口摄像头位于交通道路的正上方,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并网逆变器,所述并网逆变器通过电源线与电网电性连接,且配电箱通过供电线路与电网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信息模型
,具体为一种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它是来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BIM模型不仅能绘制常规的建筑设计图纸及构件加工的图纸,还能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并出具各专业图纸及深化图纸,使工程表达更加详细。现有的道路交通数据在进行采集汇总后大多只能保存图像数据和图片信息,导致无法直观的对道路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道路交通数据在进行采集汇总后大多只能保存图像数据和图片信息,导致无法直观的对道路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交通道路和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交通道路的两侧均设置有路基,所述路基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立杆,所述支撑立杆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配电箱,所述支撑立杆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悬臂杆,所述悬臂杆的一端设置有串口摄像头,且串口摄像头位于交通道路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并网逆变器,所述并网逆变器通过电源线与电网电性连接,且配电箱通过供电线路与电网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另一侧设置有蓄电池,且控制器通过充电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并网逆变器通过接收线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配电箱通过供电线与串口摄像头电性连接,且供电线位于支撑立杆和悬臂杆内部的中空穿线槽中,所述串口摄像头通过内部的摄像模块与交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立杆的下方设置有承重板和加固支座,且加固支座通过接地螺栓与路基固定安装,所述承重板的上表面与支撑立杆的下端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承重板位于加固支座的内部,且承重板的四周边沿位置分别与加固支座的内壁焊接连接,所述加固支座、承重板和支撑立杆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串口摄像头内部的摄像模块将拍摄到的道路交通图像画面通过交换机传递给云端网络,监控中心通过路由器将接收到道路交通拍摄的图形数据后通过BIM模型分别转换拆分成地形模型、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结构和三维道路,从而便于个工作人员直观的对道路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克服了现有的道路交通数据在进行采集汇总后大多只能保存图像数据和图片信息,导致无法直观的对道路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的问题。2、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控制器和并网逆变器将电能传递给电网,电网在通过配电箱将电能分配给串口摄像头,从而达到节能供电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配电箱供电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串口摄像头数据采集工作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BIM模型工作流程示意图;图中:1、交通道路;2、加固支座;3、承重板;4、支撑立杆;5、配电箱;6、悬臂杆;7、串口摄像头;8、路基;9、太阳能电池组件;10、控制器;11、蓄电池;12、并网逆变器;13、电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交通道路1和太阳能电池组件9,交通道路1的两侧均设置有路基8,路基8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立杆4,支撑立杆4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配电箱5,支撑立杆4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悬臂杆6,悬臂杆6的一端设置有串口摄像头7,且串口摄像头7位于交通道路1的正上方。进一步,太阳能电池组件9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0,控制器10的一侧设置有并网逆变器12,并网逆变器12通过电源线与电网13电性连接,且配电箱5通过供电线路与电网13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组件9的一侧设置的控制器10,太阳能电池组件9的一侧设置的控制器10起到控制太阳能发电的作用。进一步,控制器10的另一侧设置有蓄电池11,且控制器10通过充电线与蓄电池11电性连接,并网逆变器12通过接收线路与控制器10电性连接,控制器10的另一侧设置的蓄电池11起到存储太阳能发电电源的作用。进一步,配电箱5通过供电线与串口摄像头7电性连接,且供电线位于支撑立杆4和悬臂杆6内部的中空穿线槽中,串口摄像头7通过内部的摄像模块与交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配电箱5通过供电线与串口摄像头7电性连接从而达到为串口摄像头7供电的作用。进一步,支撑立杆4的下方设置有承重板3和加固支座2,且加固支座2通过接地螺栓与路基8固定安装,承重板3的上表面与支撑立杆4的下端焊接连接,支撑立杆4的下方设置的承重板3和加固支座2起到固定承载支撑立杆4的作用。进一步,承重板3位于加固支座2的内部,且承重板3的四周边沿位置分别与加固支座2的内壁焊接连接,加固支座2、承重板3和支撑立杆4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承重板3的四周边沿位置分别与加固支座2的内壁焊接连接从而使得支撑立杆4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工作原理:使用时,太阳能电池组件9通过控制器10和并网逆变器12将电能传递给电网13,电网13在通过配电箱5将电能分配给串口摄像头7,串口摄像头7内部的摄像模块将拍摄到的道路交通图像画面通过交换机传递给云端网络,监控中心通过路由器将接收到道路交通拍摄的图形数据后通过BIM模型分别转换拆分成地形模型、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横断面结构和三维道路,从而便于个工作人员直观的对道路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完成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的使用工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交通道路(1)和太阳能电池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道路(1)的两侧均设置有路基(8),所述路基(8)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立杆(4),所述支撑立杆(4)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配电箱(5),所述支撑立杆(4)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悬臂杆(6),所述悬臂杆(6)的一端设置有串口摄像头(7),且串口摄像头(7)位于交通道路(1)的正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交通道路(1)和太阳能电池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道路(1)的两侧均设置有路基(8),所述路基(8)的上方设置有支撑立杆(4),所述支撑立杆(4)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配电箱(5),所述支撑立杆(4)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悬臂杆(6),所述悬臂杆(6)的一端设置有串口摄像头(7),且串口摄像头(7)位于交通道路(1)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9)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的一侧设置有并网逆变器(12),所述并网逆变器(12)通过电源线与电网(13)电性连接,且配电箱(5)通过供电线路与电网(1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道路交通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0)的另一侧设置有蓄电池(11),且控制器(10)通过充电线与蓄电池(11)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