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近视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27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近视镜片,包括镜框、镜片体和防护层,所述镜框的内部设有两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密封圈安装有镜片体,所述镜片体的正面两侧压合有棱镜,所述镜片体包括防护层和基片层,所述防护层包括防尘层、防雾层、隔离层、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的顶部设有隔离层,所述基片层内设有基片体,所述基片体的底部设有防油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基片层的表面设有防尘层和防雾层,通过防尘层、防雾层可增加装置的防尘和防雾性能,增加镜片表面恒温性和光滑度,使其不容易受到水雾以及灰尘的附着,从而可保证了镜片的清晰度,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效果,同时也有效消除镜片雾面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镜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近视镜片
本技术涉及近视镜片
,具体为一种超薄近视镜片。
技术介绍
近视眼镜是一种为了矫正视力,让人们可以清晰看到远距离的物体的眼镜,目的是为了使眼球的睫状肌保持一定的调节能力,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所成的像总是小于物体的、直立的虚像,凹透镜主要用于矫正近视眼。现有的超薄近视镜片存在的缺陷是:1、现有的超薄近视镜片的防尘和防雾性较差,镜片表面容易受到水雾以及灰尘的附着,容易造成镜片的清晰度降低,从而影响使用者使用效果,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降低了镜片的实用性;2、现有的超薄近视镜片安装的牢固性较差,使其镜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使其镜片容易发生脱落,降低了装置的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薄近视镜片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近视镜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近视镜片,包括镜框、镜片体和防护层,所述镜框的两组内部设有两组穿引槽,所述镜框的内部设有两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环绕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密封圈安装有镜片体,所述镜片体的正面两侧压合有棱镜,所述镜片体包括防护层和基片层,且防护层与基片层连接,所述防护层包括防尘层、防雾层、隔离层、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的顶部设有隔离层,所述基片层内设有基片体,所述基片体的底部设有防油层。优选的,所述镜框两侧设有轴槽,且镜框的内侧粘贴有防护垫。优选的,所述镜片体的一面设有凹面,镜片体的外侧设有卡槽。优选的,所述隔离层的顶部设有防雾层,防雾层的顶部设有防尘层。优选的,所述基片体的顶部设有胶层,且基片体通过胶层与防辐射层粘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基片层的表面设有防尘层和防雾层,通过防尘层、防雾层可增加装置的防尘和防雾性能,增加镜片表面恒温性和光滑度,使其不容易受到水雾以及灰尘的附着,从而可保证了镜片的清晰度,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效果,同时也有效消除镜片雾面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镜片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在镜片体的外侧设有卡槽,通过卡槽可便于卡接镜片体的位置,便于将镜片体牢牢的固定在固定牢安装槽的内部,避免镜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保证了镜片体安装的牢固性,同时也便于镜片体进行拆装,提高了装置的拆装效率,提高了装置的检修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镜片体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层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镜框;101、轴槽;102、防护垫;103、穿引槽;2、安装槽;201、密封圈;3、镜片体;301、凹面;302、卡槽;303、棱镜;4、防护层;401、防尘层;402、防雾层;403、隔离层;404、防辐射层;5、基片层;501、基片体;502、胶层;503、防油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超薄近视镜片,包括镜框1、镜片体3和防护层4,镜框1的两组内部设有两组穿引槽103,镜框1采用树脂材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便于镜框1进行一定程度的曲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镜框1的内部设有两组安装槽2,安装槽2可为镜片体3提供安装位置,便于镜片体3进行安装,安装槽2的内侧环绕安装有密封圈201,密封圈201可增加镜框1与镜片体3连接的紧密性,提高了镜片体3安装的牢固性,安装槽2的内部通过密封圈201安装有镜片体3,镜片体3采用的是非球面体,边缘像差大幅度下降,事物真实,同时可减小镜片体3的厚度,使其镜片体3更加的超薄,佩戴更加的舒适美观,镜片体3的正面两侧压合有棱镜303,棱镜303可放松双眼所需的集合力,减少双眼的疲劳程度,从而有效避免近视眼的增长,镜片体3包括防护层4和基片层5,且防护层4与基片层5连接,防护层4包括防尘层401、防雾层402、隔离层403、防辐射层404,防辐射层404可有效的屏蔽微波和紫外的射线,有效的减弱光线中的蓝光伤害,提高了装置的防护性,防辐射层404的顶部设有隔离层403,隔离层403可有效屏蔽微波、紫外等射线,通过防尘层401、防雾层402可增加装置的防尘和防雾性能,增加镜片表面恒温性和光滑度,使其不容易受到水雾以及灰尘的附着,从而可保证了镜片的清晰度,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效果,同时也有效消除镜片雾面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镜片的实用性,基片层5内设有基片体501,基片体501内添加独特的抗UV因子,有效的将紫外线进行吸收、反射,让基片体501能更加全面的抗UV,在阳光下轻松防护,同时也减轻装置的质量,提高了装置佩戴的舒适度,基片体501的底部设有防油层503,通过防油层503可有效的隔离使用者脸部的油脂侵蚀基片体501,保证了基片体501安全性,提高了装置的防护性。进一步,镜框1两侧设有轴槽101,通过轴槽101可便于安装镜腿,便于装置进行组装,且镜框1的内侧粘贴有防护垫102,防护垫102采用的实现树脂材质,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可增加装置佩戴的舒适性。进一步,镜片体3的一面设有凹面301,凹面301可使镜片体3形成一个非球面体,使边缘像差大幅度下降,镜片体3的外侧设有卡槽302,通过卡槽302可便于卡接镜片体3的位置,便于将镜片体3牢牢的固定在固定牢安装槽2的内部,避免镜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保证了镜片体3安装的牢固性,同时也便于镜片体3进行拆装,提高了装置的拆装效率,提高了装置的检修效率。进一步,隔离层403的顶部设有防雾层402,防雾层402采用的自动恒温层,可减小镜片与室外温度差,有效解决镜片起雾的问题,防雾层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近视镜片,包括镜框(1)、镜片体(3)和防护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1)的两组内部设有两组穿引槽(103),所述镜框(1)的内部设有两组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内侧环绕安装有密封圈(201),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通过密封圈(201)安装有镜片体(3),所述镜片体(3)的正面两侧压合有棱镜(303),所述镜片体(3)包括防护层(4)和基片层(5),且防护层(4)与基片层(5)连接,所述防护层(4)包括防尘层(401)、防雾层(402)、隔离层(403)、防辐射层(404),所述防辐射层(404)的顶部设有隔离层(403),所述基片层(5)内设有基片体(501),所述基片体(501)的底部设有防油层(5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近视镜片,包括镜框(1)、镜片体(3)和防护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1)的两组内部设有两组穿引槽(103),所述镜框(1)的内部设有两组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内侧环绕安装有密封圈(201),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通过密封圈(201)安装有镜片体(3),所述镜片体(3)的正面两侧压合有棱镜(303),所述镜片体(3)包括防护层(4)和基片层(5),且防护层(4)与基片层(5)连接,所述防护层(4)包括防尘层(401)、防雾层(402)、隔离层(403)、防辐射层(404),所述防辐射层(404)的顶部设有隔离层(403),所述基片层(5)内设有基片体(501),所述基片体(501)的底部设有防油层(5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点进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