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镜片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光学树脂镜片在国内外眼镜市场上需求越来越大,树脂镜片与玻璃镜片相比,具有质量轻、染色性能好、易于加工等优点,中高折射率光学树脂镜片更以高透光率、防紫外、超薄等特有的优势获得使用者的青睐。通常在镜片行业中,镜片折射率达到1.60以上为高折射率,折射率达到1.56为中折射率,折射率在1.56以下为低折射率。为满足树脂镜片光学性能的要求,一般会在树脂镜片表面镀膜,以减少光的反射并增强光的透射,即为光学减反射膜。蓝光分为有害蓝光和有益蓝光。现代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各种电子产品,接触蓝光的机会随之急剧增加,手机屏幕、LED灯、电脑屏幕都会产生大量的蓝光,这样会给人们的眼睛与皮肤带来危害,会激发褐色色素,让皮肤产生黄斑、雀斑,会加深眼睛近视程度,产生视觉疲劳感,同时也不利于正常睡眠。较强的波长较短的蓝光对人体有着潜在的伤害的,波长较长的蓝光能够使镜片更加美观,提高镜片的清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镜片基片、加硬层以及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膜层;其中,所述树脂镜片基片、加硬层以及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膜层依次排列,所述加硬层位于所述树脂镜片基片表面,所述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膜层位于所述加硬层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镜片基片、加硬层以及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膜层;其中,所述树脂镜片基片、加硬层以及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膜层依次排列,所述加硬层位于所述树脂镜片基片表面,所述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膜层位于所述加硬层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膜层表面;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4~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镜片基片UV截止波长为405~407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硬层的材料主要成分为有机硅;进一步的,所述加硬层的厚度为1~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膜层包括硅铝复合氧化物层、钛铌复合氧化物层以及掺锡氧化铟(即ITO)层;更进一步的,所述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层包括四层硅铝复合氧化物层、三层钛铌复合氧化物层以及一层掺锡氧化铟(即ITO)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铝复合氧化物层由SiO2和Al2O3复合材料组成,且其中SiO2占所述复合材料的摩尔分数为70%~95%;进一步优选的,其中SiO2占所述复合材料摩尔分数的9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铌复合氧化物层由TiO2和Nb2O5复合材料组成,其中TiO2占所述复合材料摩尔分数的10%~90%;优选的,其中TiO2占所述复合材料摩尔分数的8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膜层的厚度为200~60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的平均反射率≤0.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在可见光波段400~700nm处峰值反射率≤3.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的反射光色坐标H值为260~280、且C值为12~3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镜片的黄色指数≤5.5%。
13.一种上述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树脂耐高温镜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加硬层:在树脂镜片基片表面形成加硬层,即获得含加硬层的树脂镜片;
S2制备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膜层:在S1获得的树脂镜片表面形成所述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膜层,即获得含超低反清底色防蓝光膜层的树脂镜片,具体包括:
S21:在步骤S1获得的树脂镜片表面依次交替分别形成硅铝复合氧化物层和钛铌复合氧化物层,即获得包括三层硅铝复合氧化物层和三层钛铌复合氧化物层的树脂镜片;
S22:在步骤S21获得的树脂镜片表面形成含一层ITO层的树脂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昱勇,汤峰,吴仲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