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94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应用集成炒炉燃烧器内,包括燃烧腔,所述燃烧腔的底部中间设有燃气入口;所述燃烧腔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通燃烧腔内部和外部的出气槽,所述出气槽竖向布置并且沿燃烧腔的侧壁环状地排列。在横向上相邻的两个出气槽一个指向圆心另一个指向偏离圆心,形成固定的偏转角度。本方案中的燃烧头结构可以使得出气槽呈格栅状排列在燃烧腔的侧壁上,其径向布置一半的出气槽指向圆心另一半偏心,邻出气槽相互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得火焰既可以均匀地分布火力,又可借助于其相互倾斜的布置方式使火焰旋转,在应用与炉头结构内时可使锅底受热均匀,兼顾中心的火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
本技术属于燃烧器和蒸汽发生器
,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集成炒炉功能的燃烧器,其通过燃气管道将燃气供应至燃烧器的燃烧头后,经过燃烧产生明火,可用作炒炉。然而,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燃烧器的炉头不能直接应用于集成炒炉功能的燃烧器中,需要一种更加适宜,火焰燃烧后热量分布更均匀的燃烧头结构,以适应在炒炉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使得热量分布更加均匀。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应用集成炒炉燃烧器内,包括燃烧腔,所述燃烧腔的底部中央设有燃气入口;所述燃烧腔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通燃烧腔内部和外部的出气槽,所述出气槽竖向布置并且沿燃烧腔的侧壁环状地排列,在横向上相邻的两个出气槽中的一个指向圆心另一个指向偏离圆心,形成固定的偏转角度。本方案中的燃烧头结构可以使得出气槽呈格栅状排列在燃烧腔的侧壁上,其径向布置又相互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得火焰可以均匀地分布火力,一半的出气槽指向圆心另一半偏心,邻出气槽可借助于其相互倾斜的布置方式使火焰旋转,在应用与炉头结构内时可使锅底受热均匀,兼顾中心的火力。优选的,所述燃烧腔的底端与燃气管道连通,顶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形成向外逐渐变大的锥状面,所述出气槽设置于所述锥状面上。所述燃烧腔的锥状面有利于改善燃气侧面燃烧时火焰行程短小的不足,有效降低了燃烧噪声。优选的,所述燃烧腔的上部呈包括所述锥状面的漏斗状,下部呈圆柱状,使燃烧腔整体呈上大下小的结构。优选的,所述燃烧腔内设有长明火盖,所述燃气管道伸入所述燃烧腔内,所述长明火盖盖设于所述燃气管道上方,所述长明火盖低于所述出气槽的下端。所述长明火盖低于所述出气槽,避免明火的燃烧受到出气槽的干扰。优选的,所述出气槽以所述燃烧腔的中心为对称点,中心对称地排列。这使得出气槽大体均匀地分布,更有利于火力分布均匀。优选的,在径向上,所述锥状面具有弧度;所述出气槽的上部与所述锥状面的外端平齐;所述出气槽的下部与所述锥状面的内端平齐。所述出气槽贯通锥状面,借助于锥状面的弧度,有利于延长出气槽在竖向上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燃烧腔的开口端设有外沿,还包括中空的环状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外沿连接。优选的,所述锥状面的最小内径等于所述燃烧腔的下部的内径。这使得盖板始终覆盖在锥状面的上方,也即盖板覆盖出气槽,收拢火焰的形状,并防止水流入出气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1的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应用集成炒炉燃烧器内,包括燃烧腔100,所述燃烧腔100的中部设有燃气入口;所述燃烧腔100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通燃烧腔100内部和外部的出气槽111,所述出气槽111竖向布置并且沿燃烧腔100的侧壁环状地排列,参照图3所示,在横向上相邻的两个出气槽111中的一个指向圆心另一个指向偏离圆心,形成固定的偏转角度。所述燃烧腔100的底端与燃气管道连通,顶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形成向外逐渐变大的锥状面110,所述出气槽111设置于所述锥状面110上。所述燃烧腔100的锥状面110有利于改善燃气侧面燃烧时火焰行程短小的不足,有效降低了燃烧噪声。所述燃烧腔的上部呈包括所述锥状面的漏斗状,下部呈圆柱状。所述燃烧腔100内设有长明火盖101,所述燃气管道伸入所述燃烧腔100内,所述长明火盖101盖设于所述燃气管道上方,所述长明火盖101低于所述出气槽111的下端。所述长明火盖101低于所述出气槽111,避免明火的燃烧受到出气槽111的干扰。所述出气槽111以所述燃烧腔100的中心为对称点,中心对称地排列。这使得出气槽111大体均匀地分布,更有利于火力分布均匀。在径向上,所述锥状面110具有弧度;所述出气槽111的上部与所述锥状面110的外端平齐;所述出气槽111的下部与所述锥状面110的内端平齐。所述出气槽111贯通锥状面110,借助于锥状面110的弧度,有利于延长出气槽111在竖向上的长度。所述燃烧腔100的开口端设有外沿120,还包括中空的环状的盖板200,所述盖板200与所述外沿120连接。所述锥状面110的最小内径等于所述燃烧腔的下部的内径。这使得盖板200始终覆盖在锥状面110的上方,也即盖板200覆盖出气槽111,收拢火焰的形状,并防止水流入出气槽。本方案中的燃烧头结构可以使得出气槽呈格栅状排列在燃烧腔的侧壁上,其径向布置又相互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得火焰既可以均匀地分布火力,又可借助于其相互倾斜的布置方式使火焰旋转,在应用与炉头结构内时可使锅底受热均匀,兼顾中心的火力。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集成炒炉燃烧器内,包括燃烧腔,所述燃烧腔的底部中央设有燃气入口;所述燃烧腔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通燃烧腔内部和外部的出气槽,所述出气槽竖向布置并且沿燃烧腔的侧壁环状地排列,在横向上相邻的两个出气槽中的一个指向圆心另一个指向偏离圆心,形成固定的偏转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集成炒炉燃烧器内,包括燃烧腔,所述燃烧腔的底部中央设有燃气入口;所述燃烧腔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通燃烧腔内部和外部的出气槽,所述出气槽竖向布置并且沿燃烧腔的侧壁环状地排列,在横向上相邻的两个出气槽中的一个指向圆心另一个指向偏离圆心,形成固定的偏转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的底端与燃气管道连通,顶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形成向外逐渐变大的锥状面,所述出气槽设置于所述锥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的上部呈包括所述锥状面的漏斗状,下部呈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炉头的燃烧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腔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延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歌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