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84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容器保温结构,用于对容器壳体进行保温,主要包括保温层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外部的防护层,所述保温层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的防水环、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和防水环之间的第一密封胶层以及设置在第二保温层和防水环之间的第二密封胶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和所述第二保温层贴合所述容器壳体设置,所述防水环紧密贴合在所述容器壳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容器保温结构,在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设置防水环,该防水环可以有效地阻隔进入保温结构内的水分的迁移路径,防止容器壳体表面发生更大范围的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器保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化工装置保温
,特别地,涉及一种容器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耗能大户的石油和化工行业,隔热保温是重要的节能手段,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存在的大量的热力管道等容器需要进行隔热保温。但是,传统的保温结构中往往存在保温层腐蚀的隐患,由于停工或者高低温循环工况等原因,导致水分会穿过保温结构进入管道和容器表面,并不断地聚集、浓缩,造成管道和容器腐蚀的发生,进而引发安全事故。或者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保温结构破损后以及保温结构中存在接缝时,水分可以通过破损点或者接缝进入保温层中,不断地聚集,并且向周边迁移,造成更大范围的腐蚀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保温层大范围腐蚀的容器保温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容器保温结构,用于对容器壳体进行保温,主要包括保温层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外部的防护层,所述保温层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的防水环、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和防水环之间的第一密封胶层以及设置在第二保温层和防水环之间的第二密封胶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和所述第二保温层贴合所述容器壳体设置,所述防水环紧密贴合在所述容器壳体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环由硅胶或橡胶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环的厚度为5~20mm。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环和所述容器壳体的壁面之间设置有粘结剂。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环上设置有接缝,所述接缝处粘接有粘结剂,所述接缝位于所述容器壳体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二保温层以及所述防水环的厚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层由金属板、防水涂料层或者玻璃钢板中的任意一种制成,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为0.5~1mm、所述防水涂料层的厚度为0.05~0.2mm、所述玻璃钢板的厚度为0.5~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容器保温结构,在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设置防水环,该防水环可以有效地阻隔进入保温结构内的水分的迁移路径,防止容器壳体表面发生更大范围的腐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容器保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容器保温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容器保温结构中防水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其编号分别为:保温层10第一保温层11第二保温层12防水环13接缝131第一密封胶层14第二密封胶层15防护层20容器壳体30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容器保温结构,用于对容器壳体30进行保温,本实施方式中,容器壳体30为管道,可以理解地,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容器壳体30还可以是其它需要保温的壳体结构,所述容器保温结构主要包括保温层10和设置在保温层10外部的防护层20,保温层10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保温层11和第二保温层12、设置在第一保温层11和第二保温层12之间的防水环13、设置在第一保温层11和防水环13之间的第一密封胶层14以及设置在第二保温层12和防水环13之间的第二密封胶层15,所述第一保温层11和所述第二保温层12贴合所述容器壳体30设置,所述防水环13紧密贴合在容器壳体30的外部。第一保温层11和第二保温层12之间设置有间隙,防水环13设置在所述间隙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隙是由间隔开的第一保温层11和第二保温层12之间形成,可以理解地,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隙也可能由于容器壳体30弯曲设置使得保温层10不易整体包覆形成。第一保温层11和第二保温层12均由保温涂料制成,具有耐高温、耐高压、高弹性等优点,第一保温层11和第二保温层12的厚度为10mm,防水环13由硅胶材质制成,防水环13的厚度与第一保温层11和第二保温层12的厚度一致,也为10mm;可以理解地,在其它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保温层11和第二保温层12还可以由其它保温材料制成,第一保温层11、第二保温层12以及防水环13的厚度还可以是5~20mm中的其它厚度,防水环13还可以由橡胶材质制成。第一密封胶层14由粘接在第一保温层11和防水环13之间的粘结剂形成,第二密封胶层15由粘接在第二保温层12和防水环13之间的粘结剂形成,本实施方式中,粘结剂为硅胶粘结剂。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防水环13上设置有接缝131,接缝131处粘接有粘结剂,使得防水环13粘接成环,可以理解地,安装防水环13时,粘接有粘结剂的接缝131位于容器壳体30的底部,防止空气中的水分通过接缝131进入保温结构内。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防水环13与容器壳体30的壁面之间还设置有粘结剂,由于粘结剂的设置,防水环13与容器壳体30之间不存在缝隙,同时由于防水环13紧密贴合在容器壳体30的外部,能够防止进入第一保温层11的水分不会流通至第二保温层12或者能够防止进入第二保温层12的水分不会流通至第一保温层11内,有效地阻隔水分的迁移路径,防止容器壳体30等容器壳体表面发生更大范围的腐蚀。防护层20由不锈钢板制成,本实施方式中,防护层20的厚度为0.7mm。本技术中的容器保温结构由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1)清理容器壳体表面:手工打磨清除管道表面松散附着物,表面除锈等级相当于ISO8501St2.0,形成粗糙表面;2)根据第一保温层11或第二保温层12的厚度确定防水环13的厚度,根据容器壳体的尺寸确定防水环13的长度;3)固定防水环13:采用粘接剂将防水环13套设在容器壳体外部,并在防水环13的接缝131处粘接粘结剂,使得防水环13粘接成环;4)设置第一保温层11和第二保温层12:待步骤3)的粘结剂固化后,在容器壳体30外部涂覆保温涂料形成第一保温层11和第二保温层12;5)设置第一密封胶层14和第二密封胶层15:待步骤4)的保温涂料干燥后,在第一保温层11和防水环13之间设置粘结剂形成第一密封胶层14,在第二保温层12和防水环13之间设置粘结剂形成第二密封胶层15;6)在保温层10的外部设置防护材料,形成防护层20。本技术的容器保温结构,在第一保温层11和第二保温层12之间设置防水环13,该防水环13可以有效地阻隔进入保温结构内的水分的迁移路径,防止容器壳体表面发生更大范围的腐蚀。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技术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保温结构,用于对容器壳体进行保温,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保温层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外部的防护层,所述保温层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的防水环、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和防水环之间的第一密封胶层以及设置在第二保温层和防水环之间的第二密封胶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和所述第二保温层贴合所述容器壳体设置,所述防水环紧密贴合在所述容器壳体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保温结构,用于对容器壳体进行保温,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保温层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外部的防护层,所述保温层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的防水环、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和防水环之间的第一密封胶层以及设置在第二保温层和防水环之间的第二密封胶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和所述第二保温层贴合所述容器壳体设置,所述防水环紧密贴合在所述容器壳体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环由硅胶或橡胶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环的厚度为5~20mm。


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自超张耀王焕焕夏渊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常州环保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