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陶瓷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57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潮陶瓷地砖,包括砖体和接缝条,所述砖体包括压合基底、多孔吸水基层和釉面层,且多孔吸水基层位于压合基底和釉面层之间,所述砖体的一端中多孔吸水基层和釉面层的端部形成凸台,所述砖体的另一端中压合基底和多孔吸水基层的端部形成托台,所述凸台和托台的连接处形成排水槽,且接缝条的底端外壁卡接在排水槽的内壁上,所述托台的端部靠近釉面层的一侧等距离分布有通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通过三层复合,压合基层在铺设防水层或者水泥浆时,底端的纵横通水槽可更好的附着,通过接缝条连接砖体端部连接处的凸台和托台结构预留排水槽,起到排水和接缝作用,同时可提高整体的砖体划分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潮陶瓷地砖
本技术涉及地砖
,尤其涉及一种防潮陶瓷地砖。
技术介绍
地砖是一种地面装饰材料,也叫地板砖。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容重小,耐压耐磨、能防潮。经上釉处理,起到装饰作用。大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地砖花色品种非常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按材质可分为釉面砖、通体砖防滑砖)、抛光砖、玻化砖等。在家庭中的一些卫生间或者厨房中的地面使用砖体,需要其耐脏和排水性好,如果砖体没有浸透水分,地面的防水层没有做好,可能会导致砖体返潮,表面透水效果差,影响整体的观感和防滑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潮陶瓷地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陶瓷地砖,包括砖体和接缝条,所述砖体包括压合基底、多孔吸水基层和釉面层,且多孔吸水基层位于压合基底和釉面层之间,所述砖体的一端中多孔吸水基层和釉面层的端部形成凸台,所述砖体的另一端中压合基底和多孔吸水基层的端部形成托台,所述凸台和托台的连接处形成排水槽,且接缝条的底端外壁卡接在排水槽的内壁上,所述托台的端部靠近釉面层的一侧等距离分布有通水孔,所述压合基底的底端外壁设有横通水槽和纵通水槽,且横通水槽和纵通水槽之间呈十字型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缝条包括Y型支架和卡接面板,且卡接面板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在Y型支架的顶端外壁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釉面层的两边均设有梯形槽,且卡接面板的底端外边卡接在梯形槽的内壁上。<br>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漏水条,所述漏水条位于卡接面板的内壁中部,且漏水条为内凹式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Y型支架的两侧内壁均开有侧排水孔,且Y型支架的内壁中部为倒圆角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漏水条的中部设有排水通孔,且排水通孔和卡接面板之间呈四十五度至六十度夹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陶瓷地砖通过三层复合,表面釉面层可保证其较好的耐污和光滑度,同时水珠会在釉面向四侧扩散排出至缝内,便于打理,同时中层的多孔吸水基层可将水分透入砖体,提高吸水效果,减少水分透过釉面层至外表面形成返潮的现象;2.本陶瓷地砖的底端设有压合基层,在铺设防水层或者水泥浆时,底端的纵横通水槽可更好的附着,而且底部的水分排出的接触面增大,保证水分的底层排出效果;3.本陶瓷地砖的连接处通过接缝条连接,其连接的砖体端部连接处的凸台和托台结构预留的排水槽,起到排水和接缝的作用,同时可提高整体的砖体划分美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潮陶瓷地砖实施例1的铺设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潮陶瓷地砖实施例1的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潮陶瓷地砖实施例1的砖体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潮陶瓷地砖实施例1的接缝条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潮陶瓷地砖实施例2的接缝条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砖体、2接缝条、3排水槽、4釉面层、5多孔吸水基层、6凸台、7横通水槽、8压合基底、9托台、10通水孔、11纵通水槽、12卡接面板、13Y型支架、14漏水条、15侧排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4,一种防潮陶瓷地砖,包括砖体1和接缝条2,砖体1包括压合基底8、多孔吸水基层5和釉面层4,且多孔吸水基层5位于压合基底8和釉面层4之间,砖体1的一端中多孔吸水基层5和釉面层4的端部形成凸台6,砖体1的另一端中压合基底8和多孔吸水基层5的端部形成托台9,凸台6和托台9的连接处形成排水槽3,且接缝条2的底端外壁卡接在排水槽3的内壁上,托台9的端部靠近釉面层4的一侧等距离分布有通水孔10,压合基底8的底端外壁设有横通水槽7和纵通水槽11,且横通水槽7和纵通水槽11之间呈十字型结构,接缝条2包括Y型支架13和卡接面板12,且卡接面板12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在Y型支架13的顶端外壁上,釉面层4的两边均设有梯形槽,且卡接面板12的底端外边卡接在梯形槽的内壁上。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本陶瓷地砖铺设时,通过做好防水层,在防水层上铺设有相应厚度的水泥层,利用横通水槽7和纵通水槽11充分接触水泥层,砖体1通过三层复合,表面釉面层4可保证其较好的耐污和光滑度,同时水珠会在釉面向四侧扩散排出至缝内,便于打理,同时中层的多孔吸水基层5可将水分透入砖体,提高吸水效果,减少水分透过釉面层4至外表面形成返潮的现象,压合基层8在铺设防水层或者水泥浆时,水分排出接触面增大,保证水分的底层排出效果,然后接缝条2连接在砖体1端部连接处的凸台6和托台9结构预留的排水槽3,起到排水和接缝的作用,同时可提高整体的砖体划分美观度。实施例2参照图5,一种防潮陶瓷地砖,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漏水条14,漏水条14位于卡接面板12的内壁中部,且漏水条14为内凹式结构,Y型支架13的两侧内壁均开有侧排水孔15,且Y型支架13的内壁中部为倒圆角结构,漏水条14的中部设有排水通孔,且排水通孔和卡接面板12之间呈四十五度至六十度夹角。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基于实施例1中工作原理,将其中的接缝条2结构升级,其端部设有斜置的通水槽,同时在Y型支架13的两侧设有侧排水孔15,提高表面疏水性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第一”、“第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潮陶瓷地砖,包括砖体(1)和接缝条(2),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包括压合基底(8)、多孔吸水基层(5)和釉面层(4),且多孔吸水基层(5)位于压合基底(8)和釉面层(4)之间,所述砖体(1)的一端中多孔吸水基层(5)和釉面层(4)的端部形成凸台(6),所述砖体(1)的另一端中压合基底(8)和多孔吸水基层(5)的端部形成托台(9),所述凸台(6)和托台(9)的连接处形成排水槽(3),且接缝条(2)的底端外壁卡接在排水槽(3)的内壁上,所述托台(9)的端部靠近釉面层(4)的一侧等距离分布有通水孔(10),所述压合基底(8)的底端外壁设有横通水槽(7)和纵通水槽(11),且横通水槽(7)和纵通水槽(11)之间呈十字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陶瓷地砖,包括砖体(1)和接缝条(2),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包括压合基底(8)、多孔吸水基层(5)和釉面层(4),且多孔吸水基层(5)位于压合基底(8)和釉面层(4)之间,所述砖体(1)的一端中多孔吸水基层(5)和釉面层(4)的端部形成凸台(6),所述砖体(1)的另一端中压合基底(8)和多孔吸水基层(5)的端部形成托台(9),所述凸台(6)和托台(9)的连接处形成排水槽(3),且接缝条(2)的底端外壁卡接在排水槽(3)的内壁上,所述托台(9)的端部靠近釉面层(4)的一侧等距离分布有通水孔(10),所述压合基底(8)的底端外壁设有横通水槽(7)和纵通水槽(11),且横通水槽(7)和纵通水槽(11)之间呈十字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陶瓷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条(2)包括Y型支架(13)和卡接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贵华雷登成李林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胜远威陶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