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热通道消防天窗的挤压型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55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冷热通道消防天窗的挤压型材结构,包括挤压型材结构本体,包括第一半封闭腔、第二半封闭腔、第一封闭腔、第二封闭腔、第三封闭腔、第四封闭腔、第一限位筋、第二限位筋、第三限位筋和第四限位筋,第一半封闭腔、第二半封闭腔、第一封闭腔、第二封闭腔、第三封闭腔和第四封闭腔均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内,第一半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上部,且第一半封闭腔上端为开口,第二半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右端部,且第二半封闭腔右端为开口,第一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右上方,第二封闭腔设置在第一半封闭腔下方,第四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下方,第三封闭腔设置在第二封闭腔与第四封闭腔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冷热通道消防天窗的挤压型材结构
本技术涉及数据中心冷通道的设计搭建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冷热通道消防天窗的挤压型材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5G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建设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扩展,与此同时,对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智能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降低PUE和提高能源效率已经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制冷在数据中心中所占的能耗约三分之一,因此如何降低制冷的能耗尤为重要。目前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的方式有:采用冷热通道隔离,就近制冷,提高维护结构的密封性和热工性,在中型以上规模的数据中心采用水冷的冷却方式,还可以通过提高进水温度,不但可以更多的利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对水进行冷却,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显热比。在机房的建设中,由于冷通道有助于管理气流,提高空调的回风温度,实现节能的目的,这个方法已经广泛得到采用。尤其是模块化数据中心的产生,其产品化,去工程化,模块化部署的特点可以极大的提高数据中心建设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而冷通道作为模块化数据中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机房传统冷通道天窗的设计都是采用钢板镂空镶嵌覆膜钢化玻璃。由于机房现场环境的多样性,比如由于层高的限制,天窗翻起后高度不能超过一定的数值,或者由于设备对风量的需求加大,冷通道的宽度需要增加,传统的做法很难实现模块化标准化设计,这样不但增加了设计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出错的概率,导致工期的延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冷热通道消防天窗的挤压型材结构,能够与通道天窗的设计相兼容,解决了传统机房通道设计难以实现的模块化和标准化,从而简化了设计,降低了成本。本技术中的一种用于冷热通道消防天窗的挤压型材结构,包括挤压型材结构本体,所述挤压型材本体包括第一半封闭腔、第二半封闭腔、第一封闭腔、第二封闭腔、第三封闭腔、第四封闭腔、第一限位筋、第二限位筋、第三限位筋和第四限位筋,所述第一半封闭腔、第二半封闭腔、第一封闭腔、第二封闭腔、第三封闭腔和第四封闭腔均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内,所述第一半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上部,且所述第一半封闭腔上端为开口,所述第二半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右端部,且所述第二半封闭腔右端为开口,所述第一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右上方,所述第二封闭腔设置在第一半封闭腔下方,所述第四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下方,所述第三封闭腔设置在第二封闭腔与第四封闭腔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筋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上表面的左端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限位筋设置挤压型材结构本体侧平面左侧并向左侧延伸,所述第三限位筋设置在第一半封闭腔顶部左端并向右延伸,所述第四限位筋设置在第二半封闭腔顶部右端并向左延伸。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半封闭腔内设有第一玻璃胶槽、第二玻璃胶槽、第三玻璃胶槽和第四玻璃胶槽,所述第一玻璃胶槽设置在第二半封闭腔左上方,所述第二玻璃胶槽设置在第二半封闭腔的左下方,所述第三玻璃胶槽设置在第二半封闭腔的上端,所述第四玻璃胶槽设置在第二半封闭腔的下端。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封闭腔为圆形腔,所述第三封闭腔的圆周上设有凹向内侧的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冷热通道消防天窗的挤压型材结构,通过挤压型材机构、覆膜钢化玻璃和型材连接件的结合,完成冷热通道消防天窗的组装。相比传统钢板镂空镶嵌覆膜钢化玻璃的方案,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减轻了天窗的重量,安装更加便利,且极大的减少了零件的种类和数量,降低了因为机房特殊需求带来的设计难度,从而提高了交货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由本技术挤压型型材结构组成的天窗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挤压型材结构本体2、第一半封闭腔3、第二半封闭腔4、第一封闭腔5、第二封闭腔6、第三封闭腔7、第四封闭腔8、第一限位筋9、第二限位筋10、第三限位筋11、第四限位筋12、第一玻璃胶槽13、第二玻璃胶槽14、第三玻璃胶槽15、第四玻璃胶槽16、第一加强筋17、第二加强筋18、第三加强筋19、第四加强筋20、侧表面21、上表面22、沉头自攻螺钉23、型材连接件24、挤压型材25、电磁铁吸片26、覆膜钢化玻璃27、转动轴28、方螺母29、固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冷热通道消防天窗的挤压型材结构,包括挤压型材结构本体1,挤压型材本体1包括第一半封闭腔2、第二半封闭腔3、第一封闭腔4、第二封闭腔5、第三封闭腔6、第四封闭腔7、第一限位筋8、第二限位筋9、第三限位筋10和第四限位筋11,第一半封闭腔2、第二半封闭腔3、第一封闭腔4、第二封闭腔5、第三封闭腔6和第四封闭腔7均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1内。其中,第一半封闭腔2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1上部,且第一半封闭腔2上端为开口,可以支持方块螺母在槽内自由滑动,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1的上表面21上形成了第一个安装面;第二半封闭腔3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1右端部,且第二半封闭腔3右端为开口,可以支持覆膜钢化玻璃的插入;第一封闭腔4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1右上方,第二封闭腔3设置在第一半封闭腔4下方,第四封闭腔7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1下方,第三封闭腔6设置在第二封闭腔5与第四封闭腔7之间,可以支持自攻螺钉的旋入;挤压型型材本体1的侧表面20,处于第一封闭腔4右侧外表面,形成了第二个安装面。第一限位筋8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1上表面的左端并向上延伸,用于提供过载转矩支撑,避免扭力过大可能会导致的玻璃破碎;第二限位筋9设置挤压型材结构本体1侧平面左侧并向左侧延伸,用于作为天窗的过渡件;第三限位筋10设置在第一半封闭腔2顶部左端并向右延伸,第四限位筋11设置在第二半封闭腔3顶部右端并向左延伸。当安装自攻钉在第三封闭腔体6内旋转时,会带动整个型材顺时针转动,第一限位筋8可以提供过载转矩支撑,当型材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的时候,第一限位筋8会抵住型材连接件,避免扭力过大可能会导致的玻璃破碎;当天窗连排使用的时候,第二限位筋9可以轻松实现天窗和天窗之间,或天窗和天窗过度件之间的密封。进一步的,第二半封闭腔3内设有第一玻璃胶槽12、第二玻璃胶槽13、第三玻璃胶槽14和第四玻璃胶槽15,第一玻璃胶槽12设置在第二半封闭腔3左上方,第二玻璃胶槽13设置在第二半封闭腔3的左下方,可以容纳部分预先填充在腔体内的胶;第三玻璃胶槽14设置在第二半封闭腔3的上端,第四玻璃胶槽15设置在第二半封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冷热通道消防天窗的挤压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压型材结构本体,所述挤压型材本体包括第一半封闭腔、第二半封闭腔、第一封闭腔、第二封闭腔、第三封闭腔、第四封闭腔、第一限位筋、第二限位筋、第三限位筋和第四限位筋,所述第一半封闭腔、第二半封闭腔、第一封闭腔、第二封闭腔、第三封闭腔和第四封闭腔均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内,所述第一半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上部,且所述第一半封闭腔上端为开口,所述第二半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右端部,且所述第二半封闭腔右端为开口,所述第一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右上方,所述第二封闭腔设置在第一半封闭腔下方,所述第四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下方,所述第三封闭腔设置在第二封闭腔与第四封闭腔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筋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上表面的左端并向上延伸,所述第二限位筋设置挤压型材结构本体侧平面左侧并向左侧延伸,所述第三限位筋设置在第一半封闭腔顶部左端并向右延伸,所述第四限位筋设置在第二半封闭腔顶部右端并向左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热通道消防天窗的挤压型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压型材结构本体,所述挤压型材本体包括第一半封闭腔、第二半封闭腔、第一封闭腔、第二封闭腔、第三封闭腔、第四封闭腔、第一限位筋、第二限位筋、第三限位筋和第四限位筋,所述第一半封闭腔、第二半封闭腔、第一封闭腔、第二封闭腔、第三封闭腔和第四封闭腔均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内,所述第一半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上部,且所述第一半封闭腔上端为开口,所述第二半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右端部,且所述第二半封闭腔右端为开口,所述第一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右上方,所述第二封闭腔设置在第一半封闭腔下方,所述第四封闭腔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下方,所述第三封闭腔设置在第二封闭腔与第四封闭腔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筋设置在挤压型材结构本体上表面的左端并向上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晟陈耀郭洋朱理章辉赵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涅申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