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649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1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其包括桁架、行走小车、电动葫芦、抓斗以及浮动件,桁架设置在浮动件上,行走小车滑移设置在桁架上、且沿着桁架的长度方向滑移,行走小车沿着桁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电动葫芦安装在行走小车上,抓斗与电动葫芦的钢丝绳连接,各浮动件上均设置有用于对浮动件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本申请具有方便对取土运输装置进行移位,提高取土效率和施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河道、湖泊等水利填筑施工中,常常采用就进取土原则,进行水下取土时。通长采用长臂吊车配合挖泥船,先将泥土通过抓斗挖到船上,再从船上送至堆土区,以分块分区的进行挖泥取土施工。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受取土位置、深度以及水流的影响,且取土区和堆土区的位置随着工程的进行会存在变化,存在取土、施工效率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方便对取土运输装置进行移位,提高取土、施工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包括桁架、行走小车、电动葫芦、抓斗以及浮动件,所述桁架设置在浮动件上,所述行走小车滑移设置在桁架上、且沿着桁架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行走小车沿着桁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电动葫芦安装在行走小车上,所述抓斗与电动葫芦的钢丝绳连接,各所述浮动件上均设置有用于对浮动件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桁架跨设在堆土区和取土区上方,通过行走小车带动抓斗在堆土区和取土区进行来回移动,并通过电动葫芦带动驱动抓斗进行工作,实现抓土和放土;且由两组抓斗组成,一组取土,一组放土,效率高;当需要更换地点时,取消定位机构对浮动件的定位,便可同时移动浮动件,将桁架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再通过定位机构对浮动件进行定位,使得浮动件保持稳定,无需重新拆卸组装桁架,实现方便对取土运输装置进行移位,提高取土、施工的效率。>优选的,各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卷扬机和锚索,所述锚索与卷扬机的钢丝绳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浮动件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后,将锚索从浮动件上丢下,并沉至水底,便可实现对浮动件的定位;当需要移动时,通过卷扬机将锚索拉起来。优选的,所述桁架包括至少两支腿、设置在各支腿上的横梁以及用于连接横梁和支腿的斜拉索,各所述支腿分别设置在浮动件上,所述行走小车安装在横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若干支腿和横梁以及斜拉索之间的配合,行走小车在横梁的长度方向上移动,能够形成门式桁架,重量轻,拆卸方便。优选的,所述浮动件呈箱体状,所述浮动件的周侧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下端低于浮动件的下表面,所述浮动件内设置有驱动各支撑轮转动的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体状的浮动件能够具有较大的浮力,以对桁架进行稳定支撑;由于有时候需要将支腿架设在陆地上,通过电机和支撑轮的配合,能够方便浮动件在陆地上进行移动,进而方便对运输装置进行移动。优选的,各所述支撑轮均包括内环毂、间隔且环绕设置在内环毂外壁上的若干个叶片以及设置在各叶片末端上的外环套,所述外环套沿着内环毂的轴线方向可调节设置,所述外环套与内环毂具有同一转动轴线,所述外环套与内环毂在转动轴线的周向上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浮动件在水面上使用时,可以将外环套从叶片的末端移动到内环毂的一侧上,使得各个叶片在内环毂的周侧上敞开,当电机带动内环毂和叶片转动时,能够在水中起到推力的作用;当浮动件在陆地上时,可以将外环套调节至包覆住各叶片末端的位置,由外环套与陆地进行接触,实现对浮动件的稳定支撑,并在陆地进行行走。优选的,所述外环套的内壁上沿着其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滑槽,所述叶片的末端滑移连接在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和叶片末端的滑移配合,使得外环套能够沿着内环毂的轴线方向稳定滑移,且叶片的末端会受到滑槽的限位作用,使得外环套与内环毂在转动轴线的周向上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内环毂的轴线方向上连接有转轴,所述电机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一端与外环套连接,所述滑套的外壁上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杆,所述浮动件上设置有驱动连杆沿着转轴轴线方向移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带动内环毂转动,且环套会随着外环套绕着转轴的周向进行转动,而连杆通过滚珠轴承连接滑套,能够在转轴的周向上保持静止;当通过驱动件带动连杆沿着转轴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时,便可带动滑套在转轴上滑移,进而实现外环套在内环毂轴线方向上的调节。优选的,各所述叶片的两侧上均设置有与内环毂外壁连接的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筋,能够提高各片与内环毂之间的连接强度。优选的,所述外环套的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套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支撑轮的外环套在陆地上滚动时更加平稳,且支撑轮与地面的摩擦噪声更小。优选的,所述支腿上沿着其高度方向设置有爬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腿具有一定的高度,通过爬梯,方便从爬梯攀爬至高处的横梁上,以方便对横梁上的安装设备进行维护。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桁架、行走小车、电动葫芦、抓斗、浮动件以及定位机构之间的配合,实现方便对取土运输装置进行移位,提高取土、施工的效率;(2)通过由内环毂、叶片以及外环套组成的支撑轮,当将外环套调节至包住叶片末端时,方便浮动件可以在陆地进行行走;当浮动件在水中使用时,将外环套调节至内环套的一侧,使得各叶片的末端敞开,便可起到使支撑轮起到桨叶的作用,方便带动浮动件进行移动,实现放那边对取土运输装置进行移位;(3)通过设置橡胶套,使得浮动件在陆地行走时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桁架;101、支腿;102、横梁;103、斜拉索;2、行走小车;3、电动葫芦;4、抓斗;5、浮动件;6、定位机构;61、卷扬机;62、锚索;7、爬梯;8、钢丝绳;9、支撑轮;91、环毂;92、叶片;93、外环套;10、转轴;11、电机;12、滑槽;13、滑套;14、连接柱;15、滚珠轴承;16、连杆;17、驱动件;18、限位块;19、加强筋;20、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可用于在水中或者陆地进行取土和弃土。参照图1,取土运输装置包括桁架1、行走小车2、电动葫芦3、抓斗4、浮动件5和定位机构6。定位机构6用于对浮动件5在水面上时的位置进行固定,保持浮动件5的稳定。桁架1设置在浮动件5上,使得桁架1能够在水面进行安装。具体的,桁架1包括至少两支腿101、安装在各支腿101上的横梁102以及斜拉索103;本实施例中,支腿101设置有两个,分别竖直安装在浮动件5上;横梁102和支腿101可以由型钢等焊接成各部分后再由螺栓螺母拼装;斜拉索103倾斜设置有多根,各斜拉索1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腿101上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梁102上,以形成门式型的桁架1。且在支腿101上沿着其高度方向设置有爬梯7,可以方便爬上横梁10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1)、行走小车(2)、电动葫芦(3)、抓斗(4)以及浮动件(5),所述桁架(1)设置在浮动件(5)上,所述行走小车(2)滑移设置在桁架(1)上、且沿着桁架(1)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行走小车(2)沿着桁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电动葫芦(3)安装在行走小车(2)上,所述抓斗(4)与电动葫芦(3)的钢丝绳(8)连接,各所述浮动件(5)上均设置有用于对浮动件(5)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1)、行走小车(2)、电动葫芦(3)、抓斗(4)以及浮动件(5),所述桁架(1)设置在浮动件(5)上,所述行走小车(2)滑移设置在桁架(1)上、且沿着桁架(1)的长度方向滑移,所述行走小车(2)沿着桁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电动葫芦(3)安装在行走小车(2)上,所述抓斗(4)与电动葫芦(3)的钢丝绳(8)连接,各所述浮动件(5)上均设置有用于对浮动件(5)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定位机构(6)均包括卷扬机(61)和锚索(62),所述锚索(62)与卷扬机(61)的钢丝绳(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包括至少两支腿(101)、设置在各支腿(101)上的横梁(102)以及用于连接横梁(102)和支腿(101)的斜拉索(103),各所述支腿(101)分别设置在浮动件(5)上,所述行走小车(2)安装在横梁(1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件(5)呈箱体状,所述浮动件(5)的周侧上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轮(9),所述支撑轮(9)的下端低于浮动件(5)的下表面,所述浮动件(5)内设置有驱动各支撑轮(9)转动的电机(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取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轮(9)均包括内环毂(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海平袁长福林武玮陈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百川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