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877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包括有光缆单元、电缆单元以及第一护套体。光缆单元、电缆单元均内置于第一护套体内。电缆单元包括有第一电缆子单元和第二电缆子单元。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第一电缆子单元、第二电缆子单元均相对于光缆单元始终保持于平行状态。第一护套体的横截面呈“胶囊”状,且其依序由用来置入第一电缆子单元的上置分段、用来置入光缆单元的中间分段、用来置入第二电缆子单元下置分段连接而成。在确保复合缆整体机械性能的前提下,蝶形式设计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合缆的整体外径尺寸。另外,还可避免铺设进程中光缆单元和电缆单元相互纠缠现象的发生,利于执行后续接线端的分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光缆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需求的持续增长,光纤通信作为信号传输速度最快、传输质量最好的通信方式而被广泛使用。然而,在网络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光缆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一些需要同时地传输光信号和电能的应用场景中,一般采用光缆和电缆相并行使用,如果在狭小的空间内,就会造成线路冗杂,对施工布线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复合缆,通过实际拆解发现,其结构均为将电缆和光缆简单的绞合在一起,如此一来,一方面,复合缆在被执行穿线操作的进程中极易发生“松股”现象,进而极易导致单根电缆或光缆因受到孔洞或缝隙侧壁的钩挂作用而被扯断现象的发生;再一方面,由于电缆和光缆相互纠缠,难以执行接线端的分线操作;另一方面,市面上现存的复合缆的机械性能指标难以满足国家标准,尤以抗拉、弯曲等指标为甚。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故,本专利技术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的出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包括有光缆单元、电缆单元以及第一护套体。光缆单元、电缆单元均内置于第一护套体内。光缆单元的中心轴线和第一护套体的中心轴线相重合,且其包括有至少一根光缆线。电缆单元包括有第一电缆子单元和第二电缆子单元。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第一电缆子单元、第二电缆子单元均相对于光缆单元始终保持于平行状态。第一护套体的横截面呈“胶囊”状,且沿着由上至下方向其依序由上置分段、中间分段、下置分段连接而成。其中,上置分段、中间分段、下置分段分别用来置入第一电缆子单元、光缆单元、第二电缆子单元。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中间分段上开设有左置分离槽、右置分离槽。左置分离槽、右置分离槽分别由中间分段的左、右侧壁对向延伸而成,且均与光缆单元正相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左置分离槽和右置分离槽的横截面均呈“V”形。在对第一护套体进行挤塑成型的进程中,左置分离槽和右置分离槽均直接成型于中间分段的左、右侧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上置分段、下置分段上分别喷印成型出有上置标识线、下置标识线。上置标识线和下置标识线的颜色各异。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光缆线包括有相互同心套合的缆芯和保护套层。保护套层优选由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挤塑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护套体优选由陶瓷化低烟无卤聚烯烃挤塑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还包括有第二护套体、抗拉体。第二护套体同心地套设于第一护套体的外围,以协同形成一容纳空腔。抗拉体内置于容纳空腔中。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抗拉体优选由多股芳纶纱和多股玻纤纱相互绞合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还包括有左置填充绳、右置填充绳。左置填充绳、右置填充绳均穿设于抗拉体内,且对称地布置于第一护套体的左、右侧。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还包括有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第三阻燃层、第四阻燃层。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第三阻燃层均成型于第一护套体内,其一一相对应地套设于第一电缆子单元、第二电缆子单元、光缆单元的外围。而第四阻燃层成型于容纳空腔中,且套设于抗拉体的外围。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第三阻燃层以及第四阻燃层均由阻燃玻纤带周向缠绕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护套体优选由低烟无卤阻燃材料挤塑而成。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复合缆,在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用来传输信号的光缆线以及用来传输电能的两个电缆子单元同时套设于第一护套体内以成型出蝶形光缆。在确保复合缆整体机械性能的前提下,蝶形式设计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合缆的整体外径尺寸,从而利于其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敷设。另外,沿着复合缆的长度方向,电缆子单元相对于光缆线始终保持于平行状态,避免了铺设进程中两者相互纠缠现象的发生,利于执行后续接线端的分线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1-光缆单元;11-光缆线;111-缆芯;112-保护套层;2-电缆单元;21-第一电缆子单元;22-第二电缆子单元;3-第一护套体;31-上置分段;311-上置标识线;32-中间分段;321-左置分离槽;322-右置分离槽;33-下置分段;331-下置标识线;4-第二护套体;5-抗拉体;6-左置填充绳;7-右置填充绳;8-第一阻燃层;9-第二阻燃层;10-第三阻燃层;11a-第四阻燃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中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主要由光缆单元1、电缆单元2以及第一护套体3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光缆单元1、电缆单元2均内置于第一护套体3内。光缆单元1的中心轴线和第一护套体3的中心轴线相重合,且其包括有至少一根光缆线11。电缆单元2包括有用作火线的第一电缆子单元21和用作地线的第二电缆子单元22。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第一电缆子单元21、第二电缆子单元22均相对于光缆单元1始终保持于平行状态。第一护套体3的横截面呈“胶囊”状,且沿着由上至下方向其依序由上置分段31、中间分段32、下置分段33连接而成。其中,上置分段31、中间分段32、下置分段33分别用来置入第一电缆子单元21、光缆单元1、第二电缆子单元22。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用来传输信号的光缆线11以及用来传输电能的两个电缆子单元(包括第一电缆子单元21和第二电缆子单元22)同时套设于第一护套体3内以成型出蝶形光缆。在确保复合缆整体机械性能的前提下,蝶形式设计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合缆的整体外径尺寸,从而利于其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敷设。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沿着复合缆的长度方向,两个电缆子单元(包括第一电缆子单元21和第二电缆子单元22)相对于光缆线11始终保持于平行状态,避免了铺设进程中三者相互纠缠现象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包括有光缆单元、电缆单元以及第一护套体;所述光缆单元、所述电缆单元均内置于所述第一护套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单元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一护套体的中心轴线相重合,且其包括有至少一根光缆线;所述电缆单元包括有第一电缆子单元和第二电缆子单元;沿其长度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电缆子单元、所述第二电缆子单元均相对于所述光缆单元始终保持于平行状态;所述第一护套体的横截面呈“胶囊”状,且沿着由上至下方向其依序由上置分段、中间分段、下置分段连接而成;其中,所述上置分段、所述中间分段、所述下置分段分别用来置入所述第一电缆子单元、所述光缆单元、所述第二电缆子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包括有光缆单元、电缆单元以及第一护套体;所述光缆单元、所述电缆单元均内置于所述第一护套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单元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一护套体的中心轴线相重合,且其包括有至少一根光缆线;所述电缆单元包括有第一电缆子单元和第二电缆子单元;沿其长度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电缆子单元、所述第二电缆子单元均相对于所述光缆单元始终保持于平行状态;所述第一护套体的横截面呈“胶囊”状,且沿着由上至下方向其依序由上置分段、中间分段、下置分段连接而成;其中,所述上置分段、所述中间分段、所述下置分段分别用来置入所述第一电缆子单元、所述光缆单元、所述第二电缆子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分段上开设有左置分离槽、右置分离槽;所述左置分离槽、所述右置分离槽分别由所述中间分段的左、右侧壁对向延伸而成,且均与所述光缆单元正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置分离槽和所述右置分离槽的横截面均呈“V”形;在对所述第一护套体进行挤塑成型的进程中,所述左置分离槽和所述右置分离槽均直接成型于所述中间分段的左、右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置分段、所述下置分段上分别喷印成型出有上置标识线、下置标识线;所述上置标识线和所述下置标识线的颜色各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同时具有光信号和电能传输功能的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线包括有相互同心套合的缆芯和保护套层;所述保护套层由低烟无卤阻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乐王梦伟陈龙沈聪王慧斌毛怡花杨美佳吴卫吴健宋月晨丁赵伟谢松年徐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