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水型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076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阻水型电力电缆,包括:电缆和沿电缆轴向间隔设置的隔水层,其中,所述电缆由内而外依次包含若干个缆芯、填充层、加强阻水层和护套层,相邻缆芯之间为填充层;每个缆芯由若干个导电线芯及包覆于导电线芯上的绝缘层组成,所述导电线芯由无氧铜丝绞合而成;所述加强阻水层由阻水带和吸水膨胀层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沿轴向在电缆上间隔设置隔水层,避免由于电缆上的个别渗漏点而引起整段电缆的浸水事故,保证了电缆的轴向阻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水型电力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阻水型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农村及城市电网建设改造步伐的加快和各地房地产业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电线电缆已经从单纯的电力传输向多功能化发展,即根据不同用途分别被附加了一些新的特性,例如:阻燃电缆、耐火电缆、低卤低烟电缆、无卤低烟电缆等等。对电线电缆的阻水要求在近几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以前对阻水的要求主要限于海底电缆、超高压电缆和通信电缆的应用上。但是随着对绝缘吸水和水树脂的研究及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防水性能对中高压电线电缆的重要性。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常年多雨地区(比如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各种各样的地区场合对电缆提出了防水的要求,阻水型电缆被广泛的应用于户外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虽然现有的阻水电缆已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阻水设计,例如在导体外部包覆阻水带、阻水纱或阻水绳,但是在持续的暴风雨天气或潮湿季节等恶劣环境中,难免还是会出现某些部位的潮气侵入或渗漏现象,而由于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个别的渗漏点就会不断的沿电缆轴向快速蔓延,从而危及整段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阻水型电力电缆,通过沿轴向在电缆最外层间隔设置隔水层,避免由于电缆上的个别渗漏点而引起整段电缆的浸水事故,保证了电缆的轴向阻水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阻水型电力电缆,包括:缆线和沿缆线轴向间隔设置的隔水层,其中,所述缆线由内而外依次包含若干个缆芯、填充层、加强阻水层和护套层,相邻缆芯之间为填充层;每个缆芯由若干个导电线芯及包覆于导电线芯上的绝缘层组成,所述导电线芯由无氧铜丝绞合而成;所述加强阻水层由阻水带和吸水膨胀层组成。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进一步地,所述隔水层沿缆线轴向等间隔布置。更进一步地,相邻隔水层之间的距离为0.5-1m。更进一步地,所述隔水层由双组分半导电的热固型阻水胶制成,沿所述缆线的径向设置,其厚度为0.5-1.0mm。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所述填充层为聚乙烯填充绳。进一步地,所述阻水带采用绕包工艺制成,其绕包层数为2层,绕包搭盖率为50%~55%。进一步地,所述吸水膨胀层采用绕包工艺制成,其绕包层数为3层,绕包搭盖率为45%~50%。进一步地,所述护套层为聚乙烯护套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沿轴向在缆线上间隔设置隔水层,即阻水胶能够稳定地填充在电缆最外层的隔水槽内,确保电缆外层的轴向阻水性能,避免由于电缆上的个别渗漏点而引起整段电缆的浸水事故,保证了电缆的轴向阻水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加强阻水层,由阻水和吸水双功能层组成,使得电缆具有良好的阻水性能,便于在恶劣环境下使用。(3)本技术采用无氧铜丝,使得产品具有高导电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阻水型电力电缆中护套层的轴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阻水型电力电缆的径向结构示意图;以上图中,1缆线;11缆芯;111导电线芯;112绝缘层;12填充层;13加强阻水层;131阻水带;132吸水膨胀层;14护套层;2隔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阻水型电力电缆,包括:缆线1和沿缆线1轴向间隔设置的隔水层2,其中,所述缆线1由内而外依次包含若干个缆芯11、填充层12、加强阻水层13和护套层14,相邻缆芯11之间为填充层12;每个缆芯11由若干个导电线芯111及包覆于导电线芯111上的绝缘层112组成,所述导电线芯111由无氧铜丝绞合而成;所述加强阻水层13由阻水带131和吸水膨胀层132组成。以上实施例中,基于缆线1细而长,很容易沿轴向进行水汽传导的特性,本技术在缆线1轴向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隔水层2,使得缆线1被分隔成多个独立段,而相邻段之间的水汽无法传导,从而使水汽渗漏只在每个独立段内进行,大大降低了缆线1的水汽入侵损坏率。本实施例中的隔水层2可以通过定制在内壁上沿轴向设置多个圆形隔水槽的护套层14并设注胶孔,将其裹套于加强阻水层13上后,通过注胶孔灌入热固性阻水胶,然后密封注胶孔即可,注入的阻水胶的量可以适量多一点,保证隔水槽溢满,使得在最外层形成轴向隔水层2,防止外部渗水轴向蔓延。电缆的径向组成为:包含由内而外设置的若干个缆芯11、填充层12、加强阻水层13和护套层14,相邻缆芯11之间为填充层12,本实施例为聚乙烯填充绳。每个缆芯11由若干个导电线芯111及包覆于导电线芯111上的绝缘层112组成,所述导电线芯111由无氧铜丝绞合而成,保证了高的导电效率,绝缘层112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112,绝缘性能良好;所述加强阻水层13由阻水带131和吸水膨胀层132组成,阻水带131采用绕包工艺制成,其绕包层数为2层,绕包搭盖率为50%~55%,保证阻水性能。吸水膨胀层132采用绕包工艺制成,其绕包层数为3层,绕包搭盖率为45%~50%,在出现外部护套层14破损漏水的情况时,吸水膨胀层132能够及时的对渗入的水汽进行吸收,无法吸收的水分再通过阻水带131进行进一步阻隔,内部的聚乙烯填充绳能够进行进一步地的阻水吸水,形成三层防护,提高阻水性能。本实施例的护套层14为聚乙烯护套层14,耐磨阻水,为缆线1提供外部防护。参考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水层2沿缆线1轴向等间隔布置。参考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相邻隔水层2之间的距离为0.5-1m。参考图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水层2由双组分半导电的热固型阻水胶制成,沿所述缆线1的径向设置,其厚度为0.5-1.0mm。以上实施例中,隔水层2的设置,即阻水胶能够稳定地填充在电缆的护套层的隔水槽内,确保电缆外层的轴向阻水性能,避免由于电缆上的个别渗漏点而引起整段电缆的浸水事故,保证了电缆的轴向阻水性。虽然,本说明书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水型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线和沿缆线轴向间隔设置的隔水层,其中,所述缆线由内而外依次包含若干个缆芯、填充层、加强阻水层和护套层,相邻缆芯之间为填充层;每个缆芯由若干个导电线芯及包覆于导电线芯上的绝缘层组成,所述导电线芯由无氧铜丝绞合而成;所述加强阻水层由阻水带和吸水膨胀层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水型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线和沿缆线轴向间隔设置的隔水层,其中,所述缆线由内而外依次包含若干个缆芯、填充层、加强阻水层和护套层,相邻缆芯之间为填充层;每个缆芯由若干个导电线芯及包覆于导电线芯上的绝缘层组成,所述导电线芯由无氧铜丝绞合而成;所述加强阻水层由阻水带和吸水膨胀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水型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层沿缆线轴向等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水型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相邻隔水层之间的距离为0.5-1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水型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层由双组分半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吉速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