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定电压35kV智能型改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30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额定电压35kV智能型改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主线芯、填充层、内护套、铠装层和外护套,还包括无纺布和智能型光缆,主线芯的绝缘层采用改性聚丙烯作为绝缘材料,智能型光缆、主线芯和填充层通过无纺布包裹在一起。改性聚丙烯属热塑性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而且改性聚丙烯有较好的耐热性、耐疲劳性和耐化学性,使用改性聚丙烯绝缘的电力电缆的长期运行温度可达到100℃,提高了载流量,内置智能型光纤实时传递电缆运行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额定电压35kV智能型改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额定电压35kV智能型改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目前国内的电力电缆几乎都是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绝缘材料是以聚乙烯为基料,通过化学反应进行交联,形成交联聚乙烯,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稳定的耐热耐老化性能。但是交联聚乙烯绝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交联,为其化学反应提供足够热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交联聚乙烯是热固性材料,不可回收,不利于环保,所以电缆行业一直在寻找新的材料和工艺代替交联聚乙烯。聚丙烯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可回收再利用,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耐热性,可反复弯折,抗弯曲疲劳性好,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高频绝缘性能优良。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9401356U,公开日2019年9月17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改性聚丙烯绝缘新能源汽车用电缆,该申请案的具体技术方案是绝缘层采用改性聚丙烯作为绝缘材料;所述电缆为单芯屏蔽型,所述导体外表面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改性聚丙烯绝缘层、铜丝屏蔽层、铝箔麦拉带绕包隔离层和聚烯烃护套层;所述导体采用软导体结构,为铜经拉制退火后,采用束复绞合工艺制成;所述绝缘层采用改性聚丙烯经挤包工艺制成;所述屏蔽层采用细铜丝经编织屏蔽工艺制成。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设置检测光纤监测电力电缆的实时运行状态,出现故障无法及时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力电缆中绝缘材料交联聚乙烯加工成本高,不可回收利用和电缆内置光纤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若干主线芯、设置主线芯外侧的保护层和设置在主线芯与保护层之间的填充层,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无纺布,无纺布将主线芯和填充层包裹在一起,保护层内侧接无纺布,还包括智能型光缆,所述智能型光缆设置在若干主线芯之间的间隙中。无纺布具有耐高温、耐老化、稳定性好、透气性好等特点,能够有效的保护主线芯和智能型光缆,保障电缆的正常使用,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智能型光缆能够实时传递电缆的运行数据,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作为优选,所述主线芯的绝缘层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导体屏蔽层、改性聚丙烯绝缘层、绝缘屏蔽层和金属屏蔽层。相较于常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改性聚丙烯绝缘料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抗老化性能和机械物理性能。无纺布由定向或随机的纤维制成,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老化、延展性好和无毒环保等特点。作为优选,所述导体屏蔽层、改性聚丙烯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是一次性同时挤出的三层共挤结构。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少尺寸上的空隙,保证接触完全和致密。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型光缆内的光纤是一种测温光纤。通过测温光纤将电缆运行时的电缆内部的温度实时传递,以此来判断电缆的运行状态。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层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护套、铠装层和外护套。保护层处在电缆的最外层。作为优选,还包括若干辅助测温光纤,所述辅助测温光纤间隔均匀地分布在铠装层和外护套之间的间隙中。通过增设辅助测温光纤,能够更加精确对电力电缆进行测温。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测温光纤至少为两根。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型光缆内光纤采用非磁性不锈钢管保护,不锈钢管与光纤有足够间隙,不锈钢管内部空隙采用光缆填充膏填充,确保光纤安全。光纤填充膏是光纤的主要保护层,可防止空气中的潮气侵蚀和缓解外界对光纤的震动、冲击、弯曲等机械力的影响。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型光缆内的测温光纤和辅助测温光纤均为耐高温型光纤。达到适应导体在生产和运行过程中承受的温度,实时传递运行数据。作为优选,所述主线芯的根数至少为两根。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改性聚丙烯有较好的耐热性,使用改性聚丙烯绝缘的电力电缆的长期运行温度可达到100℃,提高了载流量;(2)改性聚丙烯是热塑性树脂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3)无纺布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老化、延展性好和无毒环保等特点,能够有效的保护主线芯和智能型光缆;(4)本电力电缆内置智能型光缆,能够实时传递运行数据,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体,2、导体屏蔽层,3、改性聚丙烯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金属屏蔽层,6、填充层,7、无纺布,8、内护套,9、铠装层,10、外护套,11、智能型光缆,12、辅助测温光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额定电压35kV智能型改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若干主线芯、填充层6、内护套8、铠装层9、外护套10、无纺布7和智能型光缆11,主线芯绕电缆的轴心位置均匀排布,主线芯的导体1外侧依次设有导体屏蔽层2、改性聚丙烯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和金属屏蔽层5,所述导体屏蔽层2、改性聚丙烯绝缘层3和绝缘屏蔽层4是一次性同时挤出的三层共挤结构,减少尺寸上的空隙,保证接触完全和致密。聚丙烯的改性过程为以丙烯为主要单体,与乙烯共聚得到嵌段共聚体,再加入乙丙橡胶共混,造粒得到超净改性聚丙烯绝缘材料,相较于常用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改性聚丙烯绝缘料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抗老化性能和机械物理性能。无纺布由定向或随机的纤维制成,具有高强度、耐高温、耐老化、延展性好和无毒环保等特点,能够有效的保护主线芯和智能型光缆,保障电缆的正常使用,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所述智能型光缆11、主线芯和填充层6通过无纺布7包裹在一起。无纺布7外侧依次设置内护套8、铠装层9和外护套10。智能型光缆11设置在若干主线芯之间的空隙中,包括测温光纤、光缆填充膏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非磁性不锈钢管,不锈钢管与测温光纤有足够间隙,不锈钢管内部空隙用光缆填充膏填充。锈钢管与光纤有足够间隙,确保光纤安全,不锈钢内部采用光缆填充膏填充。光纤填充膏可防止空气中的潮气侵蚀和缓解外界对光纤的震动、冲击、弯曲等机械力的影响,是影响光纤余长的重要材料。光纤填充膏使光纤始终处于自由的低应力状态,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光纤的微弯损耗和光纤在应力、水分及潮气作用下的腐蚀。此外在铠装层9和外护套10之间的间隙中还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辅助测温光纤12,智能型光缆11内的测温光纤和辅助测温光纤12均为耐高温型光纤,达到适应导体在生产和运行过程中承受的温度,通过智能型光缆11和辅助测温光纤12将电缆运行时的电缆内部的温度实时传递,以此来判断电缆的运行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额定电压35kV智能型改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若干主线芯、设置主线芯外侧的保护层和设置在主线芯与保护层之间的填充层(6),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无纺布(7)和智能型光缆(11),无纺布(7)将主线芯和填充层(6)包裹在一起,保护层设置无纺布(7)外,所述智能型光缆(11)设置在若干主线芯之间的间隙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额定电压35kV智能型改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若干主线芯、设置主线芯外侧的保护层和设置在主线芯与保护层之间的填充层(6),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无纺布(7)和智能型光缆(11),无纺布(7)将主线芯和填充层(6)包裹在一起,保护层设置无纺布(7)外,所述智能型光缆(11)设置在若干主线芯之间的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额定电压35kV智能型改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芯的绝缘层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导体屏蔽层(2)、改性聚丙烯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和金属屏蔽层(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额定电压35kV智能型改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屏蔽层(2)、改性聚丙烯绝缘层(3)和绝缘屏蔽层(4)是一次性同时挤出的三层共挤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额定电压35kV智能型改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型光缆(11)内的光纤是一种测温光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额定电压35kV智能型改性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龙王福志黄伟立林荣茜李金堂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