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520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一端贯穿至滑块的左侧并与滑槽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滑杆表面,且位于滑块的左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桩本体、底座、滑槽、滑块、滑杆、第一弹簧、支撑板、伸缩杆、第二弹簧、第一凹槽、套板、减震杆、弹性板、输电口、充电传输线和充电管的配合,使充电桩可以对新能源汽车提供电能补给,同时具备防撞功能,防止驾驶新手或者意外的汽车事故对充电桩造成破坏,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全性高的目的,极大提高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和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氢发动机汽车等,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新能源汽车是纯电动汽车,所以通常需要配套使用一种充电桩,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能补给,但是一般充电桩不具备防撞功能,有很多驾驶员驾驶技术不佳,倒车充电时容易控制不准撞击到充电桩,导致充电桩的损坏,这里推出一种具备防撞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具备防撞击的优点,解决了充电桩易被意外撞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贯穿至滑块的左侧并与滑槽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槽(3)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5),所述滑杆(5)的一端贯穿至滑块(4)的左侧并与滑槽(3)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5)表面,且位于滑块(4)的左侧套设有第一弹簧(6),所述滑块(4)的顶部通过连接板与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9),所述伸缩杆(8)的输出端与充电桩本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顶部的右侧开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槽(3)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5),所述滑杆(5)的一端贯穿至滑块(4)的左侧并与滑槽(3)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5)表面,且位于滑块(4)的左侧套设有第一弹簧(6),所述滑块(4)的顶部通过连接板与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9),所述伸缩杆(8)的输出端与充电桩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10)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板(11),所述套板(11)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减震杆(12),所述减震杆(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弹性板(13),所述充电桩本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电口(14),所述输电口(14)的右侧连通有充电传输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古月
申请(专利权)人:江津区图腾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