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极管生产用模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5300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极管生产用模压装置,涉及二极管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控制装置、模压装置、电机、冷却设备,外壳包括闸门,外壳本体另一表面设有若干滑槽,若干闸门一端与滑槽滑动配合,控制装置包括电源键,电源键设置于控制装置本体一表面,模压装置包括增压板,增压板安装于模压器上表面,冷却设备包括把手,把手焊接于阀门一表面,电机包括传送带,外壳本体另一表面设有若干第二通孔,传送带安装于通孔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二极管生产用模压装置通过设置冷却设备,对被加工二极管进行冷却,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增压板,隔绝加工时的空气,降低了废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极管生产用模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二极管生产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二极管生产用模压装置。
技术介绍
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硅、硒、锗等)制成的一种电子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能,即给二极管阳极和阴极加上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当给阳极和阴极加上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因此,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则相当于开关的接通与断开。二极管是最早诞生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其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各种电子电路中,利用二极管和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进行合理的连接,构成不同功能的电路,可以实现对交流电整流、对调制信号检波、限幅和钳位以及对电源电压的稳压等多种功能。无论是在常见的收音机电路还是在其他的家用电器产品或工业控制电路中,都可以找到二极管的踪迹。现有技术下的二极管生产用模压装置不具有快速冷却装置,自然风干冷却会消耗大量时间成本,同时模压器械不能完全排出内部空气,导致模压失败提高了废品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二极管生产用模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极管生产用模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下二极管生产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极管生产用模压装置,包括外壳(100)、控制装置(200)、模压装置(300)、电机(400)、冷却设备(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包括外壳本体以及箱体门(101),所述外壳本体内部设有若干旋转轴,若干所述箱体门(101)一表面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控制装置(200)包括控制装置本体、显示屏(201)以及控制钮(202),所述控制装置本体焊接于外壳本体一表面,所述显示屏(201)设置于控制装置本体一表面,所述控制装置本体一表面设有若干安装槽,若干所述控制钮(202)一端与安装槽内部连接,所述模压装置(300)包括入料槽(301)、第一输料管(302)、第二输料管(303)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极管生产用模压装置,包括外壳(100)、控制装置(200)、模压装置(300)、电机(400)、冷却设备(5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包括外壳本体以及箱体门(101),所述外壳本体内部设有若干旋转轴,若干所述箱体门(101)一表面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控制装置(200)包括控制装置本体、显示屏(201)以及控制钮(202),所述控制装置本体焊接于外壳本体一表面,所述显示屏(201)设置于控制装置本体一表面,所述控制装置本体一表面设有若干安装槽,若干所述控制钮(202)一端与安装槽内部连接,所述模压装置(300)包括入料槽(301)、第一输料管(302)、第二输料管(303)以及模压器(304),若干所述入料槽(301)设置于外壳本体上表面,所述第一输料管(302)以及第二输料管(303)一端分别与入料槽(301)连接,所述模压器(304)安装于第二输料管(303)另一端,所述电机(400)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焊接于外壳本体上表面,所述冷却设备(500)包括设备本体、阀门(501)以及通气管(503),所述设备本体与外壳本体上表面连接,所述设备本体一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志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