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塔式熔盐光热电站仿真验证平台及其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5232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1
一种多功能塔式熔盐光热电站仿真验证平台及其实现方法,仿真验证平台包括由开发维护站、操纵站、仿真模型服务器以及平台控制站组成的验证平台本体系统;开发维护站设置有与仿真模型服务器相连的工艺及仪控系统模型建模工具,以及与操纵站相连的人机接口画面开发工具;仿真模型服务器设置有电站工艺系统模型和电站仪控系统模型,以及通过运行模拟模型还原真实电站工况的仿真支撑平台,平台控制站通过仿真指令传输线与仿真模型服务器相连;仿真支撑平台连接网络数据通信接口系统和I/O数据通信接口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可置换的方式,提升了平台应用范围,采用通用接口系统,为被测对象真实还原外部环境,提高了测试的应用范围和测试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塔式熔盐光热电站仿真验证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站仿真验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塔式熔盐光热电站仿真验证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仿真技术作为一种能逼真还原真实设备功能、性能的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了大型的工业厂房、工业集成系统中,例如核电、火电、化工等企业。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领域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控制方式正在从模拟电路、模拟表盘逐步朝更加集约的数字化控制系统转变。而大量计算机、软件程序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也同样带来了不可预测的风险,尤其集中在程序功能的可靠性上。因此,利用仿真技术用于人员的操作培训和控制策略的操作演练就成为了当下广泛采用的验证方式。如江苏田湾核电站的模拟平台是我国国内较为早期的全范围数字化控制系统模拟机仿真平台,该平台结合电站内俄罗斯VVER-1000堆型以及德国西门子TXP/TXS系统的特性,逼真地还原了整个电站的工况,通过模拟的画面和数学模拟,为操作人员和分析人员提供了培训和分析演练的平台。此外,在火电,水电,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多采用此类模拟仿真的方式为其控制系统和控制策略提供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塔式熔盐光热电站仿真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开发维护站(1)、操纵站(2)、仿真模型服务器(3)以及平台控制站(4)组成的验证平台本体系统;/n所述的开发维护站(1)设置有与仿真模型服务器(3)相连的工艺及仪控系统模型建模工具(10),以及与操纵站(2)相连的人机接口画面开发工具(9);所述的操纵站(2)设置有人机接口显示画面(7)以及用于运行绘制画面的画面支撑软件(11);所述的仿真模型服务器(3)设置有电站工艺系统模型(5)和电站仪控系统模型(6),以及通过运行模拟模型还原真实电站工况的仿真支撑平台(12),电站仪控系统模型(6)由若干个电站控制系统模型组成;所述的平台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塔式熔盐光热电站仿真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开发维护站(1)、操纵站(2)、仿真模型服务器(3)以及平台控制站(4)组成的验证平台本体系统;
所述的开发维护站(1)设置有与仿真模型服务器(3)相连的工艺及仪控系统模型建模工具(10),以及与操纵站(2)相连的人机接口画面开发工具(9);所述的操纵站(2)设置有人机接口显示画面(7)以及用于运行绘制画面的画面支撑软件(11);所述的仿真模型服务器(3)设置有电站工艺系统模型(5)和电站仪控系统模型(6),以及通过运行模拟模型还原真实电站工况的仿真支撑平台(12),电站仪控系统模型(6)由若干个电站控制系统模型组成;所述的平台控制站(4)通过仿真指令传输线(41)与仿真模型服务器(3)相连;
所述的仿真支撑平台(12)通过数据传输线(39)连接网络数据通信接口系统(15)和I/O数据通信接口系统(16),所述的网络数据通信接口系统(15)和I/O数据通信接口系统(16)还通过功能指令传输线(40)接收来自平台控制站(4)发出的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塔式熔盐光热电站仿真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控制站(4)设置有平台控制站支撑及开发软件(8),平台控制站支撑及开发软件(8)用于编制模型控制功能程序(13)和通信接口控制程序(14);所述的仿真支撑平台(12)接收并响应模型控制功能程序(13)发出的指令;所述的网络数据通信接口系统(15)和I/O数据通信接口系统(16)接收并响应通信接口控制程序(14)发出的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塔式熔盐光热电站仿真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数据通信接口系统(15)包括网络通信接口支撑平台(17)以及与网络通信接口支撑平台(17)相连的网络数据配置模块(18)和网络数据格式转换模块(19),所述的网络数据配置模块(18)通过数据传输线(39)从仿真支撑平台(12)获取所需的数据,经由网络数据格式转换模块(19)将数据协议转换,根据物理接口的类型,分别通过网络接口模块(20)、串行接口模块(21)以及其他接口模块(22)经由网络数据传输线(23)、串口数据传输线(24)和其他数据传输线(25)进行传输,实现仿真模型与被测对象间的通信;
所述的网络数据配置模块(18)还能够从被测对象处获取所需的数据,经由网络数据格式转换模块(19)进行处理,发送至仿真支撑平台(12),实现双向通信。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韬邬峰冯斌刘欣韩伟孟晓伟王伟张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