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浩学专利>正文

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467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将传统汽车汽缸单纯燃油火焰转变为氢‑氧‑油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气缸内火焰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及方法,罐形主体内设置有核心内罐,罐形主体内添加内含吸附液态氧活性炭粒,核心内罐内部加装吸附有液态氢活性炭粒;罐形主体底部设置有后尾盖,后尾盖内部设置有集气导气结构;罐形主体上端安装有控制阀箱密封基座,控制阀箱密封基座上端安装有混合控制阀箱密封顶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加壳”技术促使液态氢与液态氧实现同磁、排异、抗爆。本发明专利技术自身无特别设计动力源,促使装置运行动力源,在于充分借助于发动机自身强大且富裕动力源,促使本装置运行做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将传统汽车汽缸单纯燃油火焰转变为氢-氧-油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气缸内火焰场
,尤其涉及一种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共同作用的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之前权威资料显示,因理论上讲在汽缸内的30%燃烧未尽与未燃油气混合汽,可以被输入汽缸做二次回燃,在被燃烧干净彻底后,将不再会有尾气污染物被排入大气,污染环境,大面积聚集造成雾霾灾难。然而以往国外先进发达的东西方国家所做对燃烧未尽与未燃油气混合汽的输缸回燃实践发现,这种单纯理论上可以对在汽缸内因燃烧未尽与未燃油气混合汽,在引擎内高温缺氧的环境中已经部分演变为尾气污染物实施二次输缸回燃,其中占比超过80%的高温水蒸汽,浇灭了火焰,降低了缸温。造成引擎汽缸内“缸温骤降,熄火与复燃困难”三大世界难题,更难解决。实践的后果是输缸回燃尾气污染物中虽然内含约16%燃烧未尽与未燃油气混合气,却因水蒸汽含量过大,打不着火,无法做功,再难产生动力,它造成汽车连启动都启动不了了,谁还敢再提及这一“二次输缸回燃”理论实践?之后人们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催化反应净化治理方案,德国人专利技术的使用昂贵金属铂(Pt)与銠Rh元素制作而成的三元催化器,问世之初曾被冠以“当今世界科学研究领域里的最高端杰出代表”。但是,它能降低污染物仅为10%多,且消耗燃油、降低动力,却根本不节油,更无法增加发动机的功能效果。迫使各国将研制专利技术的方向转向后处理各类装置,林林总总多达三百多件种,都是对燃油在汽缸中燃烧过后,被排出汽缸的那燃烧未尽与未燃油气混合汽,实施汽缸内污染物、汽缸外后处理催化反应的无害化处理,研制成这样的后处理装置,显然无法对气缸内燃烧未尽与未燃燃油做提升功能功效的有效回燃。因其燃油难以彻燃,污染物就无法消除干净,于是难题依旧,无法突破。虽然不可否认的是其方法多少降低了污染,可达标最低污染物的严格限制标准。能够确保环保污染逐步净化,利大于弊。但是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显现明显,其表现为:现有技术无法实现燃烧未尽于未燃燃油的彻底有效回燃,确保污染彻底或大部被消除,功率提升的主要问题是燃油火焰自身存在诸多弊病所致。使用现有传统机电化措施解决方案解决上述难题缺陷明显、难度极大,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现有技术方法难以为继的趋势,必须另觅新途径,新方法:而今我倡导要解决以上诸多难题及缺陷,研制成功的本专利技术装置,其最大颠覆性创新思维、新方法是:首倡充分借助液态氢、液态氧与燃油属于绝不相容极性物质势能场的排异特性,通过特殊专利的工艺处理方法,对液态氢与液态氧二者原子核外电子排列顺序,实施磁力场排列结构变异,变异性相吸,为同性相斥,造成三种物质在两个能量场的三个力矩呈现出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稳定成空间的三足鼎立的三角力制衡关系,借此排除、消灭单纯液态氢与液态氧融合成液体炸药后潜在高风险,促使其变成既安全可靠,且极大提高火焰的穿透力、形成高速燃烧火焰场、其实质是将三种物质两个势能场改造成的高新科技的全新电磁、势能场力矩制衡安全可控高效火焰场才是其核心关键。因其
技术实现思路
、工艺复杂不是本专利技术专利装置的申请阐述范畴。我简单命名其为“加壳”。其目的在于使得输入汽缸的通过“加壳”人为造成液态氢与液态氧与油气混合气三种物质的电磁场与势能场,两相对立的制衡关系,通过“加壳”以利最终被用来确保使燃油在气缸中得以瞬间燃烧干净,最大限度的接近于零排放,零污染形成的颠覆性创新思维的主导下,研制成功本专利技术专利装置,告别传统单纯燃油在汽缸中燃烧,火焰成分层扩散式燃烧,燃烧速度慢,穿透力低下,致使燃油不能被彻底燃烧干净,在引擎高温缺氧的环境中衍生成尾气污染物,排入大气,污染环境,形成大气雾霾灾难被本专利技术专利装置彻底消除干净,成为历史,则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最大技术核心。它为顺利实现我国政府承诺对巴黎协议制定的碳排放目标做出力所能的贡献,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装置要解决的是消除了常规汽车的汽缸内燃油火焰自身缺陷造成燃烧速度慢,穿透力低下,致使30%油气混合气不能被彻底燃烧干净,衍生为尾气污染物,排入大气,造成大气雾霾灾难弊病,将特殊处理液态氢-液态氧引入汽缸混燃,使之转变为本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的创新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所述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设置有:罐形主体;罐形主体内设置有核心内罐,罐形主体内添加内含吸附有液态氧的活性炭粒,核心内罐内部加装有内含吸附有液态氢活性炭粒;罐形主体底部设置有后尾盖,后尾盖中心集气排污盆内部设置有两组对称集气稳定回旋涡流导气扇;罐形主体上端安装有控制阀箱密封基座。基座口沿上设计有平口环形方槽;方槽内放置有受热膨空心气囊胀橡胶环,做固定密封作用;控制阀箱密封基座上端安装有双重导气控制阀箱密封顶盖,顶盖内侧设计有64个倒钩锁死的反方扣牙,用作防混合能源气体泄露及反拆卸作用。进一步,所述后尾盖及其排污盆外侧,设计安装有两组热粘合机械定位抓手。用作塑胶高速旋转的高热粘合锁死作用;后尾盖下端中心部位设置有外伸吸气排污管同时兼有主气动集气吸气口与外泄排污口两用管。进一步,所述集气导气结构为后尾盖内侧集气、导污盆内设置有两组导气扇组合。进一步,所述罐形主体下端设置有主罐体底承重篦;主罐体底承重篦上设置有可合围成第二集气回旋廊使用的支撑柱。支撑柱顶端设置有无纺布。它能使得发动机工作吸气的气流受阻,形成回旋涡流聚集成可对气体实施均匀摊分整体向上穿过无纺布,翻动罐内活性炭粒,使得之前被吸附进活性炭粒中的“加壳”液态氢与液态氧在引擎强劲机械力的作用下再被脱附出来,与主体罐外调节阀做出精准调节计量的控制作用,用输入汽缸做过特殊处理的液态氢与液态氧,用来改变、加速昔日单纯燃油火焰城分层扩散式燃烧的诸多弊病。它与罐形主体顶端第一集气回旋廊,形成的主体罐内顶、底两个集气回旋廊相对称。上吸、下送,遥相呼应,确保主体罐内气流均匀摊分动作一致,力求使得罐内活性炭被均匀翻动,使得活性炭粒中之前吸附的液态氢与液态氧被均匀的吸附出来,输入汽缸,戒除气流走捷径的本质特点,只将罐底密封盖外居中直立的主吸气管外自然新鲜空气,居中穿越罐体内中间狭窄通道的活性炭粒中间对准主体罐顶吸气窗通过,使得90%的活性炭粒中的液态氢与液态氧不能被整体脱附出来、输入汽缸做功,造成液态氢与液态氧被浪费得以消除。使得本装置设计的功能功效得到保障。又要确保其额定的使用寿命不致被半路夭折。进一步,所述主体罐下端设置的第二无纺布回旋廊,其无纺布除作为承接托起活性炭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作为用用气流的密封过滤的作用得以保障。进一步,所述主体罐大桶内部顶端设置有使用第一层无纺布与其上部使用设置多根、成排支撑柱与主体罐内壁合围而成的回旋廊,用作对“加壳”液态氢与液态氧作混合、同步的时间调整,确保其能同步输入汽缸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设置有:/n罐形主体;/n罐形主体内设置有核心内罐,罐形主体内的活性炭粒内吸附有经过特殊处理液态氧,核心内罐内的活性炭粒内吸附有经过特殊处理液态氢;/n罐形主体底部设置有后尾盖,后尾盖中心集气排污盆内部设置有两组对称集气稳定回旋涡流导气扇;/n罐形主体上端安装有控制阀箱密封基座。基座口沿上设计有平口环形方槽;/n方槽内放置有受热膨空心气囊胀橡胶环,做固定密封作用;/n控制阀箱密封基座上端安装有双重导气控制阀箱密封顶盖,顶盖内侧设计有64个倒钩锁死的反方扣牙,用作防混合能源气体泄露及反拆卸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设置有:
罐形主体;
罐形主体内设置有核心内罐,罐形主体内的活性炭粒内吸附有经过特殊处理液态氧,核心内罐内的活性炭粒内吸附有经过特殊处理液态氢;
罐形主体底部设置有后尾盖,后尾盖中心集气排污盆内部设置有两组对称集气稳定回旋涡流导气扇;
罐形主体上端安装有控制阀箱密封基座。基座口沿上设计有平口环形方槽;
方槽内放置有受热膨空心气囊胀橡胶环,做固定密封作用;
控制阀箱密封基座上端安装有双重导气控制阀箱密封顶盖,顶盖内侧设计有64个倒钩锁死的反方扣牙,用作防混合能源气体泄露及反拆卸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尾盖及其排污盆外侧,设计安装有两组热粘合机械定位抓手。用作塑胶高速旋转的高热粘合锁死作用;后尾盖下端中心部位设置有外伸吸气排污管同时兼有主气动集气吸气口与外泄排污口两用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导气结构为后尾盖内侧集气、导污盆内设置有两组导气扇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形主体下端设置有主罐体底承重篦;主罐体底承重篦上设置有可合围成集气回旋廊支撑柱;支撑柱顶端设置有无纺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罐下端设置的第二处由无纺布与支撑柱合围而成的集气回旋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罐大桶内部顶端设置有使用第一层无纺布与其上部使用设置多根、成排散布支撑柱与主体罐内壁合围而成的集气回旋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油混合动力多元素新能源汽车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控制阀箱密封顶盖上设置有联动管道输往气缸接入口,联动管道输气接入口上加装有直通式黄铜碟状调节阀门,使控制阀箱顶盖上设置的两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学
申请(专利权)人:王浩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