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锻压机械的锻后出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
,具体为一种用于锻压机械的锻后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合称,是利用锻压机械的锤头、砧块、冲头或通过模具对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在锻造加工中,坯料整体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有较大量的塑性流动;在冲压加工中,坯料主要通过改变各部位面积的空间位置而成形,其内部不出现较大距离的塑性流动。传统的坯料在锻压后,需要人工采用夹具将产品取出,然后移送到后续切边的输送线上,人工采用夹具运送产品的过程强度较大,在取出坯料以及运送坯料的过程中效率相对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锻压机械的锻后出料装置来解决上述坯料锻压过后不方便运输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锻压机械的锻后出料装置,包括底架、承载板、驱动机构以及紧固组件,其中,所述底架顶部两侧沿均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内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承载板位于底架的正上方且底部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锻压机械的锻后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2)、承载板(3)、驱动机构(4)以及紧固组件(5),其中,/n所述底架(2)顶部两侧沿均安装有导轨(21),所述导轨(21)内滑动卡接有滑块(22);/n所述承载板(3)位于底架(2)的正上方且底部与滑块(22)固定连接;/n所述驱动机构(4)安装在底架(2)上且与承载板(3)的底部相连,以推送承载板(3)沿导轨(21)移动;/n所述紧固组件(5)设有两组,两组紧固组件(5)相对安装在承载板(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锻压机械的锻后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2)、承载板(3)、驱动机构(4)以及紧固组件(5),其中,
所述底架(2)顶部两侧沿均安装有导轨(21),所述导轨(21)内滑动卡接有滑块(22);
所述承载板(3)位于底架(2)的正上方且底部与滑块(22)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4)安装在底架(2)上且与承载板(3)的底部相连,以推送承载板(3)沿导轨(21)移动;
所述紧固组件(5)设有两组,两组紧固组件(5)相对安装在承载板(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锻压机械的锻后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挡板(41)、驱动电机(42)以及丝杠(43),其中,
所述挡板(41)设有两组,两组挡板(41)沿导轨(21)方向相对安装在底架(2)上;
所述驱动电机(42)安装在其中一个挡板(41)上;
所述丝杠(43)包括螺杆与螺母,螺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航,倪权斌,钟平洋,俞涛,郑健,张伟,李飞,邓天敏,吴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