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652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包括沿隧道行车方向设置在隧道侧墙或隧道顶部的至少一根主杆,主杆包括矩形外壳体和设置于矩形外壳体内的若干分仓,矩形外壳体的外侧壁分别设有沿主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卡槽的底部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穿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隧道设备设施的“即插即用”功能,提供便捷的安装途径,并预留充足的供电和网络布线,避免了后期再重新布线;便于各类设备通用安装以及设备后续增加,既能明确分类搭载管线,也便于更换检修;机电设备的连接安装方便、快捷且管线分布整齐,避免杂乱;主杆的安装拆卸方便快捷,满足后续线缆、设备增减的简单快速拆装需求,降低安装维护工期,降低建造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建设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
技术介绍
车行隧道管理监控系统复杂、设备设施多,一般情况下隧道综合监控系统包含通风监控、照明、交通监控、消防、广播等系统,各个子系统分别需要外场设备,包括照明灯具、CO/NOx、VI检测仪、风速风向(WS)检测器、亮度检测器、温湿度检测仪、车道指示器、视频摄像头、照明灯具、广播扬声器、可变情报板、交通标志等设备设施。根据隧道类型和规模不同,终端设备类型多、数量大。目前这些设备虽然在布线方面有相对共用的线槽和管道,但是在安装方面各自独立且分别安装,由此带来如下主要问题:1、各设备独自安装,施工效率不高,每个设备安装需要重新打孔等,都对隧道结构有一定破坏;2、设备设施设置相对分散,一定程度上影响隧道视觉环境;3、隧道各子系统安装管线、支架固定较为独立,且运行维护存在交叉干扰,空间资源利用率不高;4、隧道管线方面预留不足,未来调整或新增设施需要重新布线,施工难度大,新增设备又将重新破坏隧道结构。此外,进一步面向未来智慧化隧道的建设需求,隧道将新增5G基站、结构监测设备、地下定位装置、毫米波雷达、噪音检测仪等设备,这些新增需求将进一步加剧上述问题。如何为这些隧道设备设施提供一套一体化、便捷安装的载体,以及提供预留的供电和网络等布线,满足运营管理的需求,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稳固性强、拆装维护方便的适用于隧道机电设备和管线搭载的综合载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其中,包括沿隧道行车方向设置在隧道侧墙或隧道顶部的至少一根主杆,所述主杆包括矩形外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矩形外壳体内的若干分仓,所述矩形外壳体的外侧壁分别设有沿所述主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底部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穿孔。上述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其中,所述分仓包括三个搭载弱电管线的弱电仓和一个搭载强电管线的强电仓。上述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其中,所述主杆分别设于两旁隧道侧墙时,在两侧所述主杆之间设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壳体包括三个弱电仓和一个强电仓,所述第一支杆上安装有隧道机电设备。上述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其中,所述主杆分别设于两旁隧道顶部时,所述主杆的顶部通过一吊装支架实现吊装,在两侧所述主杆之间设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壳体包括三个弱电仓和一个强电仓。上述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其中,所述吊装支架包括与位于隧道顶部的外部预埋连接件固定连接的一对竖向角钢,所述竖向角钢上设有一组安装孔,所述主杆穿插于两根所述竖向角钢之间,所述竖向角钢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横向角钢,所述主杆通过所述横向角钢和螺栓卡紧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处。上述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其中,所述卡槽内设有滑动连接件。上述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其中,所述矩形外壳体上沿所述矩形外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接线盒。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隧道设备设施的“即插即用”功能,通过综合搭载的装置,提供便捷的安装途径,并预留充足的供电和网络布线,避免了后期再重新布线;2、随着新建系统的发展需要以及设备布点、布线的需求,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管线预留设计远不能满足新增设备的外形尺寸、线缆敷设的问题,便于各类设备通用安装以及设备后续增加;3、根据管线类型分仓设置,既能明确分类搭载管线,也便于更换检修;4、机电设备的连接安装方便、快捷且管线分布整齐,避免杂乱;5、主杆的安装拆卸方便快捷,满足后续线缆、设备增减的简单快速拆装需求,降低安装维护工期,降低建造和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主杆安装于隧道侧墙时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局部进一步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有顶装设备时的支杆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主杆安装于隧道顶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有顶装设备时的支杆安装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局部立体结构安装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主杆安装于隧道顶部中间的立体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中主杆局部立体结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看图1至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包括沿隧道行车方向设置在隧道侧墙或隧道顶部的至少一根主杆1,主杆1包括矩形外壳体11和设置于矩形外壳体11内的若干分仓12,矩形外壳体11的外侧壁分别设有沿主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13,优先为一对卡槽13,隧道机电设备2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相应位置的卡槽13处。卡槽13的底部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穿孔,具体可以是等间距开孔以便于强弱电线的连接。在本案的优选实施例中,主杆1为1-2根,分仓12包括三个搭载弱电管线的弱电仓和一个搭载强电管线的强电仓,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管线进行分类固定。继续参看图示,主杆1分别设于两旁隧道侧墙时,在两侧主杆1之间设有第一支杆3,第一支杆1的壳体结构和主杆1结构相同,具体包括三个弱电仓和一个强电仓,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管线进行分类固定。第一支杆2上安装有隧道机电设备2。作为优选,主杆通过间隙设置的抱箍件4和墙体预埋螺栓5固定于墙体上。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即当主杆1分别设于两旁隧道顶部时,请参看图5至图7所示,主杆1的顶部通过一吊装支架6实现吊装,当需要安装顶装设备时,还包括通过角钢板8固定连接在两侧主杆1之间的第二支杆7,第二支杆7的壳体结构和主杆1的结构相同,也是包括三个弱电仓和一个强电仓,第二支杆7上根据现场需要安装机电设备。吊装支架6包括与位于隧道顶部的外部预埋连接件固定连接的一对竖向角钢61,竖向角钢61上设有一组安装孔62,主杆1穿插于两根竖向角钢61之间,竖向角钢61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横向角钢63,根据需要安装的高度,主杆1通过横向角钢63和螺栓卡紧固定在安装孔62处。另外,卡槽13内可以设有滑动连接件14,具体可以是滑动垫块。隧道机电设备2根据布局需要可以通过设置于卡槽13内的滑动垫块和螺栓固定安装于矩形外壳体11上。作为优选,矩形外壳体11上沿矩形外壳体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有接线盒,方便增加设备时设备线路的接入。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通过吊装支架6安装于隧道顶部中间位置,具体结构则和第二个实施例中相同,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隧道设施搭载平台线缆布设整齐、快捷方便,满足后续运营需求。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隧道设备设施的“即插即用”功能,通过综合搭载的装置,提供便捷的安装途径,并预留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隧道行车方向设置在隧道侧墙或隧道顶部的至少一根主杆(1),所述主杆(1)包括矩形外壳体(11)和设置于所述矩形外壳体(11)内的若干分仓(12),所述矩形外壳体(11)的外侧壁分别设有沿所述主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13),所述卡槽(13)的底部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穿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隧道行车方向设置在隧道侧墙或隧道顶部的至少一根主杆(1),所述主杆(1)包括矩形外壳体(11)和设置于所述矩形外壳体(11)内的若干分仓(12),所述矩形外壳体(11)的外侧壁分别设有沿所述主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13),所述卡槽(13)的底部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仓(12)包括三个搭载弱电管线的弱电仓和一个搭载强电管线的强电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分别设于两旁隧道侧墙时,在两侧所述主杆(1)之间设有第一支杆(3),所述第一支杆(3)的壳体包括三个弱电仓和一个强电仓,所述第一支杆(3)上安装有隧道机电设备(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隧道设备设施搭载的综合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克思刘艺张海城罗建晖孙培翔章华金陶灵犀史红浪孙希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安伯工业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城市空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