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451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1
本申请涉及桩基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施工现场测量放样确定打桩位置,在指定位置按照施工图纸挖设桩孔,并将桩孔内部的碎土清理干净;b.在桩孔的内部插设刚性桩;c.在桩孔内部架设第二钢筋骨架,在架设第二钢筋骨架时,将第二钢筋骨架架设在刚性桩的外部;d.在刚性桩的外部浇筑混凝土。工作人员在施工时,不需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将刚性桩插进,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需要使用专用的设备锤击刚性桩,本申请具有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声,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桩基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复合劲桩又称劲性复合桩,是桩端载体扩大头和复合桩身形成组合桩型。复合劲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载体桩桩身侧摩阻力低,载体桩扩大头施工过程中载体扩大头自身密实性及对挤密土体的挤密效果难于检验,桩身混凝土浇筑采用自流方式浇筑的桩身质量隐患等问题,可其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作为建筑基础的桩基础桩。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有缺陷:相关技术中的建设复合劲桩时,需要在复合桩的内部插进刚性桩,用于增加复合桩的结构强度,但是在相关技术中,插进刚性桩通常使用锤击的方式将刚性桩打进复合桩的内部,施工过程中刚性桩受到的阻力较大,施工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施工过程中插进刚性桩的难度,提高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及其施工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施工现场测量放样确定打桩位置,在指定位置按照施工图纸挖设桩孔,并将所述桩孔内部的碎土清理干净;b.在所述桩孔的内部插设刚性桩;c.在所述桩孔内部架设第二钢筋骨架,在架设所述第二钢筋骨架时,将所述第二钢筋骨架架设在刚性桩的外部;d.在所述刚性桩的外部浇筑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施工时,先在地面上挖设桩孔,然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先插设好刚性桩,之后工作人员向刚性桩和桩孔之间安装第二钢筋骨架并浇筑混凝土,工作人员不需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将刚性桩插进,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需要使用专用的设备锤击刚性桩,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噪声,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可选的,在步骤b中,工作人员在插设所述刚性桩之前,在所述刚性桩的外侧面上均匀地焊接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沿着刚性桩的径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刚性桩的侧面上焊接连接柱,增加刚性桩与浇筑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刚性桩与浇筑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本申请复合劲桩的承载能力,同时在施工时再将连接柱焊接在刚性桩的侧面上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管理和运输刚性桩,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可选的,所述步骤b中,在插设所述刚性桩时,使所述刚性桩的轴线平行于桩孔的轴线,所述刚性桩的轴线与桩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刚性桩设置在靠近桩孔中心位置处,可以是本申请复合劲桩的结构强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本申请复合劲桩的承载能力。可选的,在步骤c中,所述第二钢筋骨架设有多段,在架设所述第二钢筋骨架时逐段架设,在浇筑混凝土时,按照架设的第二钢筋骨架逐段浇筑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第二钢筋骨架分成多段安装,同时工作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按照第二钢筋骨架的分布分段浇筑混凝土,从而保证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同时还可以保证浇筑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时本申请复合劲桩的结构强度更加均匀。可选的,在浇筑完混凝土之后,在混凝土初凝之前使用振捣器将混凝土振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使用插入时振捣器按照一个方向均匀地将浇筑的混凝土振实,使浇筑混凝土内部的气泡较少,使浇筑混凝土内部的骨料分布更加均匀,提高浇筑混凝土的均匀度,使浇筑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更加均匀。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包括在地面挖设的桩孔、固定在桩孔中间位置处的刚性桩以及固定在桩孔与刚性桩之间的混凝土体;所述刚性桩为预制混凝土桩,所述刚性桩的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设在混凝土体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刚性桩可以提高本申请复合劲桩的结构强度,增加本申请复合劲桩的承载能力,同时混凝土体能够提高刚性桩与桩孔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使本申请复合劲桩能够更加更牢固地固定在桩孔的内部,同时连接柱可以增加刚性桩与混凝土体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刚性桩与混凝土体能够更稳定的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申请复合劲桩的承载能力。可选的,所述刚性桩用预制混凝土制成,所述刚性桩的内部设有第一钢筋骨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刚性桩采用预制混凝土制成,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制作刚性桩的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刚性桩内部的第一钢筋骨架可以提高刚性桩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本申请复合劲桩的承载能力。可选的,所述刚性桩的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层,所述固定层为钢板,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固定层的外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板制成的固定层方便工作人员将连接柱固定在刚性桩的侧面上。可选的,所述混凝土体的内部设有第二钢筋骨架,所述第二钢筋骨架与连接柱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体内部的第二钢筋骨架可以提高混凝土体的结构强度,使混凝土体与刚性桩江相互配合,从而使本申请复合劲桩的结构强度更好,承载能力更高。可选的,所述刚性桩的轴线与桩孔的轴线平行,所述刚性桩的轴线与桩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少本申请复合劲桩中刚性桩的偏离,从而使本申请复合劲桩的结构强度增加均匀,减少本申请复合劲桩出现局部部分结构强度较低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工作人员在施工时,先在地面上挖设桩孔,然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先插设好刚性桩,之后工作人员向刚性桩和桩孔之间安装第二钢筋骨架并浇筑混凝土,工作人员不需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将刚性桩插进,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需要使用专用的设备锤击刚性桩,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噪声,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2.在刚性桩的侧面上焊接连接柱,增加刚性桩与浇筑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刚性桩与浇筑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本申请复合劲桩的承载能力,同时在施工时再将连接柱焊接在刚性桩的侧面上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管理和运输刚性桩,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3.工作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使用插入时振捣器按照一个方向均匀地将浇筑的混凝土振实,使浇筑混凝土内部的气泡较少,使浇筑混凝土内部的骨料分布更加均匀,提高浇筑混凝土的均匀度,使浇筑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公开的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公开的一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桩孔;2、刚性桩;21、固定层;22、连接柱;23、第一钢筋骨架;3、第二钢筋骨架;4、混凝土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施工方法。参照图1,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施工现场测量放样确定打桩位置,在指定位置按照施工图纸挖设桩孔1,并将所述桩孔1内部的碎土清理干净;在打好桩孔1之后,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在施工现场测量放样确定打桩位置,在指定位置按照施工图纸挖设桩孔(1),并将所述桩孔(1)内部的碎土清理干净;/nb.在所述桩孔(1)的内部插设刚性桩(2);/nc.在所述桩孔(1)内部架设第二钢筋骨架(3),在架设所述第二钢筋骨架(3)时,将所述第二钢筋骨架(3)架设在刚性桩(2)的外部;/nd.在所述刚性桩(2)的外部浇筑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施工现场测量放样确定打桩位置,在指定位置按照施工图纸挖设桩孔(1),并将所述桩孔(1)内部的碎土清理干净;
b.在所述桩孔(1)的内部插设刚性桩(2);
c.在所述桩孔(1)内部架设第二钢筋骨架(3),在架设所述第二钢筋骨架(3)时,将所述第二钢筋骨架(3)架设在刚性桩(2)的外部;
d.在所述刚性桩(2)的外部浇筑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工作人员在插设所述刚性桩(2)之前,在所述刚性桩(2)的外侧面上均匀地焊接多个连接柱(22),所述连接柱(22)沿着刚性桩(2)的径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在插设所述刚性桩(2)时,使所述刚性桩(2)的轴线平行于桩孔(1)的轴线,所述刚性桩(2)的轴线与桩孔(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载复合劲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第二钢筋骨架(3)设有多段,在架设所述第二钢筋骨架(3)时逐段架设,在浇筑混凝土时,按照架设的第二钢筋骨架(3)逐段浇筑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友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