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以及边坡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594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抗滑桩以及边坡加固装置。该抗滑桩包括:受荷段,所述受荷段位于滑动面与坡面之间;嵌固段,所述嵌固段位于滑动面的下方;扩大段,所述扩大段设于受荷段与嵌固段之间并且位于滑动面的下方;其中,扩大段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受荷段的横截面面积以及嵌固段的横截面面积。由此,通过设置扩大段,一方面可以增大嵌固段顶部对滑床挤压的作用面积,有效减小嵌固段顶部局部范围内的地层抗力,使其易满足该处地基水平承载力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减小嵌固段深度,缩短桩长,更为经济合理,且施工操作简单。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滑桩的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有利于提高坡体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滑桩以及边坡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滑坡治理或边坡加固的
,尤其涉及抗滑桩的
,具体而言,涉及抗滑桩以及边坡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嵌固于滑床的梁式构件,通过桩身将上部承受的滑坡推力传给桩下部滑床的土体或岩体,依靠桩体嵌固于滑床岩土体的侧向阻力平衡桩体受荷段的滑体推力,实现加固坡体处于稳定状态的效果。抗滑桩的主要优点有:抗滑能力强,受力作用明确;桩位灵活,可以设在滑坡体中最有利于抗滑的部位;可以沿桩长根据弯矩分布合理得布置钢筋;施工方便,设备简单;间隔开挖桩孔,利于抢险工程;可通过校核地层抗力条件,检验和优化设计。单排抗滑桩是抗滑桩的基本结构型式,也是工程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抗滑桩结构。然而,对于普通单排桩,滑床顶面附近(即桩体位于滑动面以下部分的顶端)往往会因桩体施工震动而引起松动或损伤,而桩体位于滑动面以下部分的顶端附近地层往往承受较大的桩体侧向挤压推力,因而易造成该部位地层水平承载力难以抗衡桩体挤压推力。为了达到地层抗力限制要求,常不得不提高桩体位于滑动面以下部分的深度,以适当减小桩体位于滑动面以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n受荷段(100),所述受荷段(100)位于滑动面(500)与坡面(400)之间;/n嵌固段(200),所述嵌固段(200)位于滑动面(500)的下方;/n扩大段(300),所述扩大段(300)设于受荷段(100)与嵌固段(200)之间并且位于滑动面(500)的下方;/n其中,扩大段(30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受荷段(100)的横截面面积以及嵌固段(200)的横截面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受荷段(100),所述受荷段(100)位于滑动面(500)与坡面(400)之间;
嵌固段(200),所述嵌固段(200)位于滑动面(500)的下方;
扩大段(300),所述扩大段(300)设于受荷段(100)与嵌固段(200)之间并且位于滑动面(500)的下方;
其中,扩大段(30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受荷段(100)的横截面面积以及嵌固段(200)的横截面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受荷段(100)与嵌固段(200)的横截面尺寸相等且投影重合;扩大段(300)的上端与滑动面(500)平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抗滑桩的横截面为矩形,在垂直于滑坡推力水平投影的方向上,扩大段(300)的宽度等于嵌固段(200)的宽度的1.5~3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沿滑坡推力水平投影的方向上,扩大段(300)的宽度等于嵌固段(200)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世国齐远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