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韧化超高强钢热影响区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材韧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韧化超高强钢热影响区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工程结构尺度的增大,高强钢在大型和重型结构越来越多地被应用,由此增加结构承载能力,减轻自重,降低建造工时和排放,节能减排。然而,随着钢材强度的增加,电弧焊接产生的热影响区韧性下降,与母材不匹配。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出现的韧性问题原因与一般强度钢的不同,一般强度钢主要问题在于晶粒粗大和焊接裂纹。高强钢或超高强钢中合金成分少,强韧化来源于细晶、高强相和高塑性组织有机混合的原理。焊接时高强钢热影响区的细晶和马氏体和奥氏体组织快速冷却,奥氏体来不及充分转变而形成马氏体-奥氏体组元。特别容易在多层焊的后面层热影响区。该组元外层为马氏体,内层含奥氏体组织。该组元致脆形态主要是块状或长条状。由于马氏体塑性低,根据由Yamamoto理论可知断裂耗能低,尺度达到1μm2即产生微裂纹形核。而工程上CO2气体保护焊8mm高强钢板,热影响区块状马氏体-奥氏体组元长度可达6μm;断口形貌观察到韧性随微裂纹长度增加而显著降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韧化超高强钢热影响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直径为3mm-6mm的钨合金电极安装到可以锁紧的工作台移动端电极(2),将待电脉冲韧化的焊接工件置于工作台固定端电极(3),使焊接工件热影响区与电极对齐,开启工作台开关,脉冲电源同时开启,设置脉冲电流为20-50MA/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韧化超高强钢热影响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直径为3mm-6mm的钨合金电极安装到可以锁紧的工作台移动端电极(2),将待电脉冲韧化的焊接工件置于工作台固定端电极(3),使焊接工件热影响区与电极对齐,开启工作台开关,脉冲电源同时开启,设置脉冲电流为20-50MA/m2、脉冲宽度为1-30ms,开启脉冲操作开关,钨电极在工作台移动端电极(2)驱动下下移至焊接工件表面接触,发出电脉冲,脉冲电流作用于超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所述脉冲电流所产生的脉冲电场的方向与焊接工件表面基本垂直,作用时间满脉冲波数量后,钨电极离开工件,脉冲操作开关闭合;钨电极在工作平台驱动下升高至原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韧化超高强钢热影响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场产生的电流斑点≤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韧化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兰,熊云峰,李晓文,李宗民,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