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细胞行为的调节剂的微制造装置和高通量测定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430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7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开发如心脏组织条等用于对功能性能进行高通量测定的有组织的组织条的装置以及涉及制造、组装、实施、利用和分析来自此类测定的数据的方法。本公开进一步提供了用于构造此类装置的系统、包括包含用于开发有组织的组织条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材料的那些装置或者包括这些装置和有组织的组织条的系统。本公开进一步提供了用于测定组织条的如收缩力等性质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细胞行为的调节剂的微制造装置和高通量测定
本公开涉及微制造领域和筛选细胞行为的调节剂的通量方法。
技术介绍
心脏毒性仍然是新药物开发中的关键挑战,在I-III期临床试验期间以及在批准上市后导致显著的药物损耗[1]。这种失败部分归因于缺乏有效的临床前药物筛选平台。临床前筛选的当前标准利用动物模型,已经证明,与人相比,这些动物模型由于心脏生理学的种间差异而不足以预测心脏毒性[2]。为此,研究人员已将大量精力集中于将源自人多能干细胞(hPSC)的心肌细胞(CM)(包含从分化细胞重编程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用作可以概括人对作用于心脏的化合物的生理反应的临床前药物筛选工具[3,4]。最近使用hPSC源性CM(hPSC-CM)开发了若干药物筛选平台[5]。一种此类平台采取3维心脏构建体的形式,该3维心脏构建体锚定在两个点处以形成产生单轴力的经对齐的细长组织。被称为组织条或TS(例如,心脏组织条(CTS))的此类组织平台已经用于验证对各种药物,包含尚未通过传统的临床前筛选方法的一些药物,的生理反应[6]。虽然TS平台的高含量性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制造装置,其包括用于生物组织活性的调节剂的高通量筛选的完整的功能性微型组织,所述微制造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生物相容性柱和与所述柱附接的衬底,其中将至少两个柱分开的距离为至少0.5mm,并且其中每个柱包括弹性体材料、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拴住组织条的特征,其中所述组织条包括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力产生性细胞类型的细胞和一种细胞外基质类型,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微制造装置适于原位监测组织条位置随时间的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09 US 62/959,0401.一种微制造装置,其包括用于生物组织活性的调节剂的高通量筛选的完整的功能性微型组织,所述微制造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生物相容性柱和与所述柱附接的衬底,其中将至少两个柱分开的距离为至少0.5mm,并且其中每个柱包括弹性体材料、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拴住组织条的特征,其中所述组织条包括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力产生性细胞类型的细胞和一种细胞外基质类型,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微制造装置适于原位监测组织条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中监测组织条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的适合性进一步适于原位提供组织条移动的测量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力产生性细胞类型是平滑肌细胞类型、骨骼肌细胞类型、心肌细胞类型、成纤维细胞类型、嗜中性细胞类型、嗜酸性粒细胞类型、嗜碱性粒细胞类型、单核细胞类型、淋巴细胞类型、神经胶质细胞类型、软骨细胞类型、成骨细胞类型、破骨细胞类型、骨细胞类型、角质形成细胞类型、黑素细胞类型、默克尔细胞(Merkelcell)类型、树突状细胞类型、内皮细胞类型、上皮细胞类型、白色脂肪细胞类型、棕色脂肪细胞类型、食管细胞类型、咽细胞类型、喉细胞类型、肺细胞类型、肝细胞类型、膀胱细胞类型、肾细胞类型、胃细胞类型、胆囊细胞类型、β胰岛细胞类型、脾细胞类型、小肠细胞类型或结肠细胞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力产生性细胞类型是干细胞源性细胞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力产生性细胞类型是肌细胞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中肌细胞是心肌细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心肌细胞是人心肌细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中所述人心肌细胞是人心室心肌细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体材料是硅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硅酮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聚乙烯或聚丙烯酰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中所述衬底是薄层硅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中所述薄层硅酮是薄层聚二甲基硅氧烷、薄层聚氨酯、薄层聚乙烯或薄层聚丙烯酰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中用于拴住组织条的所述特征是所述柱中的弯曲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用于监测组织条位置或检测组织条的移动的记录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用于场刺激的两个单极电极、用于点接触刺激的双极微电极或用于使组织条与生物组织活性的电刺激物或调节剂接触的微套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微制造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场刺激的两个单极电极或用于点接触刺激的双极微电极。


17.一种用于测量组织活性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a)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制造装置;以及
(b)用于捕获由所述微制造装置的至少一个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力的记录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D·特兰李国玺Y·黑川E·G·罗伯茨K·D·科斯塔
申请(专利权)人:再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