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423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储炭槽,脱水管路,下炭管路,螺旋给料机,再生炉,水淬槽,储炭罐,供料储炭槽呈漏斗状,储炭槽的侧下方设置有脱水管路,储炭槽底端中央通过下炭管路与螺旋给料机进料口连接,螺旋给料机出料口与再生炉连接,再生炉倾斜向下设置,再生炉的末端设置有水淬槽;以及将单一供料储炭槽改为具有一用一备功能的节能供料储炭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活性炭再生操作以及热量的合理利用,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
本技术属于选矿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活性炭再生是吸附饱满的活性炭通过一定条件处理后再次活化,在贵金属提取领域,活性炭的再生操作模式为:①酸洗后的活性炭在供料储炭槽内晾干、脱水;②再生炉均匀升温到给定的再生温度;③开始给料进行再生;④再生结束后停机、冷却再生炉;⑤进行下一柱活性炭的脱水、晾干;⑥然后升温至给定再生温度,再进行再生作业,如此间断性的再生循环模式。因此研究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具有良好的生产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能够实现活性炭的再生操作。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储炭槽,脱水管路,下炭管路,螺旋给料机,再生炉,水淬槽,储炭罐,供料储炭槽呈漏斗状,储炭槽的侧下方设置有脱水管路,储炭槽底端中央通过下炭管路与螺旋给料机进料口连接,螺旋给料机出料口与再生炉连接,再生炉倾斜向下设置,再生炉的末端设置有水淬槽。脱水管路为钢管上设置若干个孔洞,钢管外层包覆一层筛网,便于储炭槽中活性炭含有的液体与活性炭脱离。水淬槽中含有水,有两个作用:第一是在激冷的作用下能把高温下再生后的炭孔隙中的灰分清除;第二是冷却炭,800度左右直接进入冷水中,又重新产生一些新的孔隙,增加炭的吸附活性。进一步,所述储炭槽分为储炭槽A和储炭槽B,储炭槽A和储炭槽B为同一储炭槽,中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由金属材料制成;储炭槽A和储炭槽B的侧下方分别设置有脱水管路A和水管路B,储炭槽A和储炭槽B分别通过下炭管路A和下炭管路B与中转槽连接,中转槽与螺旋给料机进料口连接,螺旋给料机出料口与再生炉连接,再生炉倾斜向下设置,再生炉的末端设置有水淬槽。进一步,所述隔板为铜制材料制成。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实现活性炭的再生操作。2.本技术提出将再生炉由单一供料储炭槽改为具有一用一备功能的节能供料储炭槽。活性炭再生作业过程中,备用部分储存的活性炭在再生余热的作用下充分脱水,待单柱活性炭再生结束后,可立即开启已脱水好的备用部分活性炭,避免常规的需再生炉停机冷却,等待活性炭脱水结束后,又再启动再生炉升温的间断式生产模式,从而使再生作业能达到连续生产,同时降低生产能耗,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改进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01—储炭槽;102—脱水管路;103—下炭管路;1—储炭槽A;2—脱水管路A;3—下炭管路A;4—隔板;5—储炭槽B;6—脱水管路B;7—下炭管路B;8—中转槽;9—螺旋给料机;10—再生炉;11—水淬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包括储炭槽101,脱水管路102,下炭管路103,螺旋给料机9,再生炉10,水淬槽11,储炭罐12,供料储炭槽101呈漏斗状,储炭槽101的侧下方设置有脱水管路102,储炭槽101底端中央通过下炭管路103与螺旋给料机9进料口连接,螺旋给料机9出料口与再生炉10入口紧密连接,再生炉10倾斜向下设置,再生炉10的设置有水淬槽11。如图1所示,储炭槽101内已脱水好的酸洗炭通过下炭管路103以及螺旋给料机9进入再生炉10,通过再生炉10高温(800℃以)加热处理后,进入储有水的水淬槽11,经过处理后沥干水分后储藏备用。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储炭槽分为储炭槽A1和储炭槽B5,储炭槽A1和储炭槽B5为同一储炭槽,中间通过隔板4隔开,所述隔板4由金属材料制成;储炭槽A1和储炭槽B5的侧下方分别设置有脱水管路A2和水管路B6,储炭槽A1和储炭槽B5分别通过下炭管路A2和下炭管路B6与中转槽8连接,中转槽8与螺旋给料机9进料口连接,螺旋给料机9出料口与再生炉10连接,再生炉10倾斜向下设置,再生炉的末端设置有水淬槽11。进一步,所述隔板4为铜制材料制成。储炭槽A1内已脱水好的酸洗炭在火法再生作业时,再生炉10的部分余热通过下炭管路A2返回至储炭槽A1(再生炉10的温度800℃以上,通过螺旋给料机的传递以及下炭管路的传递,在储炭槽的温度大概有60~90℃;必要时可以在相对保温的空间中进行活性炭再生操作,再生炉的温度使得环境的温度升高,能够进一步提高储炭槽的温度,便于进行脱水),并通过热量传递至备用储炭槽B5中,可加速储炭槽B5内的酸洗炭脱水。当储炭槽A1中的炭再生结束前,储炭槽B5内的备用炭在再生炉10余热以及自身重力脱水下已达到可下料再生的标准,省去再生炉10停机、冷却等待下一柱脱水后又再升温、再生的过程,实现再生炉的连续生产,从而降低再生作业能耗,节约活性炭再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再生炉供料储炭槽一个槽体可实现一用一备;2、备用槽可利用部分再生炉的余热加速脱水;3、活性炭再生作业可实现连续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炭槽,脱水管路,下炭管路,螺旋给料机,再生炉,水淬槽,储炭罐,供料储炭槽呈漏斗状,储炭槽的侧下方设置有脱水管路,储炭槽底端中央通过下炭管路与螺旋给料机进料口连接,螺旋给料机出料口与再生炉连接,再生炉倾斜向下设置,再生炉的末端设置有水淬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炭槽,脱水管路,下炭管路,螺旋给料机,再生炉,水淬槽,储炭罐,供料储炭槽呈漏斗状,储炭槽的侧下方设置有脱水管路,储炭槽底端中央通过下炭管路与螺旋给料机进料口连接,螺旋给料机出料口与再生炉连接,再生炉倾斜向下设置,再生炉的末端设置有水淬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炭槽分为储炭槽A和储炭槽B,储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天强李洪松蒋照宽尚朝表梁佑贵
申请(专利权)人: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