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22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属于危废处理技术领域。该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包括存储加热部分和搅拌提升机构。所述存储加热部分包括池体、加热器和横梁,所述加热器安装于所述池体内壁,所述横梁固定设置于所述池体顶部,所述搅拌提升机构包括电机、传动轴、筒管、支架、螺旋叶片和搅拌叶件,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横梁上方中部,所述筒管设置于所述池体内部,所述传动轴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输出端。转动的螺旋叶片将池体底部混合物中的汽油碱渣和酸渣提升至筒管上方排出,即使得池体内部的混合物在被搅拌叶件搅拌的同时也能够使得池体底部的混合物向上移动,提高池体内部混合物的混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
本技术属于危废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
技术介绍
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利用酸、碱作为催化剂或精制试剂的工艺,其中催化裂化汽油后的碱渣是一种副产物,由于其中含有硫化物,故将其视为危废处理,一般是采用盐酸或者硫酸中和,确保硫不外溢,消除其对环境和人的负面影响。本公司专利《一种催化裂化汽油碱渣综合利用方法》CN201210300639.2中研发的酸渣中和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即将酸渣加入至催化裂化汽油碱渣中进行中和反应,控制pH3-6(最佳3-5),温度40-60℃,搅拌20-60分钟(最佳20-40分钟),静止分层,分离得到油相和水相;再将其进一步分离,回收有价值的产物,可变废为宝,同时消除其对环境的危害;但是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关匹配的装置,初期设计的和池中粗略安装了搅拌机构进行搅拌,后期为了便于温控,改装成了罐体,但罐体安装的传统的简单电机带动搅拌叶在转动搅拌混合过程中发现,由于酸渣碱渣中杂物较多,不同于普通液体,很难全部搅起拌和,导致中和反应的散热慢、配置的冷却装置能耗巨大、PH值局部测定数值不均匀、整个中和反应的进程也受到影响,整个中和池的搅拌混合速度慢、效率低。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旨在改善中和池内部配置的普通搅拌机构不适于酸碱渣的混匀与中和反应,搅拌混合速度慢、中和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包括存储加热部分和搅拌提升机构。所述存储加热部分包括池体、加热器和横梁,所述加热器安装于所述池体内壁,所述横梁固定设置于所述池体顶部,所述搅拌提升机构包括电机、传动轴、筒管、支架、螺旋叶片和搅拌叶件,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横梁上方中部,所述筒管设置于所述池体内部,所述传动轴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输出端,所述支架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筒管顶部外沿,所述支架顶端与所述传动轴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固定设置于所述筒管内部,所述搅拌叶件至少设置有两组,且所述搅拌叶件呈中心对称分布设置于所述筒管外壁。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件包括搅拌叶杆,所述搅拌叶杆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搅拌叶杆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筒管外壁。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两根所述搅拌叶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杆设置有两根,且两根倾斜设置的所述加强杆与所述搅拌叶杆之间构成三角结构。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叶杆和所述加强杆之间的闭合区域设置有栅网。该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还包括循环搅拌机构,所述循环搅拌机构设置于所述池体内壁,所述循环搅拌机构包括循环泵、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循环泵安装于所述池体内壁,所述进料管底端连通于所述循环泵输入端,且所述进料管底端延伸至所述池体内部底端,所述出料管底端连通于所述循环泵输出端,且所述出料管顶端延伸至所述池体内部上方。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池体内部底端设置有斗罩,所述进料管底端连通于所述斗罩顶端。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斗罩内部设置有过滤网。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出料管外部均套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池体内壁。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底座和套环,所述套环分别套设于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出料管外部,所述套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套环内部设置有防滑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电机带动搅拌叶件转动可以对池体内部混合物中的汽油碱渣以及酸渣进行搅拌;同时转动的螺旋叶片将池体底部混合物中的汽油碱渣和酸渣提升至筒管上方排出,即使得池体内部的混合物在被搅拌叶件搅拌的同时也能够使得池体底部的混合物向上移动,提高池体内部混合物的混合效率,从根源上解决中和反应的散热慢导致的冷却装置能耗巨大、PH值局部测定数值不均匀、中和反应进程缓慢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搅拌提升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循环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0-存储加热部分;110-池体;120-加热器;130-横梁;20-搅拌提升机构;210-电机;220-传动轴;230-筒管;240-支架;250-螺旋叶片;260-搅拌叶件;261-搅拌叶杆;262-加强杆;263-栅网;30-循环搅拌机构;310-循环泵;320-进料管;330-出料管;340-斗罩;350-固定件;351-底座;352-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其特征在于,包括/n存储加热部分(10),所述存储加热部分(10)包括池体(110)、加热器(120)和横梁(130),所述加热器(120)安装于所述池体(110)内壁,所述横梁(130)固定设置于所述池体(110)顶部;/n搅拌提升机构(20),所述搅拌提升机构(20)包括电机(210)、传动轴(220)、筒管(230)、支架(240)、螺旋叶片(250)和搅拌叶件(260),所述电机(210)安装于所述横梁(130)上方中部,所述筒管(230)设置于所述池体(110)内部,所述传动轴(220)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210)输出端,所述支架(240)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筒管(230)顶部外沿,所述支架(240)顶端与所述传动轴(22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250)固定设置于所述筒管(230)内部,所述搅拌叶件(260)至少设置有两组,且所述搅拌叶件(260)呈中心对称分布设置于所述筒管(230)外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加热部分(10),所述存储加热部分(10)包括池体(110)、加热器(120)和横梁(130),所述加热器(120)安装于所述池体(110)内壁,所述横梁(130)固定设置于所述池体(110)顶部;
搅拌提升机构(20),所述搅拌提升机构(20)包括电机(210)、传动轴(220)、筒管(230)、支架(240)、螺旋叶片(250)和搅拌叶件(260),所述电机(210)安装于所述横梁(130)上方中部,所述筒管(230)设置于所述池体(110)内部,所述传动轴(220)顶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210)输出端,所述支架(240)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筒管(230)顶部外沿,所述支架(240)顶端与所述传动轴(220)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叶片(250)固定设置于所述筒管(230)内部,所述搅拌叶件(260)至少设置有两组,且所述搅拌叶件(260)呈中心对称分布设置于所述筒管(230)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件(260)包括搅拌叶杆(261),所述搅拌叶杆(26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搅拌叶杆(261)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筒管(230)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搅拌叶杆(261)之间设置有加强杆(2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碱渣处理的中和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262)设置有两根,且两根倾斜设置的所述加强杆(262)与所述搅拌叶杆(261)之间构成三角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催化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进林孙兆亮秦宏福高成锦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康顺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