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单线态氧型光敏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24171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单线态氧型光敏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以吩噻嗪和碘苯衍生物为原料,通过Ullman偶联反应得到10‑苯基吩噻嗪,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溴化所述10‑苯基吩噻嗪,与5‑甲酰‑2‑噻吩硼酸进行Suzuki偶联反应得到含醛基化合物,将含醛基化合物与1,3‑茚二酮发生Knoevenagel缩合,得到单线态氧型光敏剂材料。该材料是具有AIE性能的光敏剂新材料,该材料制备的药物能克服荧光聚集猝灭效应及聚集导致ROS产生下降所导致的肿瘤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其次,利用癌细胞膜包覆光敏剂的方法,赋予光敏剂同源靶向肿瘤的能力,对无创精准化临床PDT治疗有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类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单线态氧型光敏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类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单线态氧型光敏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光动力疗法(PDT)具有非侵入性,时空准确性和可控性强,具有最小的耐药性,低生物毒性等多种优点,已成为一种有效且迅速发展的癌症治疗方式。在光照射下,光敏剂通过光化学将电子或能量转移到周围的分子氧相互作用产生具有强光毒性的活性氧(ROS),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并激活抗癌基因。然而,在光动力疗法中必不可少的光敏剂由于血液循环寿命短,肿瘤靶向能力差,细胞摄取率低和早期通过网状内皮系统(RES)快速清除等问题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此外,由于光敏剂刚性疏水的结构在生理环境中容易聚集,导致荧光聚集猝灭及活性氧产生效率下降,也极其不利于其在荧光成像介导活体肿瘤治疗中的发展。为了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众多科研工作者们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合成聚合物或靶向配体,以改变光敏剂的性能,但效果不理想。而用癌细胞的细胞膜(CM)包覆光敏剂制成的仿生纳米颗粒(NPs)是一种更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类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单线态氧型光敏剂材料,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如下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单线态氧型光敏剂材料,其特征在于,结构通式如下式I所示:



其中,π桥独立的为芳香环;R1独立的为脂肪烃、芳香烃、脂肪烃的衍生物基团、芳香烃的衍生物基团中的一种;R2和R3独立的为氧原子、硫原子、氰基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单线态氧型光敏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π桥为苯环、吡啶环、噻吩环、呋喃环中的一种;所述芳香烃为苯基、吡啶环、噻吩环、咔唑苯基、二甲氨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三苯胺基、二苯胺噻吩基、联噻吩基、噻吩并环戊二烯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单线态氧型光敏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烃为十八碳链以内的烷基取代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单线态氧型光敏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烃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的烷基取代基团。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单线态氧型光敏剂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以吩噻嗪和碘苯衍生物为原料,通过Ullman偶联反应得到10-苯基吩噻嗪,然后利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溴化所述10-苯基吩噻嗪,得到溴化后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本忠王志明李银张荣远万清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