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11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5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强化再生混凝土,按质量分数计,原料主要包括改性骨料50‑70%、水泥15‑20%和水8‑12%,所述改性骨料由再生骨料置于纳米改性液中浸泡24‑72h制得;其生产工艺为:将废混凝土和废砖块进行除杂、破碎和筛分,得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再分别浸入纳米改性液中浸泡,得到改性粗骨料和改性细骨料;按比例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得到强化再生混凝土。本申请的强化再生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原料中的骨料均选用废混凝土和废砖块,提高了建筑废弃物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大量旧建筑物被拆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在建筑垃圾中占比最大的废弃混凝土主要成分是碎石、砂子等骨料。上述废弃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正是目前生产混凝土所紧缺的材料。再生混凝土技术能够实现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加工,使其恢复原有性能,形成新的建材产品,从而使有限资源得以利用,又解决了部分环保问题。再生骨料是由建筑废混凝土等建垃圾经破碎、加工后得到的骨料,与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的孔隙率高、强度低,制约了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再生骨料的性能从而扩大废弃混凝土的应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按质量分数计,原料主要包括改性骨料50-70%、水泥15-20%和水8-12%,所述改性骨料由再生骨料置于纳米改性液中浸泡24-72h制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生骨料的孔隙率高且强度低,制约了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和推广。再生骨料在纳米改性液中浸泡后得到的改性骨料,强度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继而提高废弃混凝土的利用率。优选的,所述纳米改性液为纳米SiO2溶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生骨料中含有大量因水泥水化而产生的Ca(OH)2,又因为纳米SiO2粒径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化学活性高,极易与再生骨料中残留的Ca(OH)2发生化学反应,促进水泥水化,激发再生骨料活性,填充再生骨料孔隙,从而降低骨料的吸水率、孔隙率、压碎指标,进而使其基本物理性能得到有效改善。经纳米SiO2溶液浸泡后,纳米SiO2粒子填充了部分再生骨料的空隙,从而改善了骨料的空隙结构,提高了表面硬度。再生骨料在纳米SiO2溶液中浸泡后得到的改性骨料,其强度较再生骨料而言有很大提高,用该改性骨料制得的再生混凝土得到很大提高。优选的,所述纳米SiO2溶液的浓度为1-3wt%。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SiO2溶液的浓度为1-3wt%时,纳米SiO2对再生骨料的增强效果好,若浓度低于1wt%,则增强效果不明显。优选的,还包括纳米颗粒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颗粒的添加能够提高水泥水化速度,填充砂浆空隙,降低孔隙率,从而提高强度。纳米颗粒的掺量在2-5%范围内,纳米颗粒的纳米诱导水化效应,能够加速水化进程,生成较多的水化产物,改善界面结构,最终在硬化浆体内形成一个密集型网络显微结构,明显地提高其力学强度。优选的,所述纳米颗粒为纳米SiO2、纳米TiO2和纳米Al2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SiO2、纳米TiO2和纳米Al2O3均能够作为纳米粒子,其中纳米SiO2能够大幅度提高水泥水化速度,同时分散开的SiO2颗粒能够有效填充于砂浆空隙,改善了微观结构并增大了SiO2的掺量,其力学性能也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且纳米SiO2和CH反应增加了C-S-H的含量,致使微观结构紧密,提高硬化水泥浆体的性能。优选的,所述再生骨料由废混凝土和废砖块组成,且所述废混凝土与所述废砖块的质量比为(2-3):(7-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废混凝土和废砖块生产再生骨料,能够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使其恢复原有性能,形成新的建材产品,有效解决建筑垃圾的堆放难题,保护土地和环境,缓解天然砂石等建筑材料紧缺现状,有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优选的,所述再生骨料包括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所述再生粗骨料与所述再生细骨料的质量比为(37-55):(17-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生粗骨料构成混凝土结构的整体骨架,再生细骨料与水泥浆体均匀混合组成水泥砂浆,再生细骨料与水泥浆体混合可以填充粗骨料颗粒间空隙,减少水泥浆体量、减少收缩,再生细骨料分布于粗骨料颗粒间,产生阻隔作用可以减少机械摩擦。优选的,所述水泥为P.O.42.5水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P.O.42.5水泥能够保证一定的强度。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制备步骤:S1、将废混凝土和废砖块进行除杂、破碎和筛分,得到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S2、将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分别浸入纳米改性液中浸泡,得到改性粗骨料和改性细骨料;S3、按比例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强化再生混凝土。优选的,S2中,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先进行清洗、烘干和冷却,再浸入纳米改性液中浸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表面粉尘较多,并且含有较多的杂质,清洗后能够减少粉尘和杂质的含量,避免过多的粉尘和纳米SiO2反应,影响纳米改性液对再生骨料的改性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采用将再生骨料浸泡在纳米改性液中,由于再生骨料中有很多空隙,纳米改性液中的纳米粒子会填充再生骨料的空隙,从而降低吸水率、孔隙率和压碎指标,继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提高废弃混凝土的利用率;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在原料中添加纳米颗粒,从而提高了水泥的水化速度,填充了砂浆空隙,降低了孔隙率,从而提高了强度;3、本申请的工艺,使用废混凝土和废砖块为原料,实现了建筑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有效解决建筑垃圾的堆放难题,有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中纳米SiO2溶液、纳米SiO2均选自杭州恒格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纳米选自Al2O3选自浙江亚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纳米TiO2选自宁波金雷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例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按质量分数计,原料包括改性骨料50-70%、水泥15-20%和水8-12%,根据强度需求还可以添加纳米颗粒2-5%。改性骨料包括改性粗骨料和改性细骨料。改性骨料由再生骨料置于纳米改性液中浸泡24-72h制得。纳米改性液可以为纳米SiO2溶液和纳米CaCO3溶液中的其中一种,优选纳米SiO2溶液,且取浓度为1-3wt%。纳米颗粒可以为纳米SiO2、纳米TiO2和纳米Al2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水泥可以为P.O.32.5、P.O.42.5和P.O.52.5中的任一种,优选P.O.42.5水泥。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制备步骤:S1、将废混凝土和废砖块进行除杂和破碎,得到破碎料;S2、将破碎料进行筛分,颗粒介于4.75mm-26.5mm的作为再生粗骨料,大于26.5mm的颗粒重新进行筛分,小于4.75mm的颗粒作为再生细骨料;S3、将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分别依次经过清洗、烘干和冷却,再按质量比(3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原料主要包括改性骨料50-70%、水泥15-20%和水8-12%,所述改性骨料由再生骨料置于纳米改性液中浸泡24-72h制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原料主要包括改性骨料50-70%、水泥15-20%和水8-12%,所述改性骨料由再生骨料置于纳米改性液中浸泡24-72h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改性液纳米SiO2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SiO2溶液的浓度为1-3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纳米颗粒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为纳米SiO2、纳米TiO2和纳米Al2O3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由废混凝土和废砖块组成,且所述废混凝土与所述废砖块的质量比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洪波孙启蔡益慧
申请(专利权)人:恒尊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