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尘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405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尘过滤装置,属于用于过滤教室内空气中粉尘的装置领域,包括外壳、颗粒过滤器、进入装置、可拆卸连接装置、引灰管、输气管和风扇,外壳包括依次布置且共同形成气体循环通道的第一壳段、第二壳段,颗粒过滤器可拆卸地设置气体循环通道内,进入装置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塞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颗粒过滤器两侧,可拆卸连接装置包括夹具和分别设置第一壳段、第二壳段外壁上的第一凸缘、第二凸缘,夹具轴向地将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相挤压,输气管一端与引灰管接入输气管内而另一端接入外壳内的气体循环通道中,风扇设置在输气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教室内缺乏对该粉尘进行吸附过滤的装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尘过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用于过滤教室内空气中粉尘的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尘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的教学中工作中,教学工作者在使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字体时,由粉笔与黑板间摩擦而产生的粉尘会弥散在空气中,这对教室内的学生,尤其是靠近黑板的前排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现有的教室内缺乏对该粉尘进行吸附过滤的装置,因此,需要研制一种能够对粉尘进行吸附过滤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尘过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教室内缺乏对该粉尘进行吸附过滤的装置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尘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其包括依次布置且共同形成气体循环通道的第一壳段、第二壳段;颗粒过滤器,其由具有孔隙率能够让允许气体通过的过滤材料组成,所述过滤材料具有过滤经过所述气体循环通道内气体中的粉尘的若干滤孔,所述颗粒过滤器可拆卸地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壳段或者所述第二壳段中的部分气体循环通道内;进入装置,其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用于封堵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可拆卸的塞子,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颗粒过滤器的进气侧、出气侧;可拆卸连接装置,其包括夹具和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壳段、所述第二壳段外壁上的第一凸缘、第二凸缘,所述夹具轴向地将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相挤压,使得将所述第一壳段与所述第二壳段相可拆卸的连接;引灰管,其呈方形状且布置在黑板外围侧壁上,所述引灰管的管壁上具有朝向黑板板面的引灰孔;输气管,其一端与所述引灰管接入所述输气管内而另一端接入所述外壳内的气体循环通道中;以及风扇,其设置在所述输气管内且形成将所述引灰管内气体通过所述输气管引入所述气体循环通道中的气流。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均由外环形成,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壳段和所述第二壳段上,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分别具有相互对立的第一对立面、第二对立面,所述第一对立面和所述第二对立面之间具有密封件。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缘还包括内夹部,所述内夹部嵌入至所述第二凸缘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的外侧均具有带有外螺纹面,所述夹具呈U形且具有向底部汇聚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的内侧均具有带有内螺纹面,所述第一侧部、所述第二侧部相对应地套装于所述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外侧,所述外螺纹面与所述内螺纹面相螺纹配合。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具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具的外侧具有螺丝扣。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入装置还包括由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外壳外垂直延伸的第一开口管以及由所述第二开口向所述外壳外垂直延伸的第二开口管,所述塞子从所述第一开口管和所述第二开口管内延伸至二者管外。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颗粒过滤器中的过滤材料对进入外壳中的气体循环通道内气体中粉尘进行过滤;在颗粒过滤器使用时间长了后,粉尘积聚在过滤材料上,会影响颗粒过滤器的过滤效率,采用喷枪从第一开口往外壳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该气体或者液体从与气体循环通道中气流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入颗粒过滤器,从而将附着在颗粒过滤器中的粉尘冲刷下来,并采用管道从第二开口伸至外壳内将带有粉尘的气体或者液体吸走,由此完成了颗粒过滤器的清洗以及粉尘的清除,提高了该颗粒过滤器的工作效率,延长了该颗粒过滤器的正常使用寿命;在颗粒过滤器上粉尘附着牢固,不易清洗以及颗粒过滤器内部过滤材料损坏需要更换时,通过拆除可拆卸连接装置,将外壳中的第一壳段和第二壳段拆开,同时,拆下该颗粒过滤器,更换另一个新的颗粒过滤器,再将第一壳段和第二壳段采用可拆卸连接装置进行组装。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0、外壳;101、第一壳段;102、第二壳段;103、气体循环通道;20、颗粒过滤器;30、进入装置;301、第一开口;302、第二开口;303、塞子;304、第一开口管;305、第二开口管;40、可拆卸连接装置;401、第一凸缘;4011、第一对立面;4012、内夹部;402、第二凸缘;4021、第二对立面;403、夹具;4031、第一侧部;4032、第二侧部;4033、内螺纹面;404、密封件;405、外螺纹面;406、螺丝扣;50、固定板;60、引灰管;601、引灰孔;70、输气管;80、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粉尘过滤装置,包括:外壳10、颗粒过滤器20、进入装置30、可拆卸连接装置40、引灰管60、输气管70和风扇80。其中,外壳10由呈圆柱形壁形成,外壳10的进口处具有一个发散端,外壳10的出口处具有一个汇聚端,其中,发散端与输气管70的一端相连接。外壳10包括依次布置且共同形成气体循环通道103的第一壳段101、第二壳段102。颗粒过滤器20由具有孔隙率能够让允许气体通过的过滤材料组成,过滤材料具有过滤经过气体循环通道103内气体中的粉尘的若干滤孔,该过滤材料由陶瓷或者碳化硅制成,滤孔的孔径足够小而阻止颗粒。颗粒过滤器20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达到可拆卸地设置在位于第一壳段101或者第二壳段102中的部分气体循环通道103内;整个颗粒过滤器20应覆盖气体循环通道103的横截面,使得带有粉尘的气体须经过该颗粒过滤器20。进入装置30具有分别设置在外壳10上的第一开口301、第二开口302以及用于封堵第一开口301和第二开口302的可拆卸的塞子303,第一开口301和第二开口302分别位于颗粒过滤器20的进气侧、出气侧。可拆卸连接装置40包括夹具403和分别设置第一壳段101、第二壳段102外壁上的第一凸缘401、第二凸缘402,夹具403轴向地将第一凸缘401和第二凸缘402相挤压,使得将第一壳段101与第二壳段102相可拆卸的连接。引灰管60呈方形状且布置在黑板外围侧壁上,引灰管60的管壁上具有朝向黑板板面的引灰孔601。输气管70一端与引灰管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尘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10),其包括依次布置且共同形成气体循环通道(103)的第一壳段(101)、第二壳段(102);/n颗粒过滤器(20),其由具有孔隙率能够让允许气体通过的过滤材料组成,所述过滤材料具有过滤经过所述气体循环通道(103)内气体中的粉尘的若干滤孔,所述颗粒过滤器(20)可拆卸地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壳段(101)或者所述第二壳段(102)中的部分气体循环通道(103)内;/n进入装置(30),其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10)上的第一开口(301)、第二开口(302)以及用于封堵第一开口(301)和第二开口(302)的可拆卸的塞子(303),所述第一开口(301)和所述第二开口(302)分别位于所述颗粒过滤器(20)的进气侧、出气侧;/n可拆卸连接装置(40),其包括夹具(403)和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壳段(101)、所述第二壳段(102)外壁上的第一凸缘(401)、第二凸缘(402),所述夹具(403)轴向地将所述第一凸缘(401)和所述第二凸缘(402)相挤压,使得将所述第一壳段(101)与所述第二壳段(102)相可拆卸的连接;/n引灰管(60),其呈方形状且布置在黑板外围侧壁上,所述引灰管(60)的管壁上具有朝向黑板板面的引灰孔(601);/n输气管(70),其一端与所述引灰管(60)接入所述输气管(70)内而另一端接入所述外壳(10)内的气体循环通道(103)中;以及/n风扇(80),其设置在所述输气管(70)内且形成将所述引灰管(60)内气体通过所述输气管(70)引入所述气体循环通道(103)中的气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尘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其包括依次布置且共同形成气体循环通道(103)的第一壳段(101)、第二壳段(102);
颗粒过滤器(20),其由具有孔隙率能够让允许气体通过的过滤材料组成,所述过滤材料具有过滤经过所述气体循环通道(103)内气体中的粉尘的若干滤孔,所述颗粒过滤器(20)可拆卸地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壳段(101)或者所述第二壳段(102)中的部分气体循环通道(103)内;
进入装置(30),其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10)上的第一开口(301)、第二开口(302)以及用于封堵第一开口(301)和第二开口(302)的可拆卸的塞子(303),所述第一开口(301)和所述第二开口(302)分别位于所述颗粒过滤器(20)的进气侧、出气侧;
可拆卸连接装置(40),其包括夹具(403)和分别设置所述第一壳段(101)、所述第二壳段(102)外壁上的第一凸缘(401)、第二凸缘(402),所述夹具(403)轴向地将所述第一凸缘(401)和所述第二凸缘(402)相挤压,使得将所述第一壳段(101)与所述第二壳段(102)相可拆卸的连接;
引灰管(60),其呈方形状且布置在黑板外围侧壁上,所述引灰管(60)的管壁上具有朝向黑板板面的引灰孔(601);
输气管(70),其一端与所述引灰管(60)接入所述输气管(70)内而另一端接入所述外壳(10)内的气体循环通道(103)中;以及
风扇(80),其设置在所述输气管(70)内且形成将所述引灰管(60)内气体通过所述输气管(70)引入所述气体循环通道(103)中的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401)和所述第二凸缘(402)均由外环形成,所述第一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云黄宇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