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402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维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升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一提升组件。第一连接件连接于输电塔。第二连接件连接于输电塔,并设置于第一连接件的下方。第一提升组件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并用于增加第一连接件到第二连接件沿竖直方向之间的距离。提升装置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直接连接在输电塔上,以便于提升装置直接对输电塔进行提升改造,以减小拆除原输电塔和重新规划新输电塔的时间和费用,降低改造成本。同时,避免原输电塔的资源浪费,提高原输电塔的利用率,提高改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维护
,尤其涉及一种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行业工作趋势正向着智能化、高效化、机械化快速发展。而现有的输电塔存在着较多的老旧输电塔,大部分老旧输电塔的导线对地距离较低,严重影响周围设施和住户安全,所以输电塔改造已经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工作。然而目前杆塔改造时,由于国家土地资源宝贵、青赔难度高、地皮价格昂贵,所以如何利用最少的地皮去改造输电铁塔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输电塔升高改造,首先是选好线路走向,再根据走向定桩,规划设计,谈土地赔偿问题。但是由于重新规划路线和拆除老旧输电塔,耗时长,难度大,需要多方人员的配合,成本较高,因此亟需一种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装置,以在原有杆塔基础上改造提升杆塔,以节约土地赔偿及拆除原塔材的费用和时间,提高改造效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连接于输电塔;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输电塔,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方;第一提升组件,所述第一提升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并用于增加所述第一连接件到所述第二连接件沿竖直方向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提升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作为优选,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盘,所述第一支撑盘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面和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上端;第二支撑盘,所述第二支撑盘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面和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下端。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盘和所述第二支撑盘。作为优选,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承力件,所述承力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盘的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撑盘顶面。作为优选,所述承力件沿所述第一支撑盘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作为优选,所述提升装置沿所述输电塔周向对称设置有四组。作为优选,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第二提升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盘或所述第二支撑盘,并用于改变四组所述提升装置沿水平方向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提升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提升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盘和所述第二支撑盘。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盘为一体成型件;所述第二支撑盘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一体成型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升装置,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一提升组件,其中,提升装置通过第一提升组件增加第一连接件到第二连接件沿竖直方向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直接连接的输电塔的高度,从而达到改造输电塔的目的。提升装置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直接连接在输电塔上,以便于提升装置直接对输电塔进行提升改造,以减小拆除原输电塔和重新规划新输电塔的时间和费用,降低改造成本。同时,避免原输电塔的资源浪费,提高原输电塔的利用率,提高改造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有部分输电塔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有部分输电塔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有部分输电塔的四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有部分输电塔的四组提升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00、提升装置;200、输电塔;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第一提升组件;31、提升加载器;32、总控开关;33、液压管道;4、第二提升组件;5、第一支撑盘;6、第二支撑盘;7、承力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本专利技术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装置100,用于输电塔200的提升改造中,以便于直接提升输电塔200的高度,降低输电塔200改造成本,并提高改造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提升装置100,其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和第一提升组件3。其中,第一连接件1连接于输电塔200。第二连接件2连接于输电塔200,并设置于第一连接件1的下方。第一提升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连接,并用于增加第一连接件1到第二连接件2沿竖直方向之间的距离,进而达到提升输电塔200的高度目的,以完成对输电塔200的提升改造。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提升装置100,通过第一提升组件3增加第一连接件1到第二连接件2沿竖直方向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与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直接连接的输电塔200的高度,从而达到改造输电塔200的目的。提升装置100中的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直接连接在输电塔200上,以便于提升装置100直接对输电塔200进行提升改造,以减小拆除原输电塔和重新规划新输电塔的时间和费用,降低改造成本。同时,避免原输电塔的资源浪费,提高输电塔200的利用率,提高改造效率。如图1和2所示,为增强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与输电塔200连接强度,优选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的横截面均为L型的角钢,L型的角钢能够与输电塔200的形状相适应,以便于角钢的两直角边均与输电塔200连接,增加与杆塔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与杆塔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为提高提升装置100的结构整体承载力,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均为高强钢。由于输电塔200的塔材一般为Q23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均为Q345,以保证本提升装置100的强度高于输电塔200的塔材强度,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n第一连接件(1),连接于输电塔(200);/n第二连接件(2),连接于所述输电塔(200),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下方;/n第一提升组件(3),所述第一提升组件(3)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连接,并用于增加所述第一连接件(1)到所述第二连接件(2)沿竖直方向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件(1),连接于输电塔(200);
第二连接件(2),连接于所述输电塔(200),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下方;
第一提升组件(3),所述第一提升组件(3)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连接,并用于增加所述第一连接件(1)到所述第二连接件(2)沿竖直方向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升组件(3)包括:
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
第一支撑盘(5),所述第一支撑盘(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底面和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上端;
第二支撑盘(6),所述第二支撑盘(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顶面和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盘(5)和所述第二支撑盘(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择钟森淼邓小康张惠荣王建群谢国臣罗庆雄施茂良缪杰陈宏远廖承就曾昭荣杨悦刘家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