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带框束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92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2
本专利属于包装机械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带框束带机。本专利通过使两束带机上短输送组件一侧相对接;工作的时候,待打包产品从第一输送带进入该输送带机构中,并被其带动过渡输送带处,此时由于第一束带框与第二束带框之间仅间隔有两个短输送组件的长度,因此带框的间距被大大减少,从而使两打包带的位置于产品的长度相适配,进而使得打包更为美观;并且,由于短输送组件上不设置过渡板,因此短输送组件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长度调整,从而使过渡输送带的长度变化,进而适配不同大小的待打包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带框束带机
本专利属于包装机械
,特指一种双带框束带机。
技术介绍
束带机是用打包带捆扎物品的设备,一般包括有负责烫粘剪切打包带的机芯装置、打包带围绕捆扎物绕圈的框架装置;在机芯之前,束带机还设有打包带拉紧滚轮组和打包带的送带滚轮组、预送带滚轮组和储存有打包带的带盘。现有的束带机均为单带框,一次工作只能打一个带子,而现有的一些产品在打包时需要在产品前后均打包一条带子进行固定,如中国技术202020725202.3公开的一种新型束带机;为了实现该功能,制造者可以将两束带机串联设置,使束带机进口和出口依次连接使用。但是,现有的束带机进一端的输送带长度要远大于于另一端的输送带长度,这是因为在束带机的其中一端的束带机台面上会设有过渡板,过渡板会占用较大的台面长度,因此当两束带机依次串联使用时,两个束带机间隔距离过大,导致打包待打在产品左右两端上,非常不美观,并且影响打包效果。对于目前的束带机生产厂家来说,制造出一种单个机芯控制两个带框同时进行打包的、且整合度较高的机器仍然较为困难,需要攻克较多的技术点,且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实际功能效果还未知;因此,如何将两个束带机整合成一个整体,且如何有效降低使两束带机之间的带框距离是目前本行业的研究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束带机带框距离的双带框束带机。本专利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带框束带机,包括束带机架,还包括输送带机构,其设置在束带机架上,用于传输待打包产品;以及第一束带机构和第二束带机构,设置在束带机架上,用于在待打包产品上进行束带;第一束带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束带框以及驱动第一束带框打包的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束带机构包括第二束带框以及驱动第二束带框打包的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束带框和第二束带框沿着输送带机构的传输方向,一前一后设置在所述束带机架上;其中,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有第一输送带、过渡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过渡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沿着输送带机构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输送带设置在第一束带框前侧,过渡输送带设置在第一束带框和第二束带框之间,第二输送带设置在第二束带框后侧。进一步地,所述束带机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束带机架与第二束带机架,第一束带机架与第二束带机架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束带框和第二束带框;所述第一束带框偏心设在所述第一束带机架上,第一束带机架于第一束带框的两侧具有一长输送组件与短输送组件;所述第二束带框偏心设在所述第二束带机架上,第二束带机架于第二束带框的两侧同具一长输送组件与短输送组件;第一束带机架与第二束带机架相连接时,两短输送组件相连接成所述过渡输送带。进一步地,所述长输送组件与短输送组件分别包括有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设有滚筒皮带,且所述第一滚筒或第二滚筒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束带机架中还设有向下抵接所述滚筒皮带的张紧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以及第二控制组件均包括束带组件、上带组件;所述上带组件连接所述进带口,通过上带组件将打包带送入所述束带组件中,再由束带组件进行打包;第一控制组件以及第二控制组件中的所述束带组件以及上带组件的朝向相同,使所述进带口分别位于束带机架的同一侧。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机仓,机仓中设有设有束带层,束带层上设有用于放置束带机架的安装平面;所述束带层中设有前后贯通的打包通道,当所述束带机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平面上时,束带机架中的输送带机构、第一束带框和第二束带框均位于所述打包通道中;所述机仓中还固定有带盘以及驱动束带机工作的主驱动电路,通过机仓隔离带盘、主驱动电路以及束带机架。进一步地,所述束带层于所述安装平面一侧设有置空部,置空部两侧的机仓上设有仓门;所述束带机架底部设有固定有滑块,所述安装平面上设有延伸至所述置空部的滑轨,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用于通过滑轨来将束带机架移动至置空部后,打开仓门来进行束带机架的检修。进一步地,所述机仓于束带机架上方还设有带盘层,在所述带盘层中设有所述带盘,并在所述带盘和束带机架之间还设有储带箱。进一步地,所述带盘层中竖直设有一分隔部,用于分割带盘层为两个放置腔;所述放置腔中均设有所述带盘,且在放置腔的底部均设有供打包带穿过的穿带口。进一步地,所述放置腔中至少设有两个带盘。进一步地,所述分隔部包括并列设置的两块隔板,所述带盘固定在所述隔板上,并将用来驱动带盘工作的带盘驱动电路设置在两隔板之间;所述隔板包括固定在带盘层中的固定板和铰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活动板,所述带盘固定在所述活动板上,用于通过打开所述活动板来检修位于两隔板之间的带盘驱动电路。本专利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通过使两束带机上短输送组件一侧相对接;工作的时候,待打包产品从第一输送带进入该输送带机构中,并被其带动过渡输送带处,此时由于第一束带框与第二束带框之间仅间隔有两个短输送组件的长度,因此带框的间距被大大减少,从而使两打包带的位置于产品的长度相适配,进而使得打包更为美观;;并且,由于短输送组件上不设置过渡板,因此短输送组件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长度调整,从而使过渡输送带的长度变化,进而适配不同大小的待打包产品。2、本专利通过机仓结构来安装带盘和主驱动电路,从而通过机仓达到模块分割的效果,模块分割有助于本专利中双带框束带机的安装,并且使各个模块互不干扰,减少影响。3、本专利通过机仓、带盘层结构来将带盘固定在束带机架的上方,一来便于观察,二来便于更换。带盘层的前后两侧可以是开放式的,也可以在带盘层上设置门来使带盘层打开或关闭。4、本专利通过在机仓中设置滑轨,来使束带机在置空部与安装平面上来回切换,使得束带机在置空部上时可以进行检修工作,从而省去的拆除仓体的工序;并且,由于束带机架中空,检修人员可以直接将束带机移动至置空部上进行检修,从而省去了拆除过程。附图说明图1是机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机仓仓门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束带机架以及带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束带机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束带机架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长输送组件以及短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带盘层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带盘层的顶部示意图;图9是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1、束带机架;11、第一束带机架;12、第二束带机架;111、滑块;112、插轴;113、过渡板;114、开口;13、长输送组件;131、第一滚筒;14、短输送组件;141、第二滚筒;15、进带口;16、滚筒皮带;17、张紧轮;18、平板;19、限位挡板;2、带盘;21、带盘驱动电路;31、束带组件;32、上带组件;4、机仓;41、滑轨;411、插孔;42、打包通道;43、置空部;431、检修口;44、仓门;45、束带层;46、储带箱;47、第一支撑板;48、第二支撑板;49、支撑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带框束带机,包括束带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输送带机构(6),其设置在束带机架(1)上,用于传输待打包产品;以及/n第一束带机构和第二束带机构,设置在束带机架(1)上,用于在待打包产品上进行束带;第一束带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束带框(71)以及驱动第一束带框(71)打包的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束带机构包括第二束带框(72)以及驱动第二束带框(72)打包的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束带框(71)和第二束带框(72)沿着输送带机构(6)的传输方向,一前一后设置在所述束带机架(1)上;/n其中,所述输送带机构(6)包括有第一输送带(61)、过渡输送带(62)和第二输送带(63),第一输送带(61)、过渡输送带(62)和第二输送带(63)沿着输送带机构(6)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输送带(61)设置在第一束带框(71)前侧,过渡输送带(62)设置在第一束带框(71)和第二束带框(72)之间,第二输送带(63)设置在第二束带框(72)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带框束带机,包括束带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送带机构(6),其设置在束带机架(1)上,用于传输待打包产品;以及
第一束带机构和第二束带机构,设置在束带机架(1)上,用于在待打包产品上进行束带;第一束带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束带框(71)以及驱动第一束带框(71)打包的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束带机构包括第二束带框(72)以及驱动第二束带框(72)打包的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束带框(71)和第二束带框(72)沿着输送带机构(6)的传输方向,一前一后设置在所述束带机架(1)上;
其中,所述输送带机构(6)包括有第一输送带(61)、过渡输送带(62)和第二输送带(63),第一输送带(61)、过渡输送带(62)和第二输送带(63)沿着输送带机构(6)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输送带(61)设置在第一束带框(71)前侧,过渡输送带(62)设置在第一束带框(71)和第二束带框(72)之间,第二输送带(63)设置在第二束带框(72)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带框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机架(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束带机架(11)与第二束带机架(12),第一束带机架(11)与第二束带机架(12)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束带框(71)和第二束带框(72);
所述第一束带框(71)偏心设在所述第一束带机架(11)上,第一束带机架(11)于第一束带框(71)的两侧具有一长输送组件(13)与短输送组件(14);
所述第二束带框(72)偏心设在所述第二束带机架(12)上,第二束带机架(12)于第二束带框(72)的两侧同具一长输送组件(13)与短输送组件(14);
第一束带机架(11)与第二束带机架(12)相连接时,两短输送组件(14)相连接成所述过渡输送带(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带框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输送组件(13)与短输送组件(14)分别包括有第一滚筒(131)和第二滚筒(141),第一滚筒(131)与第二滚筒(141)之间设有滚筒皮带(16),且所述第一滚筒(131)或第二滚筒(141)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束带机架(1)中还设有向下抵接所述滚筒皮带(16)的张紧轮(17)。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带框束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以及第二控制组件均包括束带组件(31)、上带组件(32);所述上带组件(32)连接所述进带口(15),通过上带组件(32)将打包带送入所述束带组件(31)中,再由束带组件(31)进行打包;
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旭斌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旭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