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78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包括型腔、活动顶出机构和型芯,型腔与型芯合模后形成用于容纳材料的容纳空间;型腔内开设有第一装配孔,第一装配孔内布置有第一镶针,第一镶针与第一装配孔的孔底之间布置有弹性顶压件;型芯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活动顶出机构包括导向装配在第二装配孔的第二镶针和驱动第二镶针活动的驱动机构,第二镶针在其移动行程中具有顶端位于第二装配孔内的开模位和合模时顶端进入第一装配孔的工作位。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镶针向上移动,第二镶针进入第一装配孔内将孔位处的余料一同推入第一装配孔内,将熔融状态的片材分开,避免孔位处的余料与片材之间接触产生飞边,提高了产品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
技术介绍
SMC复合材料(Sheetmoldingcompound)中文名称为片状模塑料,是玻璃钢的一种,在汽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现有模压玻璃钢产品的安装孔,模具设计是一般采用碰穿结构并预留0.5mm的间隙,零件成型后还需要对预留的0.5mm飞边进行打磨。图1是现有的某种模压玻璃钢产品,其上的碰穿孔较多,如果按照传统的工艺进行制作,实际零件成型后,如图2所示,后期零件孔中积料残余,零件还需要对预留的0.5mm飞边进行打磨处理,增加零件的制造时间以及成本。另外如图3所示,玻璃钢产品理想状态下,孔周全纤维分布应该是杂乱无章的,而碰穿孔会造成安装孔周边玻纤定向,如图4所示,严重影响零件孔位强度。授权公告号为CN20557280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通孔预埋件的SMC成型件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固定板、上凹模、下凸模和顶出机构,合模后下凸模与上凹模之间形成产品型腔,下凸模上放置有预埋件;该成型模具还包括下型芯和在合模时与预埋件上端面保持抵紧接触的压紧机构,下型芯竖直安装在下凸模内,下型芯的上端位于预埋件的内孔中且下型芯的顶面不高于预埋件的上端面,下型芯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凸模底部;压紧机构竖直安装在上模固定板和上凹模内。上述的有通孔预埋件的SMC成型件的成型模具在制作SMC零件上的装配孔时,压紧机构抵紧接触在预埋件上,利用压紧结构挡住流动的料,避免料进入预埋件的孔内。但是压紧结构与预埋件的接触全部靠弹簧的弹力提供,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弹簧自身的弹性下降、并且压杆的端面受损,导致压紧结构与预埋件之间会出现间隙产生飞边,后期还需要进行打磨,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增加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SMC零件成型模具在长时间使用后压紧结构与预埋件之间出现间隙产生飞边,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增加制作成本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包括型腔、活动顶出机构和与所述型腔相对布置的型芯,所述型腔与所述型芯合模后形成用于容纳材料的容纳空间;所述型腔内开设有朝向所述型芯的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内布置有第一镶针,所述第一镶针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孔底之间布置有弹性顶压件;所述型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同轴的第二装配孔,所述活动顶出机构包括导向装配在所述第二装配孔内的第二镶针和驱动所述第二镶针导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镶针在其移动行程中具有顶端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孔内的开模位,所述第二镶针还具有向上移动抵接所述第一镶针以使所述第二镶针的顶端进入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工作位。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挡块、驱动板和连杆传动组件,所述挡块固定布置在所述型腔上,所述第二镶针的底部固定在所述驱动板上,所述连杆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驱动板上下移动,所述连杆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挡块挡止配合,所述连杆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板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杆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导向块,所述第二传动杆为中部设有支点的杠杆结构,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底端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顶端与所述挡块挡止,所述导向块导向装配在所述驱动板上,导向块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镶针的移动方向。优选地,所述驱动板上固定布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水平延伸的滑道,所述导向块导向装配在所述滑道上。优选地,所述导向块有两个,两个导向块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销轴转动装配,所述底座上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的槽壁形成所述滑道。优选地,所述弹性顶压件为弹簧。优选地,所述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还包括固定板和布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顶出板,所述顶出板上布置有顶针,所述型芯上开设有供所述顶针穿过的穿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驱动机构可以驱动第二镶针在第二装配孔内导向移动,在模压SMC零件时,模具机构开模,此时第二镶针位于开模位,第二镶针的顶端位于第二装配孔内,将SMC片材布置在型芯上;模具合模,型腔下移与型芯闭合,SMC片材受热融化,此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镶针向上移动,第二镶针与第一镶针抵接并克服弹性顶压件的弹力进入第一装配孔内,此时第二镶针将孔位处的余料一同推入第一装配孔内,将熔融状态的片材分开,形成零件孔位,避免孔位处的余料与片材之间接触产生飞边,提高了产品的成型质量,降低了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SMC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SMC零件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理想状态孔周全玻纤杂乱无章分布示意图;图4是现有碰穿孔周全玻纤定向分布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的活动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的活动顶出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的活动顶出机构沿B-B线的剖视图。图中,1、型腔;11、第一装配孔;2、型芯;21、第二装配孔;3、活动顶出机构;31、挡块;32、驱动板;33、第一传动杆;34、第二传动杆;35、导向块;36、底座;37、T形槽;38、支点;39、销轴;4、固定板;5、顶出板;6、顶针;7、第一镶针;8、第二镶针;9、弹性顶压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的优选实施例,如图5至图8所示,该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包括型腔1、型芯2、活动顶出机构3、固定板4、顶出板5和顶针6,型腔1和型芯2沿上下方向相对布置,型芯2布置在型腔1的下侧,型腔1和型芯2合模后形成用于容纳材料的容纳空间。型腔1内开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装配孔11,即第一装配孔11朝向型芯2布置,第一装配孔11内布置有第一镶针7,第一镶针7可在第一装配孔11内轴向活动。第一镶针7与第一装配孔11的孔底之间还布置有弹性顶压件9,弹性顶压件9向第一镶针7施加朝向型芯2的弹性力,使型腔1与型芯2合模时第一镶针7与型芯2保持接触。优选地,弹性顶压件9为弹簧,弹簧的装配方式简单,成本低;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顶压件9也可以为气腔。型芯2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21,第二装配孔21与第一装配孔11同轴布置。活动顶出机构3包括第二镶针8和驱动机构,第二镶针8导向装配在第二装配孔21内,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镶针8在第二导向孔内上下移动。型腔1与型芯2开模时,第二镶针8位于行程的最低点,第二镶针8的顶端位于第二装配孔21内,此时第二镶针8处于开模位;型腔1与型芯2合模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镶针8向上移动,第二镶针8向上与第一镶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型腔、活动顶出机构和与所述型腔相对布置的型芯,所述型腔与所述型芯合模后形成用于容纳材料的容纳空间;/n所述型腔内开设有朝向所述型芯的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内布置有第一镶针,所述第一镶针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孔底之间布置有弹性顶压件;/n所述型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同轴的第二装配孔,所述活动顶出机构包括导向装配在所述第二装配孔内的第二镶针和驱动所述第二镶针导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镶针在其移动行程中具有顶端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孔内的开模位,所述第二镶针还具有向上移动抵接所述第一镶针以使所述第二镶针的顶端进入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工作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型腔、活动顶出机构和与所述型腔相对布置的型芯,所述型腔与所述型芯合模后形成用于容纳材料的容纳空间;
所述型腔内开设有朝向所述型芯的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内布置有第一镶针,所述第一镶针与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孔底之间布置有弹性顶压件;
所述型芯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同轴的第二装配孔,所述活动顶出机构包括导向装配在所述第二装配孔内的第二镶针和驱动所述第二镶针导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镶针在其移动行程中具有顶端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孔内的开模位,所述第二镶针还具有向上移动抵接所述第一镶针以使所述第二镶针的顶端进入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工作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挡块、驱动板和连杆传动组件,所述挡块固定布置在所述型腔上,所述第二镶针的底部固定在所述驱动板上,所述连杆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驱动板上下移动,所述连杆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挡块挡止配合,所述连杆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模压SMC零件的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传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顺成区锦文孙金生蒙日亮马正伟刘超侯志明宁进广张显寨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