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防剥落式新型防锈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47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防剥落式新型防锈工艺,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在涂覆防锈涂料之前,在钢结构表面均匀焊接上多个焊磁囊,然后再涂覆防锈涂料,并取多个补强鳞片贴覆于防锈涂料上,依靠焊磁囊的磁吸作用对补强鳞片进行吸附,补强鳞片自主迁移对焊磁囊实现拼接覆盖,不仅可以提高涂层成型后的强度,还可以提高涂层的抗渗透性,并且基于焊磁囊和补强鳞片之间的磁吸作用,使得涂层不易出现剥落现象,即使出现剥落现象,在焊磁囊的磁吸作用下,剥落的部分大概率也会复位形成临时防锈,为涂层修复赢得宝贵的时间,避免钢结构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显著提高钢结构的防锈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防剥落式新型防锈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结构防剥落式新型防锈工艺。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抵抗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钢结构耐腐蚀性差,特别是在潮湿和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对处于海水中的海洋平台结构,需采用“锌块阳极保护”等特殊措施予以防腐蚀。但是现有的钢结构在经过防锈处理后,仅在有限的一段时间内提供防锈保护,而在钢结构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防锈涂层部分剥落的情况,一旦出现剥落情况防锈涂层便会失去作用,将钢结构暴露于外界环境中,极易被锈蚀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防剥落式新型防锈工艺,可以通过在涂覆防锈涂料之前,在钢结构表面均匀焊接上多个焊磁囊,然后再涂覆防锈涂料,并取多个补强鳞片贴覆于防锈涂料上,依靠焊磁囊的磁吸作用对补强鳞片进行吸附,补强鳞片自主迁移对焊磁囊实现拼接覆盖,不仅可以提高涂层成型后的强度,还可以提高涂层的抗渗透性,并且基于焊磁囊和补强鳞片之间的磁吸作用,使得涂层不易出现剥落现象,即使出现剥落现象,在焊磁囊的磁吸作用下,剥落的部分大概率也会复位形成临时防锈,为涂层修复赢得宝贵的时间,避免钢结构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显著提高钢结构的防锈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防剥落式新型防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钢结构进行表面处理,除去其表面的锈蚀、氧化皮和附着不牢的旧漆膜附着物;S2、将焊磁囊均匀焊接至钢结构表面,然后清理焊渣后配制防锈涂料,备用;S3、将防锈涂料涂覆至钢结构表面,并完全覆盖住焊磁囊,保持涂料厚度均匀;S4、取多个补强鳞片贴覆于防锈涂料上,然后自主迁移对焊磁囊实现拼接覆盖;S5、对防锈涂料进行加热固化,加热温度为40-60℃,结束后对表面进行修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焊磁囊包括底磁片、外囊膜以及多个焊点,所述外囊膜连接于底磁片的一端,且外囊膜内填充有热固化材料,所述焊点均匀设置于底磁片边缘处,底磁片具有较强的磁吸作用,外囊膜可以进行一定的形变来增大与涂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结合力,并且在加热后热固化材料会固化对外囊膜的形状进行固定,焊点则用于将底磁片焊接在钢结构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防锈涂料由组分A和组分B按照质量比3-4:1组成,组分A由以下重量份成分组成:环氧树脂20-50份、环氧稀释剂1-10份、助溶剂6-20份、锌粉5-15份、有机膨润土0.8-1份、分散剂0.1-2份、消泡剂0.1-2份;组分B由以下重量份成分组成:固化剂20-70份、去离子水30-50份、润湿剂0.5-2份。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涂料厚度与焊磁囊的厚度比为2-3:1,相邻焊磁囊之间的距离与焊磁囊的宽度比为0.5-0.8:1,既可以保证涂层与焊磁囊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同时涂层本身的强度得到增强,另外焊磁囊的磁场可以覆盖住整个涂层,全范围起到防剥落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的补强鳞片包括对称连接的外石墨层和内铁磁层,所述补强鳞片的厚度从中间向边缘处逐渐缩小,外石墨层起到增强涂层强度的作用,内铁磁层则用来响应焊磁囊的磁吸作用来起到防剥落的效果,补强鳞片的厚度中间厚边缘薄,这是由于补强鳞片是拼接分布的,因此可以保证涂层内的补强鳞片厚度相对均匀,涂料分布更为合理,既可以保证强度得到提升,同时保证优异的防锈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内铁磁层远离外石墨层一端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断杆,所述自断杆远离内铁磁层一端连接有磁胀球,自断杆起到连接磁胀球和补强鳞片的作用,磁胀球会在底磁片的磁吸作用下陷入外囊膜中,并且在外囊膜固化后进行固定,可以进一步提高补强鳞片的防剥落性。进一步的,所述自断杆包括外连端、易断端和内连端,所述易断端连接于外连端和内连端之间,所述外连端和内铁磁层连接,所述内连端与磁胀球连接,在补强鳞片仍出现意外剥落的情况时,易断端会率先断裂,外连端和内连端分开并同时与外界实现开放,进而分别展开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外连端和内连端均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易断端采用脆性材料制成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外连端内填充有自发热材料,所述内连端内填充有热熔性材料,外连端内的自发热材料在泄漏后,会立即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既实现对钢结构的氧化保护,同时会产生热量对内连端进行加热,并迫使热熔性材料熔化,然后在磁胀球受热膨胀的作用下挤出热熔性材料,在剥落区域形成覆盖隔离,暂时性的隔绝外界环境,并提示技术人员及时进行修复。进一步的,所述磁胀球包括导热球壳、弹性挤压膜以及热膨胀气体,所述导热球壳靠近自断杆一端开设有缺口,所述弹性挤压膜覆盖于缺口处,所述热膨胀气体填充于弹性挤压膜和导热球壳之间,导热球壳内的热膨胀气体在受到加热后会膨胀,然后通过弹性挤压膜挤压内连端内的热熔性材料,从而实现临时性的修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的补强鳞片宽度的两倍大于相邻一对焊磁囊之间的最大距离,所述补强鳞片的厚度小于涂料厚度,保证补强鳞片在贴覆时是处于拼接状态的,显著提高涂层的机械强度,并提升其抗渗透性,同时不易出现剥落现象。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可以通过在涂覆防锈涂料之前,在钢结构表面均匀焊接上多个焊磁囊,然后再涂覆防锈涂料,并取多个补强鳞片贴覆于防锈涂料上,依靠焊磁囊的磁吸作用对补强鳞片进行吸附,补强鳞片自主迁移对焊磁囊实现拼接覆盖,不仅可以提高涂层成型后的强度,还可以提高涂层的抗渗透性,并且基于焊磁囊和补强鳞片之间的磁吸作用,使得涂层不易出现剥落现象,即使出现剥落现象,在焊磁囊的磁吸作用下,剥落的部分大概率也会复位形成临时防锈,为涂层修复赢得宝贵的时间,避免钢结构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显著提高钢结构的防锈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2)焊磁囊包括底磁片、外囊膜以及多个焊点,外囊膜连接于底磁片的一端,且外囊膜内填充有热固化材料,焊点均匀设置于底磁片边缘处,底磁片具有较强的磁吸作用,外囊膜可以进行一定的形变来增大与涂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结合力,并且在加热后热固化材料会固化对外囊膜的形状进行固定,焊点则用于将底磁片焊接在钢结构表面。(3)涂料厚度与焊磁囊的厚度比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防剥落式新型防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钢结构进行表面处理,除去其表面的锈蚀、氧化皮和附着不牢的旧漆膜附着物;/nS2、将焊磁囊(1)均匀焊接至钢结构表面,然后清理焊渣后配制防锈涂料,备用;/nS3、将防锈涂料涂覆至钢结构表面,并完全覆盖住焊磁囊(1),保持涂料厚度均匀;/nS4、取多个补强鳞片(2)贴覆于防锈涂料上,然后自主迁移对焊磁囊(1)实现拼接覆盖;/nS5、对防锈涂料进行加热固化,加热温度为40-60℃,结束后对表面进行修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防剥落式新型防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钢结构进行表面处理,除去其表面的锈蚀、氧化皮和附着不牢的旧漆膜附着物;
S2、将焊磁囊(1)均匀焊接至钢结构表面,然后清理焊渣后配制防锈涂料,备用;
S3、将防锈涂料涂覆至钢结构表面,并完全覆盖住焊磁囊(1),保持涂料厚度均匀;
S4、取多个补强鳞片(2)贴覆于防锈涂料上,然后自主迁移对焊磁囊(1)实现拼接覆盖;
S5、对防锈涂料进行加热固化,加热温度为40-60℃,结束后对表面进行修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防剥落式新型防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焊磁囊(1)包括底磁片(11)、外囊膜(12)以及多个焊点(13),所述外囊膜(12)连接于底磁片(11)的一端,且外囊膜(12)内填充有热固化材料,所述焊点(13)均匀设置于底磁片(11)边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防剥落式新型防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防锈涂料由组分A和组分B按照质量比3-4:1组成,组分A由以下重量份成分组成:环氧树脂20-50份、环氧稀释剂1-10份、助溶剂6-20份、锌粉5-15份、有机膨润土0.8-1份、分散剂0.1-2份、消泡剂0.1-2份;组分B由以下重量份成分组成:固化剂20-70份、去离子水30-50份、润湿剂0.5-2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防剥落式新型防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涂料厚度与焊磁囊(1)的厚度比为2-3:1,相邻焊磁囊(1)之间的距离与焊磁囊(1)的宽度比为0.5-0.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防剥落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峰秦旺军杨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宝路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