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镜检查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46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气管镜检查固定器,包括气管镜本体,所述气管镜本体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外壳和至少两组固定臂,所述固定外壳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气管镜本体插入通孔中,所述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圆槽,所述固定外壳靠近圆槽的外壁铰接有两个夹杆,两个所述夹杆的一端穿入圆槽的内部,两个所述夹杆另一端的外壁均套设有夹块,两个所述夹杆靠近夹块的内壁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两组所述固定臂分别活动安装在固定外壳两侧的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器,达到了对气管镜插管外露部分直接固定在病人脸部的效果,从而可以代替护士对气管镜本体进行把持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镜检查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气管镜
,具体为气管镜检查固定器。
技术介绍
气管镜本体是一种经口或鼻置入患者下呼吸道,用于做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变的观察、活检采样、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配合TV系统可进行摄影、示教和动态记录的医疗器械。通过连接的活检取样附件,可以协助发现早期病变,可以开展息肉摘除等体内外科手术。它适用于支气管、肺部疾病研究以及术后检查等操作。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625882U包括气管镜本体,气管镜本体的手柄处设置有注药口,它还包括辅助导管,所述辅助导管包括设置在气管镜本体治疗通道内的内导管,内导管与气管镜本体治疗通道之间设置有间隙,内导管的首端从所述注药口伸出,且内导管的首端连接有用于连接注射器的注药管,注药管的外径大于所述注药口的内径,内导管的尾端从气管镜本体的插入端伸出,且内导管的尾端连接有配重管。能够缩短药流路径,减少污染环节,避免药液溢出和污染,而且对支气管壁刺激减小,减小吸引压力、避免气管镜本体插入端吸引时误吸支气管粘膜。但是这个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这个装置在使用时,医生一个人无法完成,需要护士进行协助,所以提出了气管镜检查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气管镜检查固定器,具备可以对气管插管外露部分固定在病人脸部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气管镜检查固定器,包括气管镜本体,所述气管镜本体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外壳和至少两组固定臂。所述固定外壳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气管镜本体插入通孔中,所述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圆槽,所述固定外壳靠近圆槽的外壁铰接有两个夹杆,两个所述夹杆的一端穿入圆槽的内部,两个所述夹杆另一端的外壁均套设有夹块,两个所述夹杆靠近夹块的内壁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两组所述固定臂分别活动安装在固定外壳两侧的外壁,所述固定臂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固定外壳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铰接座,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在铰接座的轴心,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的外壁,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杆的外壁,所述第一连杆远离铰接座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安装有第三连杆。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滑槽的外壁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三连杆穿入滑槽内一端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按钮,所述按钮的底部与凹槽底部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优选的,所述按钮的顶端插入圆孔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顶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折板。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底部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防滑棉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夹块,通过捏两个夹块,随之夹块会带动两个夹杆沿着铰接处打开,使夹杆脱离气管镜本体的外壁,然后气管镜本体便可以移动,当气管镜本体伸入或者抽入完毕,这时松开两个夹块,这时由于两个夹杆之间第一弹簧的弹力,会使两个夹杆带动两个夹块向外打开,使圆槽内两个夹杆的一端会向通孔的中心转动,然后当第二夹杆贴合在气管镜本体插管的外壁,对气管镜本体进行夹持和固定,达到了可以对气管镜本体插管外露的部分固定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使气管镜本体在通孔内移动,从而使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方便调节气管镜本体插入的深度。二、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外壳、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通过大拇指和中指扳在折板的两端,用食指顶在固定外壳的顶部将气管镜本体检查固定器拿起,然后扳动折板,折板会带动第一连杆,然后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向外打开,然后将通孔对准病人的口部,然后松开大拇指和中指,这时在扭簧扭转力的作用下,第一连杆会沿着铰接座做复原转动,然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会贴在病人的脸部,对固定外壳以及通孔内的气管镜本体插管进行固定,达到了对气管镜本体插管外露的部分固定的效果,同时将气管镜本体插管外露的部分固定在病人的脸部,从而可以代替护士对气管镜的固定,防止护士在把持固定气管镜插管的时候,随着时间的增加可能会有疲劳或者手抖的现象,从而影响医生的诊断。三、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连杆,按下按钮直至按钮按出圆孔,同时第二弹簧开始被压缩,这时向外抽拉第三连杆,然后按钮会顶在滑槽顶部向外滑动,当按钮滑到下一个圆孔时由于第二弹簧的弹力会使按钮弹出,然后按钮会卡在圆孔内将第三连杆固定,如果还不够长,可以重复之前动作,直到调整好为止,达到了可以根据病人脸宽来对第二连杆的长度进行延长的效果,如果病人头部带有纱布或者其他医护用具时,而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长度不足以对病人脸部进行固定时,这时可以通过第三连杆加长来解决,进而达到了在不同病人脸上都可以使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气管镜本体上安装有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在闭合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沿A-A截面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沿B-B截面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在打开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管镜本体;2、固定器;3、固定外壳;4、固定臂;31、通孔;32、圆槽;33、夹杆;34、夹块;35、第一弹簧;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3、铰接座;44、转动轴;45、扭簧;5、滑槽;6、第三连杆;7、圆孔;8、凹槽;9、按钮;10、第二弹簧;11、折板;12、防滑棉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气管镜检查固定器,包括气管镜本体1,气管镜本体1对于支气管、肺疾病研究和术后检查等是一种良好的精密仪器,本实例中没有对气管镜本体1做其他修改,所以统称为气管镜本体1,气管镜本体1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器2,固定器2包括固定外壳3和至少两组固定臂4,固定器2的作用是对气管镜本体1插管外露部分进行固定。固定外壳3的中心开设有通孔31,气管镜本体1插入通孔31中,固定外壳3通过上下两块外壳连接在一起,并且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等活动连接的方式,方便拆卸的同时也可以方便固定外壳3打开使气管镜本体1的插管放在通孔31中,而上下两块外壳将通孔31分成两个半圆形的槽,并且圆槽32也从中间分开,圆槽32分开时为了方便安装夹杆33,通孔31的内壁开设有圆槽32,固定外壳3靠近圆槽32的外壁铰接有两个夹杆33,两个夹杆33的一端穿入圆槽32的内部,两个夹杆33另一端的外壁均套设有夹块34,两个夹杆33在圆槽32的出口处铰接,为了可以使医生挤捏两个夹杆33,所以在夹杆33的外壁套设有夹块34,夹块34可以方便医生的手对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管镜检查固定器,包括气管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镜本体(1)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器(2),所述固定器(2)包括固定外壳(3)和至少两组固定臂(4);/n所述固定外壳(3)的中心开设有通孔(31),所述气管镜本体(1)插入通孔(31)中,所述通孔(31)的内壁开设有圆槽(32),所述固定外壳(3)靠近圆槽(32)的外壁铰接有两个夹杆(33),两个所述夹杆(33)的一端穿入圆槽(32)的内部,两个所述夹杆(33)另一端的外壁均套设有夹块(34),两个所述夹杆(33)靠近夹块(34)的内壁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35);/n两组所述固定臂(4)分别活动安装在固定外壳(3)两侧的外壁,所述固定臂(4)包括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所述固定外壳(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铰接座(43),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通过转动轴(44)转动安装在铰接座(43)的轴心,所述转动轴(44)的外壁套设有扭簧(45),所述扭簧(4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3)的外壁,所述扭簧(4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杆(41)的外壁,所述第一连杆(41)远离铰接座(43)的一端与第二连杆(42)的一端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气管镜检查固定器,包括气管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镜本体(1)的外壁套设有固定器(2),所述固定器(2)包括固定外壳(3)和至少两组固定臂(4);
所述固定外壳(3)的中心开设有通孔(31),所述气管镜本体(1)插入通孔(31)中,所述通孔(31)的内壁开设有圆槽(32),所述固定外壳(3)靠近圆槽(32)的外壁铰接有两个夹杆(33),两个所述夹杆(33)的一端穿入圆槽(32)的内部,两个所述夹杆(33)另一端的外壁均套设有夹块(34),两个所述夹杆(33)靠近夹块(34)的内壁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35);
两组所述固定臂(4)分别活动安装在固定外壳(3)两侧的外壁,所述固定臂(4)包括第一连杆(41)和第二连杆(42),所述固定外壳(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铰接座(43),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通过转动轴(44)转动安装在铰接座(43)的轴心,所述转动轴(44)的外壁套设有扭簧(45),所述扭簧(4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外壳(3)的外壁,所述扭簧(4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杆(41)的外壁,所述第一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蒋炬徐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