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祥专利>正文

人行道信号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462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行道信号控制器,信号控制部分E中开关S↓[1]与中心处理部分B中的光耦IC↓[2]相接,IC↓[2]与单片机IC↓[3]相接,晶振Q↓[1]分别与IC↓[2-3]相接,IC↓[3]与通讯接口J↓[1]相接,IC↓[3]与光隔驱动部分D中光隔器U↓[1-5]相接,U↓[1-5]与信号控制部分E中信号灯H↓[1-5]及执行部分F中可控硅T↓[1-5]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按行人的意愿随意操作人行道信号灯的开启状态。(*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行道信号控制器。目前,在城市的十字路口所设置的人行道信号灯,大都是按固定的设定时间而定期开、关,它不能按行人的意愿而随意操作人行道信号灯的开启状态,这样对横过马路的行人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部分,提供一种人行道信号控制器,它能够按行人的意愿随意操作人行道信号灯的开启状态,大大方便了行人横过马路。本技术人行道信号控制器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有相互连接的电源部分A、中心处理部分B、日历时间存储部分C、光隔驱动部分D、信号控制部分E、执行部分F,信号控制部分E中开关S1与中心处理部分B中的光耦IC2相接,IC2与单片机IC3相接,晶振Q1分别与IC2-3相接,IC3与通讯接口J1相接,IC3与光隔驱动部分D中光隔器U1-5相接,U1-5与信号控制部分E中信号灯H1-5及执行部分F中可控硅T1-5相接。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信号控制部分E中开关S1-2并联后与中心处理部分B中电容C4并联,电容C4一端串联电阻R3接光耦IC2脚2、另一端串联电阻R4接地;IC2脚4接地、脚5接单片机IC3脚6,同时,IC2脚4串联电阻R6接IC3脚1,IC2脚4分别串联电容C5-6、开关S4-5再分别与IC3脚4-5、脚8-9相接,IC3脚4-5之间并联晶振Q1,IC3脚2-3、脚7、脚10分别与通讯接口J1脚4-1相接,J1脚1接地;IC3脚15-11分别与光隔驱动部分D相接。电源部分A中变压器T0一次端分别与电源220V相接,T0二次端分别串联二极管D1-2后短接再串联电阻R1接集成块IC1脚1,T0二次端的中间端串联保险F1接地,IC1脚1串联电解电容C1接地,IC1脚1串联发光二极管L0、电阻R0接地,IC1脚2接地,IC1脚2-3之间并联电解电容C2, 中心处理部分B中光耦IC2脚1与IC1脚1相接,IC2脚2串联电容C3接地,IC2脚5串联电阻R5接IC1脚3,IC1脚3串联电解电容C7接单片机IC3脚1,IC1脚3串联电容C3接地,IC1脚8分别与IC3脚20、集成块IC5脚1、集成块IC4脚8相接,IC3脚19-17分别接IC5脚5-7,IC5脚8接电源B1正极,电源B1负极接地,IC5脚2-3之间并联晶振Q2,IC5脚4接地;IC3脚16-18分别与IC4脚1、脚3、脚2相接,IC4脚4接地、脚5-7短接后接地;IC3脚15-11分别串联电阻R11-15与光隔驱动部分D中光隔器U1-5各脚2相接,IC1脚3分别串联发光二极管L1-5再分别接U1-5的各脚1,U1-5各脚A分别通过导线a1-5与信号灯H1-5各一端以及可控硅T1-5各一端相接,信号灯H1-2另一端短接后串联保险F2接开关S3一端,信号灯H3-5另一端短接后串联保险F3接S3一端,信号灯H3-5另一端短接后串联保险F2接开关S3一端,S3另一端接电源220V一端,T1-5各另一端短接,电容C31、电阻R31串联后与T1并联,电容C32、电阻R32串联后与T2并联,电容C33、电阻R33串联后与T3并联,电容C34、电阻R34串联后与T4并联,电容C35、电阻R35串联后与T5并联,T1-5控制极分别通过导线b1-5分别串联电阻R21-25后,再分别与U1-5各脚K相接;电源220V另一端串联电感L9接R31、T1节点,电容C9与电阻R9串联后并联在电感L9两端,电源220V两端之间并联双向二极管V1。所说的IC1型号为7805,IC2型号为4N25,IC3型号为89C2051或89C1051,IC4型号为93C46,IC5型号为DS1302,U1-5型号为MOC302光隔系列。本技术的优点一、设计合理,它能够按行人的意愿随意操作人行道信号灯的开启状态,大大方便了行人横过马路;二、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靠。说明书附图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本技术人行道信号控制器,它有相互连接的电源部分A、中心处理部分B、日历时间存储部分C、光隔驱动部分D、信号控制部分E、执行部分F,信号控制部分E中开关S1与中心处理部分B中的光耦IC2相接,IC2与单片机IC3相接,晶振Q1分别与IC2-3相接,IC3与通讯接口J1相接,IC3与光隔驱动部分D中光隔器U1-5相接,U1-5与信号控制部分E中信号灯H1-5及执行部分F中可控硅T1-5相接。信号控制部分E中开关S1-2并联后与中心处理部分B中电容C4并联,电容C4一端串联电阻R3接光耦IC2脚2、另一端串联电阻R4接地;IC2脚4接地、脚5接单片机IC3脚6,同时,IC2脚4串联电阻R6接IC3脚1,IC2脚4分别串联电容C5-6、开关S4-5再分别与IC3脚4-5、脚8-9相接,IC3脚4-5之间并联晶振Q1,IC3脚2-3、脚7、脚10分别与通讯接口J1脚4-1相接,J1脚1接地;IC3脚15-11分别与光隔驱动部分D相接。电源部分A中变压器T0一次端分别与电源220V相接,T0二次端分别串联二极管D1-2后短接再串联电阻R1接集成块IC1脚1,T0二次端的中间端串联保险F1接地,IC1脚1串联电解电容C1接地,IC1脚1串联发光二极管L0、电阻R0接地,IC1脚2接地,IC1脚2-3之间并联电解电容C2,中心处理部分B中光耦IC2脚1与IC1脚1相接,IC2脚2串联电容C3接地,IC2脚5串联电阻R5接IC1脚3,IC1脚3串联电解电容C7接单片机IC3脚1,IC1脚3串联电容C8接地,IC1脚3分别与IC3脚20、集成块IC5脚1、集成块IC4脚8相接,IC3脚19-17分别接IC5脚5-7,IC5脚8接电源B1正极,电源B1负极接地,IC5脚2-3之间并联晶振Q2,IC5脚4接地;IC3脚16-18分别与IC4脚1、脚3、脚2相接,IC4脚4接地、脚5-7短接后接地;IC3脚15-11分别串联电阻R11-15与光隔驱动部分D中光隔器U1-5各脚2相接,IC1脚3分别串联发光二极管L1-5再分别接U1-5的各脚1,U1-5各脚A分别通过导线a1-5与信号灯H1-5各一端以及可控硅T1-5各一端相接,信号灯H1-2另一端短接后串联保险F2接开关S3一端,信号灯H3-5另一端短接后串联保险F3接S3一端,信号灯H3-5另一端短接后串联保险F2接开关S3一端,S3另一端接电源220V一端,T1-5各另一端短接,电容C31、电阻R31串联后与T1并联,电容C32、电阻R32串联后与T2并联,电容C33、电阻R33串联后与T3并联,电容C34、电阻R34串联后与T4并联,电容C35、电阻R35串联后与T5并联,T1-5控制极分别通过导线b1-5分别串联电阻R21-25后,再分别与U1-5各脚K相接;电源220V另一端串联电感L9接R31、T1节点,电容C9与电阻R9串联后并联在电感L9两端,电源220V两端之间并联双向二极管V1。所说的IC1型号为7805,IC2型号为4N25,IC3型号为89C2051或89C1051,IC4型号为93C46,IC5型号为DS1302,U1-5型号为MOC302光隔系列。工作状态时,当车道信号灯H5绿灯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人行道信号控制器,它有相互连接的电源部分A、中心处理部分B、日历时间存储部分C、光隔驱动部分D、信号控制部分E、执行部分F,其特征在于:信号控制部分E中开关S↓[1]与中心处理部分B中的光耦IC↓[2]相接,IC↓[2]与单片机IC↓[3]相接,晶振Q↓[1]分别与IC↓[2-3]相接,IC↓[3]与通讯接口J↓[1]相接,IC↓[3]与光隔驱动部分D中光隔器U↓[1-5]相接,U↓[1-5]与信号控制部分E中信号灯H↓[1-5]及执行部分F中可控硅T↓[1-5]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祥孙效卫罗明顺王海洋付丕利林忠琴刘玉秀
申请(专利权)人:孙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