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换光标模式及书写模式的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3378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切换光标模式及书写模式的输入装置,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相关动作,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壳体;    一切换单元,是设置在该壳体上;    一触控单元,是设置在该壳体上,并具有一可受压力触控的面板;    一控制单元,是设置在该壳体内,且与该切换单元、该触控单元电连接,是配合该切换单元的操作,使该计算机操作于书写模式及光标模式其中一种,并依据书写模式及该面板触控点的移动轨迹,输出向量坐标值及相当于鼠标左键的键码,而构成线条,且依据光标模式及该面板触控点的移动轨迹,输出向量坐标值,使光标相对位移。(*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操作更符合使用需求的可切换光标模式及书写模式的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桌上型计算机或笔记型计算机,可配合外接的绘图/手写板或内建的触控面板,依据触控点的移动轨迹,再加上按压鼠标左键或相当于鼠标左键的功能键,输出向量坐标值及构成线条,惟,目前的绘图/手写板或触控面板移动光标时,都是送出触控点的移动向量,而不会记忆及告知计算机笔划之间提笔、落笔时的位置及差距,参阅图1,也就是说,使用者借由手写笔或手指在绘图/手写板或触控面板5上画出一线条I的轨迹及在位置I 1提笔时,对于计算机而言,该屏幕6上的光标仍然会停留在位置I1,因此,当使用者在位置II1下一次落笔画出另一条线条II时,是会由位置I1开始构成线条II,而不是由位置II1开始构成线条II。这种情形就好象是利用滑鼠移动光标至一定点,此时,若将鼠标拿起,再重新放下并移动,该光标仍然会停留在该定点,并从该定点开始移动。所以,造成线条的笔画之间很不容易控制,当然也就无法轻易的书写完成一字体。所以,一种可以解决上述缺失的应用软件便因应而生,该应用软件主要是执行于桌上型计算机或笔记型计算机,可配合外接的绘图/手写板,或直接搭配笔记型计算机的触控面板,使触控点的移动轨迹与画面呈1∶1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该光标是依循一绝对坐标的坐标值移动,借此,使线条或手写的字形更容易操控。惟,上述触控面板及绘图/手写板虽然可以配合软件,使计算机操作于光标模式或手写模式,却在实际使用时仍存有以下缺失而亟待解决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化,及交流性日益扩大的情形下,现今的计算机外围无不强调随插即用的方便性,也就是说,一外围最好能与任一计算机连接后,在不需要安装驱动程序或相配合软件的情形下,就可以操作使用,因此,不管是笔记型计算机内建的触控板,还是外接的绘图\手写板,在使用上都必须先安装配合的软件,才能开始使用,并不能达到真正的随插即用,所以,前述触控板或绘图\手写板在使用方便性方面仍有可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升使用方便性的可切换游标模式及书写模式的输入装置。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该可切换光标模式及书写模式的输入装置主要是使计算机执行相关动作,包含一壳体、一切换单元、一触控单元及一控制单元。该切换单元是设置在该壳体上。该触控单元是设置在该壳体上,并具有一可受压力触控的面板。该控制单元是设置在该壳体内,且与该切换单元、该触控单元电连接,是配合该切换单元的操作,使该计算机操作于书写模式及光标模式其中一种,并依据书写模式及该面板触控点的移动轨迹,输出向量坐标值及相当于鼠标左键的键码,而构成线条,且依据光标模式及该面板触控点的移动轨迹,输出向量坐标值,使光标相对位移。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可切换光标模式及书写模式的输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一般绘图/手写板或触控面板未搭配软件时与屏幕线条轨迹的差异。图2是一顶视图,说明本技术可切换光标模式及书写模式的输入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3是一方块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壳体、一切换单元、一触控单元及一控制单元。图4是一线路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图5是一流程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6是一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与屏幕的线条轨迹。图7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可切换光标模式及书写模式的输入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8是一线路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图9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态样。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可切换光标模式及书写模式的输入装置包含一壳体1、一切换单元2、一触控单元3及一控制单元4。主要是控制计算机(图未示)执行相关动作。该切换单元2具有一设置在该壳体1上的切换键21。该触控单元3具有一可受压力触控且设置在该壳体1上的面板31,及一触控笔32。该控制单元4是设置在该壳体1内,且与该切换单元2、该触控单元3电连接,主要是依据该切换键21与触控单元3的执行功能作讯号处理与传递。该控制单元4主要由一以程序化建立其动作程序的微处理器41、一输入接头42、一输出接头43、一开关44及一时脉单元45等组成。该微处理器41是以接脚411、412、413、414与输入接头42连接,以接脚415、416、417与输出接头43连接,以接脚418为接地端GND,以接脚419与开关44连接,及以接脚410与时脉单元44连接。该接脚415为电源输入端VCC。该输入接头42是与触控单元3连接,可感知触压点X+、X-、Y+、Y-等方向。该输出接头43是通过PS2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可输出触控点移动轨迹的向量值,及相当于鼠标左键的键码,使计算机操作于光标模式或手写模式。该开关44是相对于切换键21动作而送出一切换讯号,能决定微处理器41是否送出相当于鼠标左键的键码。参图5,并配合图2、图4,当本技术的输入装置通过输出接头43与计算机连接后,会自动设定为光标模式,此时,只要使用者以触控笔32在面板31上移动,该输入接头42就会将面板31上触控点X+、X-、Y+、Y-等方向的信息传送至微处理器41,及运算出光标位移时向量坐标值(X,Y),再通过输出接头43传送至计算机,就可以使光标相对位移,而能加速光标位移时的速度及顺畅性。当使用者触压切换键21,使开关44导通时,该接脚419会由高电位变成低电位而产生一切换讯号,使计算机操作于手写模式,此时,该微处理器41会依据该面板31触控点的移动轨迹输出向量坐标值及相当于鼠标左键的键码而构成线条,如图2、图6所示,当使用者以触控笔32在面板31上书写,而第一次落笔、移动、提笔完成线条I后,该微处理器41会记忆第一次提笔时的位置坐标I1,当第二次落笔于位置II1时,该微处理器41会以第二次落笔时的位置坐标II1减前一次提笔时的位置坐标I1获得一向量差,使光标由位置I1加上此向量差而移动至位置II1,以构成笔划之间的相对位移,而相当于仿真一绝对坐标的坐标值移动,使线条或手写的字形更准确而容易操控。参阅图7、图8,本技术的输入装置也可以内建于一笔记型计算机,且该输入装置更包含有二分别设置在壳体1上且邻近面板31的功能键51、52,该等功能键51、52是分别相当于鼠标左键及鼠标右键。该控制单元4更具有二相对功能键51、52按压而送导通电路送出切换迅号的开关46、47,当该等功能键51、52同时被触压时,可作为切换单元2使用,使该笔记型计算机操作于书写模式及光标模式其中一种。参阅图9,该内建于笔记型计算机的输入装置,也可以直接在功能键51、52间增设一切换键53,并借由该切换键53的触压动作,该笔记型计算机操作于书写模式及光标模式其中一种。经由上述说明,本技术的可切换光标模式及书写模式的输入装置具有下列优点及功效本技术只须借由一切换单元2进行切换动作,就可以使该计算机操作于书写模式及光标模式其中一种,而不需要另外安装相配合的软件,可以真正达到随插即用的功能,且切换相当容易,可以有效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及实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可切换光标模式及书写模式的输入装置,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相关动作,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壳体;一切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火炉
申请(专利权)人: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