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26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其特征是,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一侧设有接口管,连接部包括中间的宽大部和圆滑连接在宽大部两端的头尖部,头尖部的外端设有安装板,接口管设有两根,两根接口管间隔的设置在宽大部的一侧,宽大部相对接口管的一侧内凹设有分流槽,接口管的一端位于分流槽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好处是在输液时,输液袋内的液体经过分流槽之后才会流入到接口管内,能够减小连接部端面的积液,提高输液袋内液体的流出效率;并且在输液的最后阶段,最后的输液会流入到分流槽内,通过分流槽内的液体量可以直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输液袋,提高输液效率和更换时间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液袋接口
,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
技术介绍
输液软袋包括软质的薄膜袋体、连接在袋体上的硬质输液接口和连接在接口上的密封盖。现有技术的接口一般包括一个接口座和伸出部分;接口座用于与袋体连接,伸出段用于手持。输液直接进入人体,药液的卫生至关重要,因此在输液前对其密封性进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现有的接口配合在袋体中时,无法对接口处的密封性进行检测,因而其密封性难以保证,存在密封不严密的风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0873032U于授权公告日为2020年06月30日公开了一种新型双管式输液袋船型接口,包括底座以及竖直固定在底座底面的输液管与加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船型;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3条水平布置的加强筋,每条加强筋上还设有往侧面凸出的焊接筋;所述加药管中设有阻隔板,加药管底端的外圆周面设有凸台,凸台的底面还设有轴向延伸的加长管,加长管的外径小于凸台的外径。现有技术的船型接口的不足之处在于:通过加强筋上的焊接筋完成接口与输液袋的固定,但是,加强筋和接口的端面显然存在高度差,灌液后,液体会流到接口和输液袋之间的间隙,造成接口和输液袋之间的密封性容易破坏;其次,现有的船型接口的输液管端部位于底座的底部,底座上可能积液无法流入到输液管内,进而造成输液实际量小于输液袋的药液量,而且输液是否干净难以在输液袋内看出,影响输液袋的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能够减少接口端面的积液,提高输液袋内液体的流出效率,并且能够直观显示输液袋在最后阶段的液体余量,提高输液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高输液袋和接口之间的密封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其特征是,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一侧设有接口管,连接部包括中间的宽大部和圆滑连接在宽大部两端的头尖部,头尖部的外端设有安装板,接口管设有两根,两根接口管间隔的设置在宽大部的一侧,宽大部相对接口管的一侧内凹设有分流槽,接口管的一端位于分流槽的底部。通过内凹的分流槽,在输液时,输液袋内的液体经过分流槽之后才会流入到接口管内,能够减小连接部端面的积液,提高输液袋内液体的流出效率;并且在输液的最后阶段,最后的输液会流入到分流槽内,通过分流槽内的液体量可以直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输液袋,提高输液效率和更换时间的可靠性。作为优选,分流槽内对应在接口管两侧分别设有导流斜面,接口管两侧的导流斜面绕接口管轴线中心对称设置,导流斜面跨接分流槽的两侧壁。通过导流斜面起到汇流作用,更加能够直观显示分流槽内的液体液面,提高输液袋更换的可靠性,提高输液袋内液体的利用率。作为优选,宽大部对应在在分流槽的外侧设有向下外凸的安装斜面,安装斜面与头尖部圆滑过渡。通过外凸的安装斜面来完成船型接口和输液袋的密封连接,避免宽大部和输液袋之间存在空隙,输液袋和接口安装时,从接口管所在依次连接连接部,由于安装斜面的存在,输液袋和安装斜面本身的贴合性就会较高,密封后的效率高,能够防止接口和输液袋之间的间隙影响接口的连接可靠性,提高输液袋和接口之间的密封性。作为优选,连接部的外侧设有若干道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凸条,相邻连接凸条之间设有密封凹槽。通过连接凸条方便输液袋和接口连接,在连接凸条与输液袋密封连接后,密封凹槽为密封状态,而在接口与输液袋的密封性破坏后,密封凹槽内会出现液体,由此可以直观判断输液袋和接口的密封性,保证液体质量。作为优选,导流斜面的一端连接至分流槽底面和分流槽侧壁的交界处。使液面指示更加明显,并且能保证液体从分流槽流入到接口管内;导流斜面还具有提高导流槽对应的连接部的强度;在接口管两侧中心对称设置的导流斜面能够使输液袋内药液涡旋进入到接口管,起到螺旋导流的作用,相比普通的直接进入接口管而言,下水更加稳定,而且不容易进气。作为优选,接口管两侧的导流斜面的相对端与接口管壁面重合。分流槽、导流斜面和连接部可以一次加工注塑成型,成型效率高。作为优选,头尖部上设有配合安装斜面延伸设置的过渡面。提高连接部整体下端的连接可靠性。作为优选,分流槽的形状为长方体,两接口管外侧的分流槽长度之和与两接口管所夹的分流槽长度相等,两接口管对应的导流斜面呈轴对称设置。分流槽整体呈轴对称结构,防止导流斜面对连接部产生扭转力,两根接口管带来的转动力相互抵消,提高输液的稳定性。作为优选,安装斜面和过渡面在远离接口管的一端设有连续的焊接筋。连接凸条上也设有焊接筋。通过焊接筋完成输液袋和接口的固定,密封作用可靠。本专利技术的好处是:能够减少接口端面的积液,提高输液袋内液体的流出效率,并且能够直观显示输液袋在最后阶段的液体余量,提高输液效率;提高输液袋和接口之间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接口管1宽大部2头尖部3安装板4分流槽5连接凸条6焊接筋7密封凹槽8导流斜面9安装斜面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其特征是,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一侧设有接口管1,连接部包括中间的宽大部2和圆滑连接在宽大部2两端的头尖部3,头尖部3的外端设有安装板4,接口管1设有两根,两根接口管1间隔的设置在宽大部2的一侧,宽大部2相对接口管1的一侧内凹设有分流槽5,接口管1的一端位于分流槽5的底部。分流槽5的槽底和槽壁之间设有倒角。分流槽5的两端分别和两根接口管1的壁面重合,分流槽5导通两根接口管1连接部的外侧设有若干道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凸条6,相邻连接凸条6之间设有密封凹槽8。连接凸条6上设有焊接筋7,图2中焊接筋7采用了加粗实线表示,实际焊接筋7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弧形,焊接筋7和所在壁面圆滑过渡,焊接筋7从连接凸条6一直延伸到安装板4的端部,保证安装板4处的连接和密封。实施例2;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如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分流槽5的形状为长方体,两根接口管1位于分流槽5的内部,分流槽5的槽宽和接口管1的直径配合。两接口管1外侧的分流槽5长度之和与两接口管1所夹的分流槽5长度相等,分流槽5内对应在接口管1两侧分别设有导流斜面9,接口管1两侧的导流斜面9绕接口管1轴线中心对称设置,两接口管1对应的导流斜面9呈轴对称设置。导流斜面9跨接分流槽5的两侧壁。导流斜面9的一端连接至分流槽5底面和分流槽5侧壁的交界处。接口管1两侧的导流斜面9的相对端与接口管1壁面重合。实施例3;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如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3中的分流槽5形状与实施例2相同。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宽大部2对应在在分流槽5的外侧设有向下外凸的安装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其特征是,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一侧设有接口管,连接部包括中间的宽大部和圆滑连接在宽大部两端的头尖部,头尖部的外端设有安装板,接口管设有两根,两根接口管间隔的设置在宽大部的一侧,宽大部相对接口管的一侧内凹设有分流槽,接口管的一端位于分流槽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其特征是,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的一侧设有接口管,连接部包括中间的宽大部和圆滑连接在宽大部两端的头尖部,头尖部的外端设有安装板,接口管设有两根,两根接口管间隔的设置在宽大部的一侧,宽大部相对接口管的一侧内凹设有分流槽,接口管的一端位于分流槽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其特征是,所述分流槽内对应在接口管两侧分别设有导流斜面,接口管两侧的导流斜面绕接口管轴线中心对称设置,导流斜面跨接分流槽的两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其特征是,所述宽大部对应在在分流槽的外侧设有向下外凸的安装斜面,安装斜面与头尖部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袋船型接口,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的外侧设有若干道平行间隔设置的连接凸条,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慧邱高鹏王连兰
申请(专利权)人:济民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