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袋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38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8
输液袋加热装置对输液袋(瓶)中的输液进行加热处理,在加热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对加热器输出功率进行调整,使其适应患者的需要,减少患者的不适感。输液袋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套袋、调控器,加热套袋包括套袋、加热器、连接插件,调控器包括控制单元、设定单元、检测单元、显示报警单元。加热套袋有不同尺寸、具有收缩性能适应不同体积的输液袋(瓶)加热的要求,加热套袋上设置观察窗口,能明显的观察输液袋内的液体量。加热器分成上、下二组四个部分,可根据需要设置液体的温度,具有温度显示及温度与空气的报警功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液袋加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加热器具,更进一步的说是一种输液袋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中输液是属于一种非常普遍的治疗手段,在输液过程中有二点要重视,1、在温度较低时,特别对婴儿、年老体弱的患者,输液的温度要保持在一个适宜的范围;2、防止气泡随着液体进入患者的体内。在目前医疗器具中应用现代技术给液体加热和监测气泡都是很成熟的,但在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给输液袋(瓶)加热的器具。目前,在市场上许多一次性的输液(袋)加热器具效果不太理想,比如,加热初期,产热量少、液体量多、液体温度较低;随着加热时间延长,产热量增加、液体量减少、液体温度逐渐上升,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液体的温度逐步升高;加热时间固定。从患者耐受角度考虑,刚刚输液时,液体温度较低时,患者最难接受,低温液体对患者刺激最大;随着输液过程的延长,患者有一些适应,低温液体对患者的刺激反而减少。对输液袋(瓶)内的液体量无法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一些减少低温液体对患者的刺激,从而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对输液袋(瓶)中的输液进行加热处理,在加热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对加热器输出功率进行调整,使其适应患者的需要,减少患者的不适感。输液袋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套袋、调控器。加热套袋包括套袋、加热器、连接插件的插座;调控器包括控制单元、设定单元、检测单元、显示报警单元。套袋为双层长方形的袋子,套袋的上端开全口为上袋口、下端中间部分开口为下袋口。套袋的袋体采用具有收缩性的材料,袋体从上到下设有观察窗口,袋体从中间分成上、下二部分,在上、下部分的下端各设一个附件口袋,附件口袋的内层为透明层。套袋的上端(上袋口)处设一个挂件,挂件为半圆,在半圆中间设一个悬挂孔,悬挂孔为圆孔。在套袋的二面安装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固定在双层套袋之中与连接插件的插座相连接。调控器的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设定单元、检测单元、启动键、停止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报警单元、连接插件,通过连接线与加热器连接。设定单元分为上袋温度设定单元、下袋温度设定单元;检测单元分为温度检测器、空气检测器;温度检测器包括上袋温度传感器、下袋温度传感器;空气检测器包括上袋空气传感器、下袋空气传感器;显示报警单元包括温度显示、空气和温度报警。加热器分为上袋加热元件、下袋加热元件。上袋空气传感器检测探头、上袋温度传感器检测探头、下袋空气传感器检测探头、下袋温度传感器探头在使用时放置在附件口袋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方框图。图中:1、袋体;2、上加热器;3、下加热器;4、观察窗口;5、附件口袋;6、连接插件;7、控制器;8、输液管温度传感器;9、空气检测传感器、10、上袋口;11、挂件;12、悬挂孔;13、下袋口;14、连接线。21、控制单元;22、上袋温度设定单元;23、下袋温度设定单元;24、上袋温度传感器;25、下袋温度传感器;26、上袋空气检测传感器;27、下袋空气检测传感器;28、上袋加热元件;29、下袋加热元件;30、显示报警单元;31、启动键;32、停止键。具体实施方式加热套袋具有放置输液袋(瓶),给输液袋(瓶)加热的功能,并能让有关人员及时观察到袋内的液体量。加热套袋由套袋、加热器、连接插件的插座组成。套袋中可放置输液袋,为了保证给输液袋加热的效果,套袋要紧贴在输液袋上,能根据输液袋内液体量的有所变化,所以套袋要具有一定的收缩性能,保持套袋能随输液袋体积的增减而伸缩。套袋由袋体、挂件、观察窗口、附件口袋组成。袋体为长方形的口袋,可容纳输液袋,具有收缩性能,采用双层、具有收缩性能的布料制作而成,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如袋体整体材料不具有收缩性能就必须在袋体的二边上增加具有收缩的材质,使袋体具有一定的收缩性。根据输液(瓶)袋多种规格,袋体采用多种尺寸。在袋体的上端设置一个挂件,挂件具有一定的硬度、强度与拉力,在挂件中设有一个悬挂孔,挂件为半圆形,悬挂孔为圆孔。袋体的上端是上袋口设置成全开口,输液袋(瓶)从此处装入袋体内;袋体的下端是下袋口设置成半开口(只在中间部分为开口),输液袋(瓶)的穿刺部位(瓶口、输液管)从此处穿出。袋体的二个面从上到下设置一个长方形的观察窗口,观察窗口用来观察输液袋(瓶)内的液体量。加热器分为上下二组加热元件,采用竹碳丝、PTC等丝、片状的加热元件,固定在双层的袋体之中与连接插件插座相连接。袋体二个面的上、下部分均安装一组加热元件。加热元件的功率分布成上小下大,上袋加热元件的功率小于下袋加热元件的功率;在上袋加热元件与下袋加热元件分布中,在单位面积加热功率从上到下加热功率逐渐增大,也就是说最上层单位面积的加热功率最小,最下层(近下袋口处)单位面积的加热功率最大,加热器的输出功率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加热元件在安装时(除必要的连线外)尽量不要阻挡观察窗口,将每面的加热元件分成上、下二个加热元件组,即将一个加热器由正反二面、左右四个加热部件组成。在袋体一个面的上、下部分各安置一个口袋——附件口袋,在使用时,附件口袋内可放置温度检测探头和空气检测探头;口袋的内层为透明,使口袋内安置的温度检测探头、空气检测探头可直接与袋内所装输液袋接触,保证检测的可靠性。在袋体的一边安装连接插件的插座,连接插件的插座内侧分别连接上袋加热元件与下袋加热元件,外侧通过连接线插件的连接线与调控器接通。在实际使用中所要检测的温度最好是靠近输液针头处进入人体时的液体温度,为了进一步准确的控制进入人体的液体温度,可以将下袋温度检测探头放置在输液管的下端处,并采用专用的固定夹固定下袋温度检测探头。加热套袋与调控器为二个分离的部件,在加热套袋中设置连接插件的插座,调控器中设有连接插件的插头或插座,加热元件通过连接线与调控器相连接。加热套袋制作成本低、损坏率比调控器高,一个调控器可配备数个加热套袋。调控器包括控制单元、设定单元、检测单元、显示报警单元。对于加热温度的设置、控制和空气检测及显示报警等技术都很成熟,市场上也有相关的产品,可作为参考。调控器的控制单元采用单板机,控制单元是控制、处理的中心,接收设定、检测的数据,控制加热器的输出功率、显示相关信息。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设定单元、检测单元、启动键、停止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报警单元、连接插件的插头,通过连接线与加热器连接。设定单元分为上袋温度设定单元、下袋温度设定单元,分别设置上袋加热的温度值、下袋加热的温度值。检测单元分为温度检测器、空气检测器;温度检测器包括上袋温度传感器、下袋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上袋的实际温度、下袋的实际温度;空气检测器包括上袋空气传感器、下袋空气传感器,分别检测上袋内的液体、下袋内的液体;显示报警单元包括温度显示和温度、空气的报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套袋、调控器;加热套袋包括套袋、加热器、连接插件;调控器包括控制单元、设定单元、检测单元、显示报警单元;套袋为双层长方形的袋子,套袋的上端开全口为上袋口、下端中间部分开口为下袋口;套袋的袋体采用具有收缩性的材料,袋体从上到下设有观察窗口,袋体从中间分成上、下二部分,在上、下部分的下端各设一个附件口袋,附件口袋的内层为透明层;套袋的上端处设一个挂件,挂件为半圆,在半圆中间设一个悬挂孔,悬挂孔为圆孔;在套袋的二面安装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固定在双层套袋之中与连接插件相连接;调控器的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设定单元、检测单元、启动键、停止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显示报警单元、连接插件的插头,通过连接线与加热器连接;设定单元分为上袋温度设定单元、下袋温度设定单元;检测单元分为温度检测器、空气检测器;温度检测器包括上袋温度传感器、下袋温度传感器;空气检测器包括上袋空气传感器、下袋空气传感器;显示报警单元包括温度显示、空气和温度报警;加热器分为上袋加热元件、下袋加热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套袋、调控器;加热套袋包括套袋、加热器、连接插件;调控器包括控制单元、设定单元、检测单元、显示报警单元;套袋为双层长方形的袋子,套袋的上端开全口为上袋口、下端中间部分开口为下袋口;套袋的袋体采用具有收缩性的材料,袋体从上到下设有观察窗口,袋体从中间分成上、下二部分,在上、下部分的下端各设一个附件口袋,附件口袋的内层为透明层;套袋的上端处设一个挂件,挂件为半圆,在半圆中间设一个悬挂孔,悬挂孔为圆孔;在套袋的二面安装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固定在双层套袋之中与连接插件相连接;调控器的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设定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玲朱玉娣马蓓薛麒裕徐艳王雪静袁林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