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珐琅首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326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珐琅首饰,包括:具有镂空腔的框体,所述框体的镂空腔内壁上设置有凸起;珐琅,所述珐琅设置于所述框体的镂空腔上,且所述珐琅包裹所述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珐琅首饰,通过在框体的镂空腔内壁上设置凸起,使得珐琅凝固成型后包裹着凸起,得以将珐琅牢牢的镶嵌在框体的镂空腔上,使得珐琅和框体紧密的融合成一体,加强珐琅的粘贴度,防止珐琅的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珐琅首饰
本技术涉及首饰
,尤其涉及一种珐琅首饰。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珐琅首饰中,金属框体的边框一般是平直状的,制作时,在框壁上用车针扫出些坑槽来增加珐琅的粘贴度。但珐琅在凝固成型的过程中,处于坑槽部分的珐琅容易收缩,使得珐琅难以抓牢坑槽,导致珐琅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珐琅首饰。本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珐琅首饰,包括:具有镂空腔的框体,所述框体的镂空腔内壁上设置有凸起;珐琅,所述珐琅设置于所述框体的镂空腔上,且所述珐琅包裹所述凸起。本技术所提供的珐琅首饰,通过在框体的镂空腔内壁上设置凸起,使得珐琅凝固成型后包裹着凸起,得以将珐琅牢牢的镶嵌在框体的镂空腔上,使得珐琅和框体紧密的融合成一体,加强珐琅的粘贴度,防止珐琅的脱落。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包括外框以及内框,所述外框与内框之间通过端脚相连接,所述外框与内框之间构成所述镂空腔,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外框的内壁以及所述内框的外壁上,所述珐琅还包裹所述端脚。进一步地,所述内框的内壁上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镶嵌有若干镶嵌物。进一步地,所述外框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凹槽,所述外凹槽内镶嵌有若干镶嵌物。进一步地,所述外框、内框、端脚以及凸起采用金属材质一体成型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外弧状。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矩形状。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珐琅首饰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通过在框体的镂空腔内壁上设置凸起,使得珐琅凝固成型后包裹着凸起,得以将珐琅牢牢的镶嵌在框体的镂空腔上,使得珐琅和框体紧密的融合成一体,加强珐琅的粘贴度,防止珐琅的脱落;2)将框体设计成内外框的样式,并通过端脚连接在外框与内框之间,在美化首饰设计的同时,可利用端脚进一步加强珐琅与框体的粘贴度;3)将镶嵌物镶嵌在内框的内凹槽上,打破了现有镶嵌物的常规设计,加强首饰的美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凸起的横截面呈外弧状时的A-A剖面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凸起的横截面呈矩形状时的A-A剖面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框体;101、镂空腔;102、凸起;11、外框;111、外凹槽;12、内框;121、内凹槽;13、端脚;2、珐琅;3、镶嵌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珐琅首饰,该珐琅首饰可为耳环、项链吊坠等首饰。该珐琅首饰包括:框体1和珐琅2,所述框体1具有镂空腔101,所述镂空腔101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102,所述珐琅2设置于所述镂空腔101上,且所述珐琅2包裹所述凸起102。由此,通过在所述框体1的镂空腔101内壁上设置凸起102,使得所述珐琅2凝固成型后包裹着所述凸起102,得以将所述珐琅2牢牢的镶嵌在所述框体1的镂空腔101上,使得所述珐琅2和框体1紧密的融合成一体,加强所述珐琅2的粘贴度,防止所述珐琅2的脱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珐琅抓因不牢、容易脱落的问题。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框体1包括外框11以及内框12,所述外框11与内框12之间通过端脚13相连接。具体的,所述端脚13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端脚13分别位于所述内框12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其中,所述端脚1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框12的外壁上,所述端脚1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框11的内壁上,以实现将所述内框12连接在所述外框11的内部。由此,将所述框体1设计成内外框的样式,并通过所述端脚13连接在所述外框11与内框12之间,加强首饰的美观度。较佳的,所述外框11、内框12、端脚13以及凸起102采用金属材质一体成型制成。以使得所述框体1具有较好的强度。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框11与内框12之间构成所述镂空腔101,所述凸起102位于所述外框11的内壁以及所述内框12的外壁上,所述珐琅2还包裹所述端脚13。由此,在所述镂空腔101内填充所述珐琅2,所述珐琅2凝固成型后同时包裹着所述凸起102与端脚13,在将所述端脚13进行隐藏的同时,亦可利用所述端脚13进一步加强所述珐琅2与框体1的粘贴度。参阅图3和图4,对于所述凸起102,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了两种方案:方案一:如图3所示,所述凸起102的横截面呈外弧状。具体的,位于所述外框11内壁上的所述凸起102的两侧面与所述外框11的两侧壁圆弧过渡衔接;位于所述内框12外壁上的所述凸起102的两侧面与所述内框12的两侧壁圆弧过渡衔接。由此,当所述珐琅2凝固成型后,所述珐琅2在与所述凸起102的接触面处形成内凹的弧形状,利用所述珐琅2与凸起102的接触面的造型以防止所述珐琅2脱离所述框体1。方案二:如图4所示,所述凸起102的横截面呈矩形状。具体的,所述凸起102分别位于所述外框11内壁以及内框12外壁的中间位置,且所述凸起102的厚度均小于所述外框11以及内框12的厚度。由此,当所述珐琅2凝固成型后,所述珐琅2的内外壁上分别形成与两所述凸起102相匹配的凹槽,以使得所述珐琅2夹持住所述凸起102,防止所述珐琅2脱离所述框体1。诚然,方案一和方案二可择一使用,亦可相结合使用。诚然,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起102还可呈梯形状或者锥形状。在首饰的现有设计中,镂空式首饰一般只在镂空金属框体的外框壁上设置镶嵌物加以装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框1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凹槽111,所述内框12的内壁上设置有内凹槽121,所述外凹槽111以及内凹槽121内均镶嵌有若干镶嵌物3,得以打破常规设计,增加首饰的美观度。受所述内框12的弧形内壁的内凹形态影响,镶嵌所述镶嵌物3时,需要对镶嵌物3的高度、镶嵌物3与镶嵌物3间的距离要掌控到位,不然很容易出现逼石、烂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框12的内壁呈弧形状,石爪规则排列于所述内凹槽121内,且所述石爪夹持所述镶嵌物3。由于所述石爪是提前结合设计在所述框体1的模型中,与所述框体1一体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珐琅首饰,其特征在于,包括:/n具有镂空腔(101)的框体(1),所述框体(1)的镂空腔(101)内壁上设置有凸起(102);/n珐琅(2),所述珐琅(2)设置于所述框体(1)的镂空腔(101)上,且所述珐琅(2)包裹所述凸起(1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珐琅首饰,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镂空腔(101)的框体(1),所述框体(1)的镂空腔(101)内壁上设置有凸起(102);
珐琅(2),所述珐琅(2)设置于所述框体(1)的镂空腔(101)上,且所述珐琅(2)包裹所述凸起(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珐琅首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包括外框(11)以及内框(12),所述外框(11)与内框(12)之间通过端脚(13)相连接,所述外框(11)与内框(12)之间构成所述镂空腔(101),所述凸起(102)位于所述外框(11)的内壁以及所述内框(12)的外壁上,所述珐琅(2)还包裹所述端脚(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珐琅首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菲利普·普雷特
申请(专利权)人:柏丽德珠宝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