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体可灵活晃动的首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40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首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饰体可灵活晃动的首饰,包括,本体,设于本体内的装饰体,所述装饰体为镶口组件,还包括两端与本体相连接且可相对本体旋转的转轴,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位于本体内,其上端与转轴垂直连接,下端与装饰体固定连接。在本体内设置可灵活相对本体旋转的转轴,在转轴上设置与其垂直连接摆动杆,装饰体设于摆动杆的下端,佩戴首饰时,随着人体的移动,装饰体会随之灵活晃动,活灵活现,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首饰外形美观,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便于吸引使用者长期佩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饰体可灵活晃动的首饰
本技术涉及首饰
,具体是指一种其内设有装饰体且装饰体会随着首饰的移动而灵活晃动的首饰。
技术介绍
首饰作为常见的随身佩戴的饰品,得到广泛运用,为了取得更好的装饰效果,人们在一些贵金属制成的首饰本体上镶嵌钻石、宝石等装饰体,或者为了增强首饰的装饰性,会在首饰本体上设置造型独特的装饰件;此类装饰件一般固定在首饰本体上,不能活动,首饰在移动时,装饰体不会随之晃动,长期佩戴,易使使用者对首饰失去新鲜感,从而更换首饰,增加使用者的购买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体可灵活晃动的首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饰体可灵活晃动的首饰,包括,本体,设于本体内的装饰体,所述装饰体为镶口组件,还包括两端与本体相连接且可相对本体旋转的转轴,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位于本体内,其上端与转轴垂直连接,下端与装饰体固定连接。将首饰佩戴在人体上,比如手上时,随着手的移动,因重力作用,设于摆动杆下端的装饰体有随之移动的趋势,而摆动杆上端与转轴垂直连接,转轴可相对本体旋转,因此,装饰体及摆动杆会随着人体的移动而灵活晃动,虽然装饰体设于本体内,但为了观赏装饰体,本体采用开放式结构,即其内设有开口之类的结构;采用镶口组件作为装饰体,镶口组件包括镶口,与镶口固定连接的钻石、宝石等。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前支架,与前支架固定连接的后支架,二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装饰体及摆动杆设于该间隙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架及后支架相连接。进一步,在后支架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后连接部,在后连接部内设有弧形凹面;所述转轴上与后支架相连接的后端设有尖端部,所述尖端部与弧形凹面相接触。进一步,所述前支架的外表面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星形件,所述星形件内设有弧形凹面,转轴上与前支架相连接的前端与弧形凹面相接触。具体地,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通过一根上横杆、两根中横杆、两根侧横杆及一根下横杆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杆、中横杆、侧横杆及下横杆相互平行。后支架采用以下具体结构,所述后支架包括两根相连接第一弧形条,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弧形条下端固定连接的下弧形条,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弧形条上端固定连接的上弧形条;所述两根第一弧形条的结合处将后支架分割成两个空间。前支架采用以下具体结构,所述前支架包括两根相连接第二弧形条,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二弧形条下端固定连接的第二下弧形条,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二弧形条上端固定连接的第二上弧形条;所述两根第二弧形条的结合处将前支架分割成两个空间。有益技术效果:在本体内设置可灵活相对本体旋转的转轴,在转轴上设置与其垂直连接摆动杆,装饰体设于摆动杆的下端,佩戴首饰时,随着人体的移动,装饰体会随之灵活晃动,活灵活现,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首饰外形美观,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便于吸引使用者长期佩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体可灵活晃动的首饰,包括,本体1,设于本体内的装饰体2,所述装饰体2为镶口组件,还包括两端与本体相连接且可相对本体旋转的转轴3,摆动杆4,所述摆动杆4位于本体内,其上端与转轴3垂直连接,下端与装饰体2固定连接。将首饰佩戴在人体上,比如手上时,随着手的移动,因重力作用,设于摆动杆4下端的装饰体2有随之移动的趋势,而摆动杆4上端与转轴3垂直连接,转轴3可相对本体1旋转,因此,装饰体2及摆动杆4会随着人体的移动而灵活晃动,虽然装饰体2设于本体1内,但为了观赏装饰体2,本体采用开放式结构,即其内设有开口之类的结构;采用外形美观的镶口组件作为装饰体2,镶口组件包括镶口,与镶口固定连接的钻石、宝石等。此处,本体1采用以下结构,所述本体1包括前支架101,与前支架固定连接的后支架102,二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装饰体2及摆动杆4设于该间隙内;所述转轴3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架101及后支架102相连接。为了与转轴3其中一端连接,进一步在后支架102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后连接部5,在后连接部内设有弧形凹面11;所述转轴3上与后支架相连接的后端设有尖端部,所述尖端部与弧形凹面11相接触,因此,转轴3后端的尖端部与弧形凹面相接触的表面面积小,从而,转轴相对后支架102旋转时受到的阻力小,装饰体2与摆动杆4的晃动更加灵活。为了与转轴3另一端连接,所述前支架101的外表面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星形件6,所述星形件6内也设有弧形凹面11,转轴3上与前支架101相连接的前端与弧形凹面11相接触,转轴3的前端同样设有尖端部,转轴3后端的尖端部与星形件内的弧形凹面11相接触的表面面积小,从而,转轴3相对前支架101旋转时受到的阻力小,装饰体2与摆动杆4的晃动更加灵活。具体地,所述前支架101与后支架102通过一根上横杆7、两根中横杆8、两根侧横杆9及一根下横杆10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杆、中横杆、侧横杆及下横杆相互平行。前支架101、后支架102与所述上横杆、中横杆、侧横杆及下横杆一体成型。后支架102采用以下具体结构,所述后支架包括两根相连接第一弧形条102a,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弧形条下端固定连接的下弧形条102b,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弧形条上端固定连接的上弧形条102c;所述两根第一弧形条102a的结合处将后支架102分割成两个空间。所述后连接部5固设于该结合处。前支架101下具体结构,所述前支架101包括两根相连接的第二弧形条101a,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二弧形条101a下端固定连接的第二下弧形条101b,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二弧形条101a上端固定连接的第二上弧形条101c;所述两根第二弧形条的结合处将前支架101分割成两个空间,所述星形件6设于该结合处的前表面上。综上所述,在本体1内设置可灵活相对本体1旋转的转轴3,在转轴上设置与其垂直连接摆动杆4,装饰体2设于摆动杆4的下端,佩戴首饰时,随着人体的移动,装饰体2会随之灵活晃动,活灵活现,使首饰极具动感,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首饰外形美观,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便于吸引使用者长期佩戴。在以上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相应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亦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饰体可灵活晃动的首饰,包括,本体,设于本体内且外露的装饰体,所述装饰体为镶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与本体相连接且可相对本体旋转的转轴,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位于本体内,其上端与转轴垂直连接,下端与装饰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体可灵活晃动的首饰,包括,本体,设于本体内且外露的装饰体,所述装饰体为镶口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与本体相连接且可相对本体旋转的转轴,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位于本体内,其上端与转轴垂直连接,下端与装饰体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体可灵活晃动的首饰,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前支架,与前支架固定连接的后支架,二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装饰体及摆动杆设于该间隙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架及后支架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饰体可灵活晃动的首饰,其特征在于,在后支架内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后连接部,在后连接部内设有弧形凹面;所述转轴上与后支架相连接的后端设有尖端部,所述尖端部与弧形凹面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饰体可灵活晃动的首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的外表面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星形件,所述星形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欣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圣匠珠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