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通行的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87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6
一种便于通行的平衡车,涉及到到平衡车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动力轮、第二动力轮、变形装置和辅助滑轮,第一动力轮上设有变形装置和辅助滑轮,变形装置上设有第二动力轮,第二动力轮上设有辅助滑轮,变形装置由第一固定块、限位板、弹簧卡块、第二滑轮和第一轴承构成,第一固定块上设有弹簧卡块,第一固定块内设有限位板和第二滑轮,第二滑轮上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分别与第一动力轮、第二动力轮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实用,使用方便,不仅增加了平衡车的稳定性,而且使平衡车能够在狭窄的空间中行驶,增加了平衡车实用性。增加了平衡车实用性。增加了平衡车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通行的平衡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平衡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通行的平衡车。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平衡车是一种利用地心引力使其自身保持平衡,并使得重力本身成为运动动能的提供者的交通工具,其载重越大,行驶动能也就越大,具有良好环保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驾驶者不必担心掌握平衡,车体自身的平衡稳定性,使得原本由于平衡能力障碍而无法骑自行车的人群也同样可以驾驭,但是平衡车有一定的宽度,因此平衡车在拥挤和狭窄的空间通行时极其不便,使驾驶者无法驾驶,降低了驾驶者的驾驶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通行的平衡车,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动力轮上设置变形装置,变形装置上设有第二动力轮,第一动力轮和第二动力轮上分别设有辅助滑轮,以此来达到辅助变形的目的。
[0004]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通行的平衡车,包括第一动力轮、第二动力轮、变形装置和辅助滑轮,第一动力轮上设有变形装置和辅助滑轮,变形装置上设有第二动力轮,第二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通行的平衡车,包括第一动力轮(1)、第二动力轮(2)、变形装置(3)和辅助滑轮(13),其特征是:第一动力轮(1)上设有变形装置(3)和辅助滑轮(13),变形装置(3)上设有第二动力轮(2),第二动力轮(2)上设有辅助滑轮(13),变形装置(3)由第一固定块(5)、限位板(8)、弹簧卡块(9)、第二滑轮(15)和第一轴承(16)构成,第一固定块(5)上设有弹簧卡块(9),第一固定块(5)内设有限位板(8)和第二滑轮(15),第二滑轮(15)上设有第一轴承(16),第一轴承(16)分别与第一动力轮(1)、第二动力轮(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通行的平衡车,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动力轮(2)由第一滑轮(11)、壳体(12)和第一固定轴(14)构成,壳体(12)的一端设有第一滑轮(11),壳体(12)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固定轴(14),壳体(12)的下表面上设有辅助滑轮(13),第一固定轴(14)上设有变形装置(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通行的平衡车,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动力轮(1)与第二动力轮(2)结构形状相同,第一动力轮(1)与变形装置(3)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通行的平衡车,其特征是:所述辅助滑轮(13)由第三滑轮(17)、第二轴承(18)、第三轴承(25)、第二固定轴(19)和第三固定轴(21)构成,第三滑轮(17)上设有第二轴承(18),第二轴承(18)上设有第二固定轴(19),第二固定轴(19)上设有第三轴承(25),第三轴承(25)上设有第三固定轴(21),第三固定轴(21)与壳体(12)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一种便于通行的平衡车,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滑轮(17)中间位置上设有第二轴承(18),第二轴承(18)的外壁与第三滑轮(17)相连接,第二轴承(18)内壁上设有第二固定轴(19),第二固定轴(19)的一端第二轴承(18)相连接,第二固定轴(19)另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圆孔(20),第二固定轴(19)上的第二圆孔(20)内设有第三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波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海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